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恩斌专利>正文

精密输液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4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精密输液调节器,适用于临床应用输液调节,由一个带有进液管、出液管的圆筒形外套管,带有内套件和侧面推拉板的推拉器所组成,外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轴向滑块设在所述的侧面推拉板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外套管的内壁凹槽和内套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输液腔体,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出液管的内腔相连通。侧面推拉板上设有输液量刻度。外套管上的进液管、出液管的外径与输液管的内径相匹配。内套件的密封下端带有一个圆柱形密封塞与下密封圈相匹配。外套管的上端内侧设有上密封圈,其内径与内套件的外径相匹配。推拉器的上端设有一个用于穿过输液管的设有变截面穿透孔的开关夹。外套管、推拉器均为一次性注塑成型件。可以取代现有的各种输液调节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精密输液调节器,适用于临床应用输液调节。
技术介绍
常规的一次性输液器由输液软管和设在此输液软管上的调节阀所组成。调节阀由套装在输液软管上的阀体、装在此阀体内的压住输液软管的压板、装在此阀体的倾斜开口槽中并与阀体内的压住输液软管的压板作滚动连接的调节滚轮组成。通过手动滚动调节滚轮来改变调节滚轮和压板对输液软管的压力,达到调节流经输液软管的输液流量的目的。这种输液调节器完全凭手感和操作者的经验来调节,没有定量依据,无法进行输液的精密调节;由于调节滚轮与阀体之间没有锁定机构,调节滚轮的位置很难保持稳定,使得输液流量也很难保持稳定。另一种输液器调节阀采用上阀和下阀之间夹压一至二片橡胶垫进行密封凹槽。操作时,旋转的橡胶垫会因受压而变形,从而无规则地改变了凹槽的大小,致使调节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输液的精密调节并使得输液流量保持稳定的精密输液调节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带有上端侧面进液管、下端出液管的圆筒形外套管,带有与此圆筒形外套管内腔作前后伸缩配合的内套件和与此内套件的上端相连接的侧面推拉板的推拉器所组成,此圆筒形外套管的内壁设有一个凹槽,此凹槽和内套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可调节的输液腔体,此输液腔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出液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侧面推拉板的侧外表面上设有输液量刻度,侧面推拉板的正面外表面上设有推拉齿条。所述的的圆筒形外套管上的进液管、出液管的外径与所采用的输液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轴向滑块,此轴向滑块与设在所述的侧面推拉板内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侧面推拉板内侧下端设有挡块。所述的内套件的密封前端带有一个圆柱形密封塞,在所述的进液管与圆筒形外套管的接合部内侧设有下密封圈,此圆柱形密封塞与下密封圈相匹配。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圆筒形管体之间有0-90度的夹角。所述的内套件为实芯件或前端密封的空心件,推拉器的上端设有一个用于穿过输液管的设有变截面穿透孔的开关夹。推拉器形成丌字形。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的上端内侧设有上密封圈,此上封圈的内径与所述的内套件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推拉器均为一次性注塑成型件。所述的可调节的输液腔体为上大下小的变截面腔体。采用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将进液管、出液管与所采用的输液管相连接,将推拉器向下拉,使圆柱形密封塞进入下密封圈中,使进液管与输液腔体相隔离。准备好输液后,将推拉器缓慢地向上推动,使圆柱形密封塞从下密封圈中抽出,输液体从进液管进入输液腔体并从出液管排出到输液管中进行输液。当输液体的流量达到规定值时停止推动推拉器,输液体的流量保持稳定值。当需要调节输液体的流量时,向下拉动推拉器减少输液体的流量;向上推动推拉器内套件增大输液体的流量。由于侧面推拉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输液量刻度,因此可以按照刻度精密调节输液量;由于圆筒形外套管上端内侧的上密封圈内径与内套件的外径相匹配,因此液体不会从输液调节器中泄漏;由于圆筒形外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轴向滑块与设在侧面推拉板的内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能确保圆筒形外套管不会与侧面推拉板滑脱,走行平稳;由于设有推拉器,因此可以很方便地用单手完成操作;由于圆筒形外套管、推拉器均为一次性注塑成型件,加工制作都很容易,成本也很低;由于设有开关夹,当突然间需要停止输液时,只要向内移动输液管,变截面穿透孔即可将输液管夹扁,停止输液。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可以互换,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带有下端出液管1、上端进液管9的圆筒形外套管6,带有与此圆筒形外套管6内腔作前后伸缩配合的内套件5和与此内套件5的上端相连接的侧面推拉板8的推拉器1 4所组成,此圆筒形外套管6的内壁设有一个凹槽,此凹槽和内套件5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可调节的输液腔体7,此输液腔体7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1、出液管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侧面推拉板8的侧外表面上设有输液量刻度,侧面推拉板的正面外表面上设有推拉齿条。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6上的进液管9、出液管1的外径与所采用的输液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6的外表面设有轴向滑块10,此轴向滑块10与设在所述的侧面推拉板8内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侧面推拉板8内侧下端设有挡块4。所述的内套件5的密封下端带有一个圆柱形密封塞3,在所述的出液管1与圆筒形外套管6的接合部内侧设有下密封圈2,此圆柱形密封塞3与下密封圈2相匹配。所述的下端出液管1和上端进液管9与圆筒形管体6之间有0-90度的夹角。所述的内套件5为实芯件或下端密封的空心件,推拉器14的上端设有一个用于穿过输液管的设有变截面穿透孔12的开关夹13。推拉器14形形成丌字形。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6下上端内侧设有下密封圈11,此下密封圈11的内径与所述的内套件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6、推拉器14均为一次性注塑成型件。所述的可调节的输液腔体7为上大下小的变截面腔体。采用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将进液管9、出液管1与所采用的输液管相连接,用推拉器14将内套件向下拉动,使圆柱形密封塞3进入下密封圈2中,使出液管1与输液腔体7相隔离。准备好输液后,用推拉器-->14将内套件缓慢地向上推动,使圆柱形密封塞3从下密封圈2中抽出,输液体从进液管9进入输液腔体7并从出液管1排出到输液管中进行输液。当输液体的流量达到规定值时停止推动推拉器14,输液体的流量保持稳定值。当需要调节输液体的流量时,向下拉推拉器14减少输液体的流量;向上推动用推拉器14增大输液体的流量。由于侧面推拉板8的外表面上设有输液量刻度,因此可以按照刻度精密调节输液量;由于圆筒形外套管6上端内侧的上密封圈11内径与内套件5的外径相匹配,因此液体不会从输液调节器中泄漏;由于圆筒形外套管6的内表面设有轴向滑块10与设在侧面推拉板的内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挡块4能确保圆筒形外套管6不会与侧面推拉板8滑脱,走行平稳;由于设有推拉器14,因此可以很方便地用单手完成操作;由于圆筒形外套管6、推拉器14均为一次性注塑成型件,加工制作都很容易,成本也很低;由于设有开关夹13,当突然间需要停止输液时,只要向内移动输液管,变截面穿透孔12即可将输液管夹扁,停止输液。本技术的精密输液调节器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可以互换,便于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带有上端侧面进液管、下端出液管的圆筒形外套管,带有与此圆筒形外套管内腔作前后伸缩配合的内套件和与此内套件的上端相连接的侧面推拉板的推拉器所组成,此圆筒形外套管的内壁设有一个凹槽,此凹槽和内套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可调节的输液腔体,此输液腔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出液管的内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带有上端侧面进液管、下端出液管的圆筒形外套管,带有与此圆筒形外套管内腔作前后伸缩配合的内套件和与此内套件的上端相连接的侧面推拉板的推拉器所组成,此圆筒形外套管的内壁设有一个凹槽,此凹槽和内套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可调节的输液腔体,此输液腔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出液管的内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推拉板的侧外表面上设有输液量刻度,侧面推拉板的正面外表面上设有推拉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上的进液管、出液管的外径与所采用的输液管的内径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外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轴向滑块,此轴向滑块与设在所述的侧面推拉板内侧面上的滑道作滑动配合,侧面推拉板内侧下端设有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恩斌
申请(专利权)人:冯恩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