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巧专利>正文

便携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38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输液器,呈盒状,盒体分三层,下层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池仓盒,直流电机通过皮带轮与变速机构、泵体转轴连接,中层是在活动定子上设置按钮开关和定位导杆,转子、输液管定位板、压杆装在泵体的转轴上,压杆位于输液管定位板的外沿,输液管置于压杆与压杆导架间,压杆导架穿过泵体转轴嵌入壳内,压杆与输液管定位板间设有回力弹簧,盒体上层的上部为仪表显示面板,仪表显示面板上有开关键、手动调速键,中下部活动定子连接泵体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经济实用,是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械,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全新的便携式蠕动输液器。
技术介绍
当您走进各个不同的医院,无论是探视患者还是自己就诊都可以看到一种最常见的输液治疗方式——即重力输液治疗方式。即液体的液面产生高度差,利用液体重力达到平衡的过程。重力输液有以下几个特点:a)、输液包和输液受体必须有一定高度差,一般是高出输液受体一米左右。b)、输液包被固定在输液架上,故而输液受体不可随意移动。c)、随着输液包的液面不断下降,进入输液受体的液体量也有一定的变化。这项治疗技术自专利技术以来,以其治疗见效快、治疗周期短、治疗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一直受到医疗人士的推崇,同时由于治疗价格便宜也受到患者的欢迎。虽然重力输液治疗方式有上述诸多优点,但对轻症患者来说也有一些不方便之处(根据大多数医院统计表明:每天就诊、住院治疗的患者90%患者需输液),其不足之处是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患者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在季节更迭患者剧增、突发疫情、灾害救助及野外急救情况下,这种重力输液方式就会暴露出很多不方便之处,适应不了特殊情况下的需求。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更加精确、更加方便、更加适合各种环境条件、更加人性化的输液方式。从上世纪国外七十年代中后期,人们就开始了新型输液器的研发,其中有两款是比较成功的。一款为滚压式蠕动输液器,另一款为指压式蠕动输液器。这两款机都配有自动监测及控制功能,但遗憾的是这两款都不便于携带,其次,价格昂贵和重量都很可观,其主要适用于重症监护,不宜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便携式输液器,它既不同于滚压式蠕动输液器,也不同于指压式蠕动输液器。而是一种轻型、携带方便的径向蠕动输液器,可在多种复杂环境条件下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输液器呈盒状,盒体分三层,下层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池仓盒,直流电机通过皮带轮与变速机构、泵体转轴连接,中层是在活动定子上设置按钮开关和定位导杆,转子、输液管定位板、压杆装在泵体的转轴上,压杆位于输液管定位板的外沿,输液管置于压杆与压杆导架间,压杆导架穿过泵体转轴嵌入壳内,压杆与输液管定位板间设有回力弹簧,盒体上层的上部为仪表显示面板,仪表显示面板上有开关键、手动调速键,中下部活动定子连接泵体上盖。上述的控制电路板由脉搏检测仪和输液液体检测报报警器组成。本技术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是本技术显著的特点之一,主要是解决输液器的便携、恒速输液及低电源消耗等问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将输液器随身携带,可站、可坐、可卧、可走(不可做剧烈的运动)不影响输液,极大的方便输液受体。2、安全可靠。依靠转子旋转时挤压压杆,导杆又挤压输液管以达到径向蠕动目的,不发生液体断流、回流和忽快忽慢现象。输液量相对稳定,机身具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3、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全部元器件均按我国的相关标准设计和生产,适合规模化生产。4、轻便节能,整机能耗约1.8VA[1.8w]5、本技术为了降低噪音,采用普通柱形渐开线齿轮的变速机构,采用电机和变速器一体化密封设计结构。6、方便实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输液器的结构特征,使其输液环境更加舒适自由,更加人性化,使一些轻症患者可进行一些简单活动,同时也可以不必限制婴幼儿患者行动自由。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可适用于战地、自然灾害等恶劣环境的紧急救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图1A-A′断面示意图图3是图2控制电路板脉搏检测仪电路图图4是图2控制电路板输液液体检测报报警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输液器呈盒状,盒体分三层,下层置有控制电路板11、电池仓盒16。控制电路板11含脉搏检测仪和输液液体检测报报警器。直流电机10通过皮带轮7与变速机构8、泵体转轴连接,中层是活动定子4上设置按钮开关17和定位导杆14,转子1、输液管定位板2、压杆3装在泵体的转轴上,压杆3均匀分布在输液管定位板2的外沿,输液管18置于压杆3与压杆导架15间,压杆导架15穿过泵体转轴嵌入壳内,压杆3与输液管定位板2间设有回力弹簧9,盒体上层的上部为仪表显示面板6,仪表显示面板6上有开关键12、手动调速键13,中下部定位导杆14连接泵体上盖5。直流电机10通过皮带轮7与变速机构8带动转子1旋转,当转子1旋转时挤压压杆3,导杆3又挤压输液管18以达到径向蠕动目的,当不受挤压的压杆3可由回力弹簧9复位,准备接受下次挤压的同时输液管得以恢复。泵体活动定子4是可活动的,当泵体上盖5打开的同时,电源自动停止供电,活动定子4可以自动张开,以方便安装或更换输液管18,当输液管18安装完毕后,关闭泵体上盖5,由定位导杆14的引导使活动定子4复原,进入工作状态的同时,电源恢复供电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输液器,呈盒状,其特征是盒体分三层,下层置有控制电路板(11)、电池仓盒(16),直流电机(10)通过皮带轮(7)与变速机构(8)、泵体转轴连接,中层是在活动定子(4)上设置按钮开关(17)和定位导杆(14),转子(1)、输液管定位板(2)、压杆(3)装在泵体的转轴上,压杆(3)位于输液管定位板(2)的外沿,输液管(18)置于压杆(3)与压杆导架(15)间,压杆导架(15)穿过泵体转轴嵌入壳内,压杆(3)与输液管定位板(2)间设有回力弹簧(9),盒体上层的上部为仪表显示面板(6),仪表显示面板(6)上有开关键(12)、手动调速键(13),中下部活动定子(4)连接泵体上盖(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输液器,呈盒状,其特征是盒体分三层,下层置有控制电路板(11)、电池仓盒(16),直流电机(10)通过皮带轮(7)与变速机构(8)、泵体转轴连接,中层是在活动定子(4)上设置按钮开关(17)和定位导杆(14),转子(1)、输液管定位板(2)、压杆(3)装在泵体的转轴上,压杆(3)位于输液管定位板(2)的外沿,输液管(18)置于压杆(3)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巧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