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247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其侧壁上部环设有多个充电接口;充电机,其安装在充电桩本体内部,通过多条电缆将电能传输至多个充电接口,内部设置有充电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充电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信号连接;多个距离传感器,其分设在充电桩本体的底座上,每一距离传感器均与充电主控单元信号连接,当有电动汽车停靠时,多个距离传感器同时发送信号至电动汽车,并将反馈回的信号传送至充电主控单元,充电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是否发出需要调整电动汽车的当前位置的警示信号或对电动汽车直接进行交流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对多辆电动汽车充电,且能及时调整电动汽车的停靠位置,以方便与充电桩对接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具有绿色环保优势,已经成为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电动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之一。目前市面上拥有多种充电桩,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但是现有的充电桩只有一个充电接口,只能对一辆电动汽车充电,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如果电动汽车没有停到位,还需要再次调整电动汽车的位置,以实现与充电桩的对接。再一方面,大部分充电接口直接暴露在室外,容易受到雨水或灰尘的污染,甚至小孩子的破坏,毁坏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多辆电动汽车充电,且能及时调整电动汽车的停靠位置,以方便与充电桩的对接,充电接口防水防灰尘落入的充电桩。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部环设有多个充电接口,多个充电接口分布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的不同水平位置处,所述充电桩本体下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每条边均伸出所述充电桩本体10~20cm;充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所述充电机通过多条电缆将电能传输至多个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机内部设置有充电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充电主控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信号连接;多个距离传感器,其分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座上,每一距离传感器均与所述充电主控单元信号连接,当有电动汽车停靠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附近时,多个距离传感器同时发送信号至所述电动汽车,并将反馈回的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本体,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部环设有多个充电接口,多
个充电接口分布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的不同水平位置处,所述充电桩本体下部设置有
底座,所述底座的每条边均伸出所述充电桩本体10~20cm;
充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所述充电机通过多条电缆将电能传输至多个
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机内部设置有充电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充电主控单元和所述通
信单元信号连接;
多个距离传感器,其分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座上,每一距离传感器均与所述充电
主控单元信号连接,当有电动汽车停靠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附近时,多个距离传感器同时发
送信号至所述电动汽车,并将反馈回的信号传送至所述充电主控单元,所述充电主控单元
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直线距离,并与其内部存储的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最大距离进行比
较,当该直线距离大于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最大距离时,所述充电主控单元发送信号至所
述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发出需要调整电动汽车的当前位置的警示信号;当该直线距离
小于或等于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最大距离时,所述充电主控单元对所述电动汽车直接进行
交流充电;
其中,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最大距离为电动汽车在需要智能充电桩对其充电时,停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普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