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永均专利>正文

一种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125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由号角耳罩和海绵护套构成的耳机本体,以及设置在号角耳罩内部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海绵护套设置在号角耳罩的开口处,所述号角耳罩的喉部设置有一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设置于该腔体内,使用状态下,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出声面朝向人的耳廓,使得扬声器单体发出的入射声波从人耳的耳廓前面自然的传向人耳,能够充分的发挥耳廓效应,让人听到与实际声像一致的音乐场景,大大提高耳机听音的愉悦感,所述号角耳罩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扬声器单体的输出,提升了扬声器单体的发声效率及电声转换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扬声器单体的最大音压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提高音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捷多媒体及通迅电子设备上的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是将扬声器单体置于不同的适耳声学机构(如耳塞壳或耳机罩)中,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单体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并通过适耳声学机构把声波传送给人的头部听觉系统的设备。目前所有的耳机,不管是入耳式、贴耳式、半入耳式还是全封闭式耳机都是采用喇叭对着耳朵侧面或对着耳道直接授声,这就造成了头中效应,头中效应就是聆听耳机者对耳机发出的声音觉得声源来自于头颅中,和自然习惯听音产生极大的反差。目前“耳机的最重大缺陷就是音场不自然”已经成为耳机用户的共识。现实中,用音箱播音乐时,声音信号从音箱发出,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耳。这时,人耳听到的“音箱声音”和听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一样,经过耳廓、外耳、耳道,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耳廓、耳道、对声波的折射、绕射和衍射,都会对声音造成一定影响。在声学上,用HRTFJP “头部相关传输函数”来描述这种影响。正是由于HRTF的影响,人的大脑能根据经验判断出声音发出的方位和距离。人即使蒙上眼睛也能判断声音发出的方向和距离,这就是靠大脑根据HRTF影响的经验做出的判断。通过耳机欣赏音乐时,声音是被耳机的驱动单元直接“灌”进双耳的,也就是说人的耳廓要不就没有被授声,要不所受的声音都是垂直来至于耳廓两侧的扬声器单体,而没有如自然般来自于耳廓前面迎面而来的声音,这样耳廓效应没了,HRTF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就无法准确判断声音的方位和距离。这也是很多人觉得用耳机欣赏音乐时,音场的感觉不自然、乐器的定位似乎是虚拟的主要原因。耳廓效应也称单耳效应,是指人的单只耳朵由于耳廓各个部位反射不同方位的声波有US(毫秒)级的时间差,给听音都带来方位信息,水平面入射的声波以及各种不同仰角入射的声波在耳廓不同的部位反射,反射声波叠加,形成的离散频谱形状各异,以此判断其声源方位,尤其4khz以上的高频声波在耳廓各部位反射波之间会出现同相相加,反相相减,甚至出现干涉现象,起梳状滤波作用,产生出不同的离散频谱形状,使听觉系统能感知这些差别,判断出方位。目前市面上的耳机的扬声器单体相对于耳廓的位置几乎很少如自然般来自于耳廓前面迎面而来的入射声波,致使耳廓效应几乎得不到发挥,造成让人烦躁的头中效应,与实际声像严重场景脱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入射声波从人耳的耳廓前面自然的传向人耳,经过耳廓、外耳、外耳道折射后,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能够充分的发挥耳廓效应,让人听到与实际声像一致的音乐场景,大大提高耳机听音的愉悦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号角耳罩及设置在号角耳罩内部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号角耳罩的喉部设置有一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设置于该腔体内,使用状态下,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出声面朝向人的耳廓,此时号角耳罩的喉部结构使扬声器单体位于脸颊旁边在一定的距离上正对耳廓,号角耳罩除了对扬声器单体提高最大音压的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外还通过反射面结构对扬声器单体发出的声波的扩散角度加以修正,确保在号角耳罩内的耳廓接受的声波就如自然没戴耳罩听到的声波一样。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号角耳罩的喉部使得扬声器单体的发声面正对着耳廓方向,扬声器单体处于脸颊的侧面在一定的距离上正对着耳廓扩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号角耳罩的喉部与外耳道的距离大于30mm。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腔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倒相孔,所述倒相孔背对扬声器单体的出声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倒相孔的数量为两个。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号角耳罩的内侧设置有反射面。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单体上设置有罩设在其出声面前部的扬声器单体盖。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一海绵护套,所述海绵护套设置在号角耳罩的开口处。进一步的,还包括头夹和音频信号线,所述头夹与耳机连接,所述音频信号线伸入耳机内部并与扬声器单体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号角耳罩及设置在号角耳罩内部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号角耳罩的喉部设置有一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设置于该腔体内,使用状态下,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出声面朝向人的耳廓,使得扬声器单体发出的入射声波从人耳的耳廓前面自然的传向人耳,经过耳廓、外耳、耳道折射后,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能够充分的发挥耳廓效应,让人听到与实际声像一致的音乐场景,大大提高耳机听音的愉悦感,所述号角耳罩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扬声器单体的输出,相对之下扬声器单体元在较小振幅的运动中可以获得更低的失真,提升了扬声器单体的发声效率及电声转换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扬声器单体的最大音压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提高音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耳机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头戴式耳机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_耳廓,2-耳机,3-喇叭,4-号角耳罩,5-海绵护套,6-扬声器单体,7-腔体,8-倒相孔,9-反射面,10-扬声器单体盖,11-头夹,12-音频信号线,13-入射声波,14-喉部,15-外耳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现有技术中的耳机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喇叭3设置于耳机2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喇叭3正对人的外耳道15直接授声,容易导致头中效应,使得聆听着感觉声音来源于头颅中,和自然习惯听音方式产生极大的反差,音场感觉极不自然,音响效果较差。实施例1。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号角耳罩及设置在号角耳罩4内部的扬声器单体6,所述号角耳罩4的喉部14设置有一腔体7,所述扬声器单体6固定设置于该腔体7内。使用状态下,所述扬声器单体6的出声面朝向人的耳廓I,在耳廓I的水平正前面处于脸颊的侧面在一定的距离上正对着耳廓I扩声,使得扬声器单体6发出的入射声波从人耳的耳廓I前面自然的传向人耳,经过耳廓1、外耳、外耳道15折射后,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能够充分的发挥耳廓效应,让人听到与实际声像一致的音乐场景,大大提高通过耳机听音的愉悦感,所述号角耳罩4不仅可以大大的降提高声器单体6的输出,相对之下扬声器单体6元在较小振幅的运动中可以获得更低的失真,提升了扬声器单体6的发声效率及电声转换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扬声器单体6的最大音压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提高音响效果。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号角耳罩4的喉部14使得扬声器单体的发声正对着耳廓方向,扬声器单体经过号角耳罩的喉部处于脸颊的侧面在一定的距离上正对着耳廓扩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号角耳罩4的喉部14与外耳道15的距离大于30_。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腔体7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倒相孔8,所述倒相孔8背对扬声器单体6的出声面。所述倒相孔8有利于提升扬声器单体6的频响宽度,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倒相孔8的数量为两个,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倒相孔8的数量及具体结构均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不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号角耳罩4的内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号角耳罩及设置在号角耳罩内部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号角耳罩的喉部设置有一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设置于该腔体内,使用状态下,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出声面朝向人的耳廓,且处于脸颊的侧面在一定的距离上正对着耳廓扩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均
申请(专利权)人:唐永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