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榨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96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0:42
一种鱼榨液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密封状的内筒体、外筒体,内筒体为轴向置于外筒体中,且内筒体的外表面与外筒体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状的环形腔,外筒体一端设置与环形腔相连通的能加热内筒体的热源进口,在所述外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形腔相连通的热源出口,所述内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鱼榨液进口,在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鱼榨液出口,在所述内筒体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能相对内筒体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从内筒体一端延伸出外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内筒体另一端的端面板转动相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能将筒体内壁上的附着物刮去的刮去装置。其优点在于:有效铲除结焦在筒壁上的附着物,确保连续生产作业,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指一种鱼榨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420090191.7名称为《超薄膜真空瞬时浓缩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膜真空瞬时浓缩器,由一个内筒和一个外筒构成,外筒壁中设置有加热腔,外筒两端设置有上、下端盖,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物料浓缩腔,上、下端盖的内侧表面均为抛物面,上、下端盖的内侧轴心部位设置有锥形定位座,内筒内为加热腔,上端和下端的外侧表面均为抛物面,内筒的上端和下端在内筒轴心部位处分别设置有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端面均为锥形面并分别设置在上、下端盖的锥形定位座中。物料在浓缩腔内呈流线型流动,加热速度极快,并消除了涡流问题,物料不会在此区域停留,避免了烤焦现象。内、外筒两端处的锥形定心机构,保证了内、外筒同心度一致,使物料均匀受热。结构更简单,运行更可靠。但其缺点是,物料在该浓缩器中流动时无法保证始终处于快速流动状态,尤其在即将停机或刚启动时会产生速度不稳或失速问题,物料易烤焦粘连在筒壁上,影响使用效果,清洗也十分不方便,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避免物料在筒壁上粘连的鱼榨液加热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鱼榨液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密封状的内筒体、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为轴向置于外筒体中,且内筒体的外表面与外筒体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状的环形腔,所述外筒体一端设置与环形腔相连通的能加热内筒体的热源进口,在所述外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形腔相连通的热源出口,所述内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鱼榨液进口,在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鱼榨液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体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能相对内筒体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从内筒体一端延伸出外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内筒体另一端的端面板转动相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能将筒体内壁上的附着物刮去的刮去装置。作为改进,所述刮去装置可优选包括刮板和能推动刮板的刮头与筒体内壁相接触的弹性机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为圆柱形,所述转动轴在位于两端圆柱形之间位置的俯视投影呈矩形,所述刮板分布于矩形转动轴的左右两面上,且在转动轴同一面的相邻两块刮板设置间隔腔,所述间隔腔的轴向距离为刮板长度相等或比刮板长度长1至2厘米,相对刮板分别与对应的间隔腔相对设置。进一步改进,包括刮板侧面可优选呈“7”字形,所述刮板的一边通过铰链与转动轴能转动地相连接,所述刮头位于刮板的另一端边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刮板与转动轴之间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机构可优选包括弹簧、固定弹簧的螺栓,所述弹簧设置于转动轴的凹槽中,所述弹簧一端经通孔与间隔腔中的螺栓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刮板的一侧面相支撑使刮板的刮头与筒体内壁保持接触状态。作为改进,在每个刮板上可优选设置有两个弹性机构。作为改进,所述外筒体外还包裹有外筒体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定位筒的内壁与外筒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通腔,在环形通腔中间隔地设置有能将外筒体表面与定位管相连接的定位板。进一步改进,在转动轴可优选延伸出内筒体一端的封板上设置有与转动轴转动相密封的密封件。进一步改进,在转动轴与端面板转动连接处的端面板内侧壁上可优选轴向凸设有一端开口的定位套,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能转动地插于定位套中与端面板转动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面板与内筒体端面的连接处可优选设置密封圈。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可优选包括电机与变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变速器与转动轴联动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转动轴的表面上设置有能与内筒体内壁相抵触的能铲去附着物的刮去装置的设计机构,能有效铲除结焦在筒壁上的附着物,始终保持内筒体筒壁表面的清洁度,确保加热效果,并且刮板不间断地反向旋转,周期性地对加热表面进行清理工作,可确保连续生产作业,无需停机清理,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保证了生产工作的连续性;还有,本鱼榨液加热器的定位筒结构紧凑,安装占用空间小,同时使鱼榨液在输送过程中即可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避免了鱼榨液由于加温存放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发酵变质,为成品鱼油的品质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面投影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去部分外筒体、内筒体和定位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1中矩形转动轴沿径向剖切露出弹簧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定位筒两端去除部分筒体后的正面投影图;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II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鱼榨液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密封状的内筒体1、外筒体2,所述内筒体1为轴向置于外筒体2中,且内筒体1的外表面与外筒体2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状的环形腔11,所述外筒体2一端设置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能加热内筒体1的热源进口21,在所述外筒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热源出口22,所述内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鱼榨液进口12,在所述内筒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鱼榨液出口13,在所述内筒体1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能相对内筒体1转动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一端从内筒体1一端延伸出外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另一端的端面板16转动相连接,在所述转动轴15上设置有能将筒体1内壁上的附着物刮去的刮去装置。所述刮去装置包括刮板5和能推动刮板5的刮头51与筒体1内壁相接触的弹性机构,所述转动轴15的两端为圆柱形,在圆柱形的转动轴1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刮板55,所述转动轴15在位于两端圆柱形之间位置的俯视投影呈矩形,所述刮板5分布于矩形转动轴的左右两面上,且在转动轴15同一面的相邻两块刮板5设置间隔腔54,所述间隔腔54的轴向距离为刮板5长度相等或比刮板5长度长1至2厘米,相对刮板5分别与对应的间隔腔54相对设置。包括刮板5侧面呈“7”字形,所述刮板5的一边通过铰链与转动轴15能转动地相连接,所述刮头51位于刮板5的另一端边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刮板5与转动轴15之间上。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52、固定弹簧52的螺栓53,所述弹簧52设置于转动轴15的凹槽10中,所述弹簧52一端经通孔与间隔腔54中的螺栓53相连接,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与刮板5的一侧面相支撑使刮板5的刮头51与筒体内壁保持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榨液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密封状的内筒体(1)、外筒体(2),所述内筒体(1)为轴向置于外筒体(2)中,且内筒体(1)的外表面与外筒体(2)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状的环形腔(11),所述外筒体(2)一端设置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能加热内筒体(1)的热源进口(21),在所述外筒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热源出口(22),所述内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鱼榨液进口(12),在所述内筒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鱼榨液出口(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体(1)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能相对内筒体(1)转动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一端从内筒体(1)一端延伸出外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另一端的端面板(16)转动相连接,在所述转动轴(15)上设置有能将筒体(1)内壁上的附着物刮去的刮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榨液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密封状的内筒体(1)、外筒体(2),所述内筒体(1)为轴向置于外筒体(2)中,且内筒体(1)的外表面与外筒体(2)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状的环形腔(11),所述外筒体(2)一端设置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能加热内筒体(1)的热源进口(21),在所述外筒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形腔(11)相连通的热源出口(22),所述内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鱼榨液进口(12),在所述内筒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鱼榨液出口(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体(1)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能相对内筒体(1)转动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一端从内筒体(1)一端延伸出外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另一端的端面板(16)转动相连接,在所述转动轴(15)上设置有能将筒体(1)内壁上的附着物刮去的刮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榨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去装置包括刮板(5)和能推动刮板(5)的刮头(51)与筒体(1)内壁相接触的弹性机构,所述转动轴(15)的两端为圆柱形,所述转动轴(15)在位于两端圆柱形之间位置的俯视投影呈矩形,所述刮板(5)分布于矩形转动轴的左右两面上,且在转动轴(15)同一面的相邻两块刮板(5)设置间隔腔(54),所述间隔腔(54)的轴向距离为刮板(5)长度相等或比刮板(5)长度长1至2厘米,相对刮板(5)分别与对应的间隔腔(54)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榨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板(5)侧面呈“7”字形,所述刮板(5)的一边通过铰链与转动轴(15)能转动地相连接,所述刮头(51)位于刮板(5)的另一端边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刮板(5)与转动轴(15)之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森钱立锋刘旭峰顾贤雷董剑杰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源四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