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红伍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90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由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前端带有内刀槽的壳体、及活动安装在刀槽内可向外延伸的不锈钢刀片组成,其特征是:壳体的后端开有通向刀槽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与不锈钢刀片尾部连接的带有螺纹的推进杆,推进杆上安装有调节推进深度的调节母及使不锈钢刀片回位的弹簧,在推进杆的尾部还安装有手柄;所述不锈钢刀片为尖端两刃切开刀,所述壳体前端为圆滑的弧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
技术介绍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性疾病,若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抢救气胸病人的最重要的方法,其手术过程是:在有气胸部位的两肋骨之间用手术刀切开胸壁一个小口通入胸腔,将引流管插入小口并固定,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封瓶,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气胸部位的液体排出,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肋骨上布满神经及血管用手术刀操作难度较大,易发生伤及肋间神经及血管并发症,因此实施此类手术需要训练有素的胸外科医师才能胜任。尤其是夜间,值班医师不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技能,专科胸外科医师又不能及时赶到,而延误了病人最佳手术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便、易学、安全可靠的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由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前端带有内刀槽的壳体、及活动安装在刀槽内可向外伸缩的不锈钢刀片组成,壳体的后端开有通向刀槽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与不锈钢刀片尾部连接的带有螺纹的推进杆,推进杆上安装有调节推进深度的调节母及使不锈钢刀片回位的弹簧,在推进杆的尾部还安装有手柄;所述不锈钢刀片为尖端两刃切开刀,所述壳体前端为圆滑的弧面。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内装可伸缩的尖端两刃切开刀的壳体前端是一个圆滑的弧面,这样很容易定位于有气胸部位的两肋骨之间,在实施切开手术时,尖端两刃切开刀避开肋骨沿刀槽伸出,不会伤及肋骨上的神经及血管,使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安全可靠,另外,由于本技术简便,易学,使有一般内科、外科基本临床经验的医师均可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手术过程,为抢救气胸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在长方形的壳体1内心制有通向壳体前端的刀槽2,刀槽内装有可伸缩的不锈钢尖端两刃切开刀3。在壳体1的后端制有通向刀槽2的中心孔8,如图2所示,中心孔内安装有与不锈钢尖端两刃切开刀尾部连接的推进杆4。为了调节推进杆的行程和使不锈钢尖端两刃切开刀回位,推进杆上还制有螺纹,通过螺纹在推进杆上还装有调节母6和弹簧5,推进杆的尾部还装有圆滑的手柄7。为了使壳体1前端准确定位于两肋骨之间,在壳体前端还制有光滑圆弧8。如图3所示。使用方法:经准确定位、消毒、局麻后,旋动调节母6按局麻时探知的胸壁厚度调节好进刀深度,左手持本技术将壳体前端的圆弧面8固定于两肋骨之间,与胸壁成90°角,右手垂直按压手柄7向下,使推进杆4带动不锈钢尖端两刃切开刀3快速进入达胸腔,右手松开手柄,推进杆在弹簧6的作用下退刀,回位,完成气胸切口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定位切开器,由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前端带有内刀槽的壳体、及活动安装在刀槽内可向外伸缩的不锈钢刀片组成,其特征是:壳体的后端开有通向刀槽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与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红伍刘泽运康桂艳尹新英张文生韩力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林红伍刘泽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