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890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20:38
一种电热地暖结构,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龙骨以及设置于龙骨上的若干地板,各地板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以及涂覆于陶瓷板背面的保温层,所述陶瓷板与保温层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且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所述保温层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龙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且电源板与地板一一对应,各电源板通过导线与对应地板的电极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且并联的各地板之间不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地暖结构,涉及建筑材料
,其包括龙骨以及设置于龙骨上的若干地板,各地板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以及涂覆于陶瓷板背面的保温层,所述陶瓷板与保温层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且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所述保温层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龙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且电源板与地板一一对应,各电源板通过导线与对应地板的电极孔连接。本技术安装方便,且并联的各地板之间不会造成影响。【专利说明】一种电热地暖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来讲是一种电热地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于地暖地板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一般来说,是将电发热材料设置在地板中,通过对地板中的该电发热材料通电来达到加热的目的,从而使地板发热以取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置地暖(地板辐射采暖)的家庭越来越多;其中,以碳晶发热膜(片)为发热部件的碳晶地暖已经成为地暖品种的首选。然而,现有的地暖与木地板是各自独立的两种物件;安装时,需要先根据安装要求把地暖发热片铺设在地面,然后在地暖发热片的上面铺设地板。该种结构,由于热量辐射的路径较长(需要穿越地板层以及一定间距的空气层),所以寒冷季节使用时室内的温升较慢,影响了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地暖与木地板的安装是各自分开独立进行的,因而安装工作量较大,耗用人力、财力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安装方便,且并联的各地板之间不会造成影响。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包括龙骨以及设置于龙骨上的若干地板,各地板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以及涂覆于陶瓷板背面的保温层,所述陶瓷板与保温层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且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所述保温层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龙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且电源板与地板一一对应,各电源板通过导线与对应地板的电极孔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相互平行地涂覆在陶瓷板背面的若干条碳晶条或者碳纤维,各碳晶条或者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绝缘层,且各碳晶条或者碳纤维的两端与两个电极并联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的端部设置于电极孔内,并与导线连通。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极为铜条。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板与电极孔位于地板的同一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陶瓷板为陶瓷地砖或人造瓷砖。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板或者挤塑板。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虫涂料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陶瓷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水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磁性连接件或者卡槽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龙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且电源板与地板一一对应,各电源板通过导线与对应地板的电极孔连接。因此,地板安装方便,且并联的各地板之间不会造成影响。2、本技术中,发热层设置于陶瓷板与保温层之间,距离地面近,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可直接传导到陶瓷板表面上,无需其他导热部件,地板结构简单、热效率高。3、本技术中,发热层包括相互平行地涂覆在陶瓷板背面的若干条碳晶条或者碳纤维,各碳晶条或者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绝缘层,且各碳晶条或者碳纤维的两端与两个电极并联连接。因而大幅度减少了辐射路径,显著减少了地板温升所需时间,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减少了加热地板所需的能量)。4、本技术中,保温层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连接的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地板可固定安装于龙骨的任意位置,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另外,由于地板与龙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随时对地板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地暖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地板;11-陶瓷板;12-发热层;13-保温层;14-连接件;15-电极孔;2_龙骨;21-电源板;22-导线;b_碳晶条;C-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包括龙骨2以及设置于龙骨2上的若干地板I,各地板I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11以及涂覆于陶瓷板11背面的保温层13,具体的,陶瓷板11为陶瓷地砖或人造瓷砖,保温层13为聚氨酯板或者挤塑板。优选的,保温层13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虫涂料层。防止虫子滋生,另外,陶瓷板11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水层,防止陶瓷板11的表面的水分渗透至保温层13,提高了安全性能。陶瓷板11与保温层13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12,距离地面近,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可直接传导到陶瓷板表面上,无需其他导热部件,地板结构简单、热效率高。发热层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15;保温层13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2连接的连接件14;具体的,连接件14为磁性连接件或者卡槽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14,地板I可固定安装于龙骨2的任意位置,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另外,由于地板I与龙骨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随时对地板I进行回收。龙骨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21,且电源板21与地板I一一对应,各电源板21通过导线22与对应地板I的电极孔15连接。具体的,电源板21与电极孔15位于地板I的同一侧。因此,地板I安装方便,且并联的各地板I之间不会造成影响。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发热层12包括相互平行地涂覆在陶瓷板11背面的若干条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各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绝缘层,该绝缘层位于陶瓷板11和保温层13之间,且各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的两端与两个电极c并联连接。因而大幅度减少了辐射路径,显著减少了地板温升所需时间,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减少了加热地板所需的能量)。具体的,电极C的端部设置于电极孔15内,并与导线22连通,且电极C为铜条。本技术晶地暖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在施工时,将各地板I依次沿龙骨2移动到预设位置,然后用导线22将各对应的电源板21与地板I的电极孔15连接即可,并联的各地板I之间不会造成影响。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包括龙骨(2)以及设置于龙骨(2)上的若干地板(I),各地板(I)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11)以及涂覆于陶瓷板(11)背面的保温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11)与保温层(13)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12),且发热层(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15);所述保温层(13)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2)连接的连接件(14);所述龙骨(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21),且电源板(21)与地板(I)一一对应,各电源板(21)通过导线(22)与对应地板(I)的电极孔(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12)包括相互平行地涂覆在陶瓷板(11)背面的若干条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各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绝缘层,且各碳晶条(b)或者碳纤维的两端与两个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地暖结构,包括龙骨(2)以及设置于龙骨(2)上的若干地板(1),各地板(1)包括矩形结构的陶瓷板(11)以及涂覆于陶瓷板(11)背面的保温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11)与保温层(13)之间还设置有发热层(12),且发热层(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孔(15);所述保温层(13)的四个底脚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龙骨(2)连接的连接件(14);所述龙骨(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源板(21),且电源板(21)与地板(1)一一对应,各电源板(21)通过导线(22)与对应地板(1)的电极孔(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安达节能武汉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