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791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吊环,所述吊钩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吊钩及吊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所述连接组件由螺栓、螺母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组装快速,并且具有良好的吊装质量及安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吊环,所述吊钩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吊钩及吊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所述连接组件由螺栓、螺母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组装快速,并且具有良好的吊装质量及安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人力成本。【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钩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道吊装作业过程中,常用的吊装方法是将管道用钢丝绳进行捆绑再进行吊装,而作业过程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操作繁琐,且捆绑质量决定了吊装的安全性,吊装速度较慢。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些管材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便以常用的吊装方法进行吊装。比如塑钢,为了防止划伤损坏塑钢缠绕管外壁,不能用钢丝绳来吊装,现有的塑钢缠绕管吊装一般是通过尼龙吊装来实现,但是尼龙吊带虽然简单,但用其捆绑塑钢并不安全,且缠绕麻烦,需多人同时进行作业,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结构简单,吊装安全性能高,特别适合用于一些建设领域的大型管道的吊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吊环,所述吊钩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吊钩及吊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由螺栓、螺母组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吊钩一侧的开口端开设有通孔a。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吊环呈“U”型,吊环两开口端分别设有通孔b。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吊环两开口端的距离大于吊钩的厚度。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穿过通孔b、通孔a将吊环、吊钩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吊钩位于吊环的两开口端内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相比传统的捆绑方式,提高了吊装的安全性,通过螺栓、螺母将吊钩与吊环连接,利用吊钩的形状特性,能够使吊钩与管道内壁顶部贴合,防止管道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滑动,从而保证吊装的质量及安全。(2)、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也极其简单,吊装速度快,吊装质量不受人的因素影响。(3)、传统吊装方式一般由两人完成,而采用此吊钩装置,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因其操作快速,效率高,同时节约了一定的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吊环与螺栓连接示意图;图6为吊钩装置起吊管道的示意图;图7为吊钩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吊钩,2_通孔a,3_吊环,4_通孔b,5_螺检,6_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I,吊环3,所述吊钩I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即吊钩I可以为“V”型或者“U”型,吊钩I悬挂管道的一边与管道内部顶壁重合,其中,“V”型吊钩I夹角需小于90度,所述吊钩I及吊环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如图1及图2所示,在所述吊钩I一侧的开口端上开设有通孔a2,通孔a2的位置可在吊钩I的任一开口端选择,通孔a2的方向垂直于吊钩I整个“V”型或者“U”型端面,选择“V”型或者“U”型的吊钩I,在吊装过程中,当吊钩I与管道顶部接触时,吊钩I的一边将与管道贴合,这样吊钩I在起吊管道过程中才尽可能与管道形成有效的咬合,从而保证起吊过程中,管道不会与吊钩I出现相对滑动。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吊环3呈“U”型,在所述吊环3的两开口端分别设有通孔b4,通孔b4的方向与整个“U”型的吊环3的端面垂直,两个通孔b4的孔径及开设方向均一致。所述连接组件由螺栓5、螺母6组成,螺栓5的直径大小最好与通孔a和通孔b的孔径大小一致,并且应当采用高强度的螺栓5,因起吊管道时,管道两端吊钩I装置的螺栓5承受了管道全部的重力,为了保证吊装的安全性,所以此处采用高强度螺栓5。其中,螺栓5头的外径大于吊环3开口端通孔b4孔径,这样螺栓5即可将吊环3—端固定在螺栓5的内侧。实施例2所述吊环3的两开口端的距离大于吊钩I的厚度,此吊钩I装置的组装方式是将吊钩I放在吊环3的两开口端之间,将吊钩I的通孔a2与吊环3的通孔b4对齐,然后由螺栓5依次穿过吊环3的通孔b4、吊钩I上的通孔a2及吊环3另一通孔b4,再拧上螺母6,由此可知,吊环3的两开口端的距离大于吊钩I的厚度,以便吊钩I能固定在吊环3的两开口端内侧;同时,闲时用螺栓5将吊钩I及吊环3连接在一起,也能方便吊钩I及吊环3的放置,避免吊钩I或者吊环3的遗失。实施例3本技术中,也能在吊环3的两个通孔b4中设置与螺栓5外螺纹配合的内螺母6,这样仅通过螺栓5即可将吊钩I与吊环3连接在一起,而不需通过螺母6固定。实施例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吊环3的一开口端开设通孔b4,通孔b4的方向仍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吊环3的另一开口端设置一盲孔,与上述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实施例为通孔,此处为盲孔,盲孔的孔径与通孔b4大小一致,并且在通孔b4与盲孔的孔内设置与螺栓5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也能仅在通孔b4或者盲孔内设置内螺纹,这样都能够通过螺栓5将吊环3和吊钩I连接在一起,与前述方式都能保证吊装安全,并且方便拆卸。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图6所示,综合以上实施例,准备两套吊钩1、吊环3及连接组件,将吊钩I与吊环3上的通孔a2与通孔b4对齐,然后由螺栓5依次穿过通孔b4及通孔a2并由螺母将吊钩1、吊环3锁紧。将两个吊钩I与管道左右两端内部顶壁卡接,两端的吊环3分别连接一根钢丝绳,由起重机上的挂钩将钢丝绳吊起,从而吊起整个管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任何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能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I),吊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I)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吊钩(I)及吊环(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由螺栓(5)、螺母(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I)一侧的开口端开设有通孔a(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呈“U”型,吊环(3)两开口端分别设有通孔b(4)。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两开口端的距离大于吊钩(I)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穿过通孔b(4)、通孔a(2)将吊环(3)、吊钩(I)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I)位于吊环(3)的两开口端内侧。【文档编号】B66C1/28GK2054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吊装管道的吊钩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管道的吊钩(1),吊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1)与管道内壁顶部接触处贴合,吊钩(1)及吊环(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连接组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京桥严伟陈鹏解云涛杨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