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以大气压力回收注射针以增进使用安全的气压推回式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医护人员使用注射筒注射药剂或抽血检验后,在盖上针头盖的过程中被针头所刺伤,造成医护人员刺伤甚至感染到病菌的职业伤害,现已设计及推出安全针筒。而现有的安全注射器大都结构复杂,请参考公告第405405号「安全针筒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其是以护筒与筒身之间的配合,使针头可依使用情形而外露或者内藏,为使其筒身在护筒内可移动在筒身及护筒对应处设有许多构造,造成结构复杂,因而不易制造且成本较高。另外,有形状不易制造的安全注射器,请参考证书号第M241049号「可单手操作的回拉式安全注射器」新型专利,其是在针筒中的针头及柱塞各在相对处形成一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借由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相互的卡扣,拉动柱塞将针头拉回针筒中,而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是勾状与凹口相互嵌扣的型态,如此制造时必须形成许多的弯折以构成可嵌扣的勾状,形状复杂且不易制造。由于现有的安全针筒存在结构复杂及形状不易制造的缺点,造成制造成本增加及不良率的问题,因此有加以改进的必要。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气压推回式安全注射器,包括:一注射筒,其设有一筒状本体,其一端形成具螺纹的螺合部,于另一端向外突伸形成一挡缘,该螺合部间隔形成数条平行轴向的凹孔,各凹孔将螺合部分为数个压板;一针座,包括一针头、一锥形本体及一塞体,该 锥形本体位于该筒状本体中,该锥形本体前段部分容置于该螺合部形成压板处,该锥形本体前端伸设形成一伸出该筒状本体外且外端渐缩的针头联结部,该针头联结部在其中形成一引流道,该锥形本体后端向内形成一圆形槽,该圆形槽与该引流道相通,该锥形本体在接邻该圆形槽周面间隔形成一条以上一端由该锥形本体后端开口的长槽状流道,该针头是结合于该锥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雄,林秀枝,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雄,林秀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