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铭雄专利>正文

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691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包括一长形主体,该主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轴向相对的第二端,一形成于第一端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供装设一注射器,一轴向形成于主体中的流道,该流道使液体自主体的第一端流至主体的第二端,一凸设主体外壁的环状挡止部,该挡止部可对加药插管提供适当的定位效果方便加药插管汲取或注射液体,以及至少一形成于主体第二端附近的通孔,该通孔是与主体中的流道互相连通,使得液体可以经由通孔流入或流出主体中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加药插管可将液体注入液体注射装置中而进入病患者体内,或是自药瓶中汲取液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的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端部为非尖形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有很多时候医疗人员需要从药水瓶中吸出药剂或是将药水注入静脉注射装置中,使其流入病患者的静脉中。在过去最常被使用的金属针,很容易对医疗人员以及病患者带来潜在危险。此种尖锐的注射针可能会因操作不慎而刺伤医疗人员或病患而造成疾病的传染。而如果后续作业处理不当,清洁人员或内勤职员亦有遭受感染的可能,无形中提高了疾病传染的可能性。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医用静脉注射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端部为非尖形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优点。且使用者可以选择该加药插管单次或多次从药水瓶中吸出药剂并且可以单次、多次或持续地将药剂或液体注入液体注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可将液体注入液体注射装置中而进入病患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形主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轴向相对的第二端;一形成于第一端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供装设一注射器;一形成于第二端的非尖形端部;一轴向形成于主体中的流道,该流道使液体自主体的第一端流至主体的第二端;一凸设主体外壁的环状挡止部,该挡止部可对加药插管提供适当的定位效果方便加药插管汲取或注射液体;至少一形成于主体第二端附近的通孔,该通孔与主体中的流道互相连通,使液体经由通孔流入或流出主体中的流道。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通孔的轴线是垂直于主体中流道的轴线。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连接装置为一螺旋固定装置、扣合锁或是提高结合摩擦力的锥形槽。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主体第二端的端部型态可为方形、钝的、逐渐变细的或是圆形的,使得加药插管不会扎伤人体皮肤造成意外感染。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通孔是径向连通流道,因此,当液体离开通孔后其流向不会与流道中液体的流向平行。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还进一步包括一装设于主体中的单项阀。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单向阀使液体只能自主体的第一端流至其第二端。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单向阀使得液体只能从主体的第二端流至其第一端。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挡止部与主体第一端间的距离小于其与主体第二端的距离。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挡止部的断面是呈球形、椭圆形、心形、圆锥形或倒三角形。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中挡止部为凸环状而环绕于主体并以间距设置多个。前述的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进一步,该主体于其第二端方向的挡止部附近是形成有至少一与流道径向连通的通孔,因此,可完全将药液自玻璃药瓶内吸取出。本技术可以贯穿如玻璃药瓶或是各种液体注射装置的橡胶或是塑料膜,但此种非尖形的结构设计可避免加药插管扎伤相关人然的皮肤而遭受意外感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所示1-1线的剖面图;图1C是本技术中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2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所示2-2线的剖面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3-3线的剖面图;图4A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所示4-4线的剖面图;图5A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5-5线的剖面图;图6A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6B是图6A中所示6-6线的剖面图;图7A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所示7-7线的剖面图;图8A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所示8-8线的剖面图;图9A是本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9B是图9A中所示9-9线的剖面图;图10A是本技术第十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0B是图10A中所示10-10线的剖面图;图11A是本技术第一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1B是本技术第二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2A是本技术第三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2B是本技术第四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3A是本技术第五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3B是本技术第六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3C是本技术第七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八种操作型态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第一种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16为本技术第二种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17为本技术第三种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如图1A与图1B所示,本技术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101,其主要包括一第一端102以及一第二端103,该第一端102形成有一连接机构104,使得本技术可以连接至一般注射器或其它液体来源。该连接机构104可为一螺旋固定装置,例如扣合锁(luer lock)、利用锥度提高摩擦力而与注射器结合或是其它任何机械结合装置。该加药插管101第二端103具有一非尖形的端部105,其型态可为方形、钝的、逐渐变细的或是圆形的。因此,本技术不会因手指所施力而扎伤皮肤,以避免医疗人员遭受意外感染。该加药插管101第一端102与第二端103间为一狭长的主体106,该主体103中形成有一流道107使得液体可以自插管101的第一端102流至第二端103。该主体106在其第二端103附近形成有至少一与流道107径向连通的通孔108,因此,当液体离开通孔后其流向不会与流道中液体的流向平行,由于本技术的通孔形成于其主体的侧边,因此,本技术可以贯穿如玻璃药瓶或是静脉注射装置的橡胶或是塑料膜。请参阅图1C所示,加药插管101进一步包含有一单向阀109,使得液体于主体106中只能单向地自加药插管101的第一端102流至其第二端103或单向地自加药插管101的第二端103流至其第一端102。上述主体106靠近中央处是向外径向凸设有一挡止部110,该挡止部110与第一端102的距离小于与第二端的距离,该挡止部110有两个主要功效一、当本技术贯穿玻璃药瓶的橡胶膜或静脉注射装置的加药部时,该挡止部110会对橡胶膜产生一推挤作用,进而定位本技术方便各种的使用需求;二、当使用完毕欲拔除本技术时,当主体106向上抽离玻璃药瓶的橡胶膜或静脉注射装置的加药部时,由于橡胶膜不再对挡止部110施压,因此,使用者可轻易地移除加药插管101。请参阅如图2A与图2B所示,为本技术加药插管201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包括一第一端202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202的第二端203,该第一端202是轴形成有一容置槽204,该容置槽204可供插设注射器的端部使注射器中的液体可以借由对注射器施力而进入本技术中。该容置槽204内壁205的直径是朝向本技术的内部逐渐缩小,借以提高与插入物之间的摩擦力而达到定位的效果。又本实施例进一步包含有一单向阀206,使液体只能单向地自加药插管201的第一端202流至其第二端203。请参阅如图3A与图3B所示,其为本技术加药插管301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302是概呈椭圆形,而非如图1A与图2A所示的球形,该挡止部302具有一第一端30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注射装置的加药插管,其可将液体注入液体注射装置中而进入病患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长形主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轴向相对的第二端;    一形成于第一端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供装设一注射器;    一形成于第二端的非尖形端部;    一轴向形成于主体中的流道,该流道使液体自主体的第一端流至主体的第二端;    一凸设主体外壁的环状挡止部,该挡止部可对加药插管予以定位;    至少一形成于主体第二端附近的通孔,该通孔与主体中的流道互相连通,使液体经由通孔流入或流出主体中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雄
申请(专利权)人:蔡铭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