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839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加热切换单元、电磁加热单元及远红外加热单元。加热切换单元具有第一电连接通路和第二电连接通路,微处理器与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电磁加热单元通过第一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微处理器与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远红外加热单元通过第二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微处理器与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能实现电磁加热单元和红外加热单元的加热切换,能够满足在低功率加热状态和电磁加热状态的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比如电磁炉,通过调节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进而调节加热功率的大小。但在加热功率低于一定值(比如1000瓦)的情况下,脉冲信号会低于一定占空比,这使得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会出现严重的硬开现象,即在IGBT的栅极电压未达到开启电压时,由于源极和漏极的电压过大而导致电流能够流通源极和漏极。这种现象会对IGBT造成较大的损耗,大大缩短IGBT的使用寿命。一种解决方案是调功加热方式,即电磁炉以较高的功率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使得等效加热功率达到设置的低加热功率,但这种方式使锅具温度及锅里的食物变化很大,在一些煲汤及需要连续较低温度控制的场合无法使用或者使用效果较差。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电磁炉低功率加热情况下更换一种加热方式,比如红外加热,但如何实现两种加热方式的切换成为一个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及烹饪装置。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包括:
微处理器;
加热切换单元,具有第一电连接通路和第二电连接通路,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电磁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
远红外加热单元,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切换单元包括继电器和三极管;
所述继电器具有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感应线圈,所述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连通构成第一电连接通路,所述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连通构成第二电连接通路;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与参考电源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切换单元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处理器之间的分压电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切换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感应线圈并联的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参考电源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线圈、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第一IGBT,所述加热线圈和谐振电容并联,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谐振电容的其中一个公共连接端与谐振电感连接,所述谐振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谐振电容的另一个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IGBT的基极为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包括远红外加热膜和第二IGBT,所述远红外加热膜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远红外加热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IGBT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IGBT的基极为所述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包括远红外加热膜,所述远红外加热膜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远红外加热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IGBT的基极同时为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过零检测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在所述过零检测模块检测出过零信号时向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发出加热切换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向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发出加热切换信号之前,所述微处理器先向所述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或者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发出停止加热的信号。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设备,包括所述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
本技术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通过设置具有两个电连接通路的切换单元,使得电磁加热设备能够在电磁加热单元和远红外加热单元中切换,在低功率加热情况下切换成红外加热电压加热,以满足加热的连续性,在高功率情况下切换成电磁加热,以满足加热的效率要求。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100包括微处理器10、加热切换单元20、电磁加热单元30及远红外加热单元40。加热切换单元20具有第一电连接通路和第二电连接通路,另外,微处理器10与加热切换单元20的控制端连接。电磁加热单元30通过第一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另外,微处理器10与电磁加热单元30的功率调节端连接。远红外加热单元40通过第二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另外,微处理器10与远红外加热单元40的功率调节端连接。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100设置具有两个电连接通路的加热切换单元20,使得电磁加热单元30及远红外加热单元40轮流加热,在低功率加热情况下切换成红外加热电压加热,以满足加热的连续性,在高功率情况下切换成电磁加热,以满足加热的效率要求(电磁单元加热的加热效率高于红外加热单元的加热效率)。
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加热切换单元20包括继电器21和三极管22。具体地,继电器21具有动触点211、第一静触点212、第二静触点213和感应线圈214,动触点211和第一静触点212连通构成第一电连接通路,动触点211和第二静触点213连通构成第二电连接通路。三极管22的基极为加热切换单元20的控制端,三极管2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22的集电极通过感应线圈214与参考电源Vcc连接。
大多数情况下,电磁加热设备处于正常加热状态,即处于电磁加热状态,因此第一电连接通路一般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即动触点211和第一静触点212是一般情况下是闭合的。当需要切换成红外加热状态时,向切换单元20的控制端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比如高电平信号),感应线圈214通电,使得动触点211的衔铁断开与第一静触点212的连接,与第二静触点213闭合,使得第二电连接通路连通。当需要切换成电磁加热状态时,向切换单元20的控制端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比如低电平信号),感应线圈214断电,使得动触点211的衔铁断开与第二静触点212的连接,与第一静触点213闭合。
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加热切换单元20还包括连接在三极管22的基极与微处理器10之间的分压电阻23。
分压电阻23用于分压以使得继电器21及三极管22在正常的电压范围内工作,防止其因电压过大而造成损害,从而达到保护效果。
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加热切换单元20还包括与感应线圈214并联的二极管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加热切换单元,具有第一电连接通路和第二电连接通路,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电磁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远红外加热单元,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及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处理器;
加热切换单元,具有第一电连接通路和第二电连接通路,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加热
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电磁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
理器与电磁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
远红外加热单元,所述远红外加热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通路与电源连接,所述
微处理器与远红外加热单元的功率调节端连接;
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及所述远红外加热单
元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切换单元包括
继电器和三极管;
所述继电器具有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感应线圈,所述动触点和第一
静触点连通构成第一电连接通路,所述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连通构成第二电连接通路;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加热切换单元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
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与参考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切换单元还包
括连接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处理器之间的分压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切换单元还包
括与所述感应线圈并联的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
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参考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
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线圈、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第一IGBT,所述加热线圈和谐振电容并
联,所述加热线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宏建王志锋刘志才冯江平马志海区达理柳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