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流程设计方案,具体的说是一种3排3流路再循环蒸发器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处的状态为气液两相,被送入到了气液分离器内,根据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可知,供向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经过节流阀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一部分是在蒸发器回来的制冷剂,两部分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内混合共同完成气液分离的过程,其中气态制冷剂上升到压缩机回气管,进入压缩机吸气口,液态制冷剂则经过重力的作用沉降到气液分离器底部,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换热。进入蒸发器蒸发换热的制冷剂离开蒸发器的时候为气液两相的状态,从而形成对蒸发器的超倍供液,即再循环蒸发器。再循环蒸发器的超倍供液可以提高制冷剂在蒸发管内的流速,从而增加了制冷剂与蒸发管壁之间的“润湿度”,使制冷剂侧的换热系数增加,再循环蒸发器的传热系数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相比,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换热量和传热效率有很大幅度提高,但再循环蒸发器仍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余量,例如通过管路流程的优化降低蒸发器的流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是:再循环蒸发器内设置竖直方向设置三排管,每排六根管,上述管两端的管口分别设置于再循环蒸发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排列;再循环蒸发器左侧面,回汽管与三排管的第一行管口分别连接,三排管第六行的三条管口与供液管连接,第一排第二行管口与第二排第三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三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二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四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五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五行管口与第二排第四行管口连接,第二排第二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三行管口连接,第二排第五行管口与第三排第四行管口连接,所述再循环蒸发器的右侧面,第一排第一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二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二行管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是:再循环蒸发器内设置竖直方向设置三排管,每排六根管,上述管两端的管口分别设置于再循环蒸发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排列;再循环蒸发器左侧面,回汽管与三排管的第一行管口分别连接,三排管第六行的三条管口与供液管连接,第一排第二行管口与第二排第三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三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二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四行管口与第三排第五行管口连接,第一排第五行管口与第二排第四行管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润清,孙志利,刘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