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作钱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43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所述针筒内的推杆和一安装在所述推杆前端的胶塞,所述针筒的前端安装有一针座,针座包括锥座和支撑座;锥座外侧设立一上凸缘与针筒的前凸缘吻合,中凸缘与针筒内腔相配合,上凸缘与中凸缘之间设立一平台;锥座本体外圆和针筒之间安装多个“O”型胶圈;支撑座设立在锥座内腔里,其内孔前端设立一弹性撑爪;支撑座外侧下部设立多个弹性卡位块,在与卡位块相对应处的针筒上设有限位槽;推杆前端有一锥型突起,锥型突起的中部设立一拉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注射使用后针头内缩到针筒内、可互换各种标准注射针的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以下简称“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的实践证明,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皮下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垃圾处理。目前使用最多的一次性注射器是一由空腔针筒、针头以及配装在针筒内的定程活塞组成,这种注射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注射完毕之后,其针头仍滞留在外面,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工作人员的事情经常发生,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用于患有严重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患者使用的注射器,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医疗隐患。实践表明,不安全针具引起的针刺损伤明显多于其他意外造成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发现一次性注射器被无良之人回收反复使用后,于上个世纪末提出了自毁式注射器,自毁式注射器在其使用后会自行破坏或锁死而不可再用。但这些注射器都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针座和针筒的规格是一一对应的,不能通过替换针座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从而使得注射操作过程变复杂,给医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使用后针头内缩到针筒内、可互换各种标准注射针的自毁式安全注射器,该注射器的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所述针筒内的推杆和一安装在所述推杆前端的胶塞,所述针筒的前端安装有一针座,其特征在于针座包括锥座和支撑座;锥座外侧设立一上凸缘与针筒的前凸缘吻合,中凸缘与针筒内腔相配合,上凸缘与中凸缘之间设立一平台;锥座上部为一鲁尔圆锥,锥座本体外圆和针筒之间安装多个“O”型胶圈;锥座内侧壁下部设置一凸圈;支撑座设立在锥座内腔里,其内孔前端设立一弹性撑爪;支撑座外侧下部设立多个弹性卡位块,在与卡位块相对应处的针筒上设有限位槽,其大小和卡位块相配合;支撑座外部前端设置一前凸缘,其直径与锥座内孔相配合;支撑座下部设置一下凸缘,可与本体软带连接的弹性卡位块啮合;所述推杆前端有一锥型突起,锥型突起的中部设立一拉勾;推杆中部设有三个易拉断点。上述鲁尔圆锥的锥度是6∶100;上述支撑座弹性卡位块是可以张开和收缩的;张开时与针筒卡位槽啮合,将锥座牢固固定在针筒上,收缩时与针筒卡位槽脱离啮合,使锥座脱离针筒;上述空心针管凸缘是一个直角台阶,与锥座上凸缘啮合,与中凸缘叠合,啮合部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上述的支撑座弹性卡位块与卡位槽的啮合部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型和多边形;上述支撑座弹性卡位块两端外侧成多边形或圆形凸出;上述的锥座内壁上的凸圈,只能在支撑座的前凸缘和中凸缘之间移动,可与支撑座的前凸缘啮合;上述的推杆中部的三个易断点不在同一平面内; 上述推杆前端设有多个缺损部;上述推杆的后端设有安全挡片,安全挡片与所述针筒的后壁相接触,其与推杆的连接处设置多处易断点。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注射器与现有市场产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在支撑座上设立对称的弹性卡位块,在针筒的限位槽和支撑座的弹性活动卡位块的作用下保证锥座不会拉出和回缩,又加上在空心针筒内侧的挡台,当针座受到内压强时也不会出去,因锥座上部是多边形凸台与针筒吻合,所以左右也不会转动,锥座上的鲁尔锥头能与各种规格的标准注射针配合。在针筒和锥座之间设立一个O型密封胶圈,保证不会漏液,当注射完毕抽拔推杆时,锥座就轻松的拖到针筒内,无法再次使用,真正达到了安全自毁;其次,只需很小的力推杆前端突起就可以进入锥座的弹性撑爪内,减少了注射时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再次,推杆后端的安全挡片可以阻止注射器在未使用前和抽液时错误操作使注射器提前自毁。总之,本技术是一种注射使用后针头可内缩到针筒内、可互换各种标准注射针的自毁式安全注射器,该注射器的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啮合部放大图;图3、本技术的推杆易断点放大图;图4、本使用新型的安全挡片放大图;图5、本使用新型的锥座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支撑座示意图;图7、本技术抽液完毕示意图; 图8、本技术注射完毕示意图;图9、本技术针头内缩示意图;图10、本技术图9的局部放大图;图11、本技术推杆折断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包括针筒1、安装在针筒1内的活塞3、能够推动活塞3轴向运动的推杆2,所述针筒1的前端安装有一针座4。如图2、3、4和5所示,针座4包括锥座41和支撑座42。其中锥座41上设有一鲁尔圆锥411,其锥度为6∶100,能与各种规格的标准注射针配合。锥座41外测上凸缘412是多边形与空心针筒1头部内侧凸缘12啮合,啮合部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方形,使调换不同规格的注射针时锥座41不会旋转;锥座41外测中凸缘413与空心针筒1头部内侧配合;在锥座41两凸缘(即412、413)之间有一个直角平台4121与空心针筒1相叠合,用于保护锥座41受注射推压时不能出去。锥座41内侧壁下部设置一凸圈414;锥座41本体外圆和针筒1之间安装一个“O”型胶圈5。支撑座42设立在锥座41内腔里,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其内孔前端设立一弹性撑爪421,外部前端设置一环型前凸缘422,前凸缘422的原始直径与锥座41内孔相配合,且大于锥座41内侧壁下部设置的凸圈414直径。支撑座41外侧下部对称设立两个弹性卡位块423,在与卡位块423相对应处的针筒1上设有限位槽11;弹性卡位块423与卡位槽11的啮合部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型和多边形,本实施方式采用圆形,其与针筒1的限位槽11的圆形凹槽紧密相配合。支撑座弹性卡位块423是可以张开和收缩的;张开时与针筒1的卡位槽11啮合,将锥座41牢牢固定在针筒1上;收缩时与针筒卡位槽11脱离啮合,使锥座41脱离针筒。安装时,支撑座42向上推动,其外部的前凸缘422受到锥座内孔凸圈414的挤压而内缩变形,直到整个前凸缘422通过凸圈414才恢复原状。同时,在支撑座42向上推动的过程中,支撑座42的下凸缘424将本体外测的弹性卡位块423向外扩涨,将支撑座42卡在针筒1的限位槽11中,从而把锥座41卡在针筒1和支撑座42中间,使整个针座4在针筒上上下左右固定不移位。推杆2顶端有一锥型突起21,其中部设立一拉勾211,在注射完毕时,拉勾刚好位于支撑座42内孔前端的弹性撑爪421处。如图3所示推杆2的前段设有推杆前端设有多个缺损部和三个易断点A、B、C,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错位布置,既保持了推杆的刚性,又便于开模,轻松一拉就可断裂。如图4所示推杆2的尾端设置有安全挡片22,可以防止注射器在包装、运输和其它未使用状态下提前自毁,起保护作用。另外,在所述安全挡片22上设置E、F、G三点易断处,当护士使用时,轻轻一掰就分离了。如图5、6、7、8、9、10和11所示,抽液完毕,拆去安全挡片22。在注射过程中,当推杆2推过一定距离后,推杆2前端的锥型突起21挤开支撑座42的弹性撑爪421进入锥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所述针筒内的推杆和一安装在所述推杆前端的胶塞,所述针筒的前端安装有一针座,其特征在于:针座包括锥座和支撑座;锥座外侧设立一上凸缘与针筒的前凸缘吻合,中凸缘与针筒内腔相配合,上凸缘与中凸缘之间设立一平台;锥座上部为一鲁尔圆锥,锥座本体外圆和针筒之间安装多个“O”型胶圈;锥座内侧壁下部设置一凸圈;支撑座设立在锥座内腔里,其内孔前端设立一弹性撑爪;支撑座外侧下部设立多个弹性卡位块,在与卡位块相对应处的针筒上设有限位槽,其大小和卡位块相配合;支撑座外部前端设置一前凸缘,其直径与锥座内孔相配合;支撑座下部设置一下凸缘,可与本体软带连接的弹性卡位块啮合;所述推杆前端有一锥型突起,锥型突起的中部设立一拉勾;推杆中部设有三个易拉断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钱
申请(专利权)人:林作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