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制造显示优异的导电性、加工性、耐负载性及耐刮擦性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且储存稳定性优异的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含有:硅化合物分散体(W),其通过将胶体氧化硅(A)及有机烷氧基硅烷(B)混合而得,并含有由有机烷氧基硅烷(B)的水解生成的醇(C);树脂化合物(X);胶体氧化硅(Y);润滑剂(Z);和醇(C)。【专利说明】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特别涉及电气设备中所用的金属材料用的表 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为了对金属材料赋予各种性能而施加表面处理。例如,作为此性能,可举出抑制腐 蚀、或在涂装的情况下使其涂膜不剥离、或即使涂膜剥离也不自该部分起进行腐蚀的效果。 其中,多数情况下对电气设备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特别是铝板)要求导电性、加 工性、耐负载性、耐刮擦性等。多数情况下加工性、耐负载性及耐刮擦性这三个特性与导电 性存在折衷的关系。更具体地,多数情况下,若金属材料表面进行表面处理获得的皮膜的厚 度厚,则耐刮擦性优异,但导电特性差,若皮膜的厚度薄,则导电特性优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其含有:硅化合物分散体(W),其通过将胶体氧化硅(A)及有机烷氧基硅烷(B)混合而得,并含有由所述有机烷氧基硅烷(B)的水解生成的醇(C),选自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及环氧树脂的至少1种树脂化合物(X),胶体氧化硅(Y),和润滑剂(Z);且所述醇(C)的摩尔浓度(mol/L)(CA)与所述有机烷氧基硅烷(B)所含的全部烷氧基水解时生成的醇的摩尔浓度(mol/L)(CB)之比(CA/CB)在0.05~0.9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英宏,中村雄祐,滨村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