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87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18:15
一种光电复合缆,包括火线线缆(13)、地线线缆(11)、光缆(12)和内嵌模块(19),所述光缆(12)包括单芯紧套光纤(121)和包覆于所述单芯紧套光纤(121)上的单芯紧套光纤外皮(123),所述单芯紧套光纤(121)至少有一根为用于外接的外接光纤(110),所述外接光纤(110)在所述光电复合缆的任意位置被截断后形成前端尾纤和后端尾纤,所述前端尾纤用于形成与所述内嵌模块(19)连接的光纤接头;以及包覆于所述火线线缆(13)、地线线缆(11)和光缆(12)形成的线缆束和内嵌模块(19)上的至少两层封塑护套,所述内嵌模块(19)与所述火线线缆(13)和地线线缆(11)电连接。该光电复合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网络布线系统对施工现场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而且能够缩短整个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电复合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电复合缆是一种在光缆中增加绝缘导体以集光纤和输电线于一体的线缆。光电复合缆能够同时解决设备用电和设备信号传输问题,即保留光缆特性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电缆的相关要求。因此,光电复合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络布线系统中。目前,光电复合缆只是作为一种单一的传输连接器件使用,即用于传输光信号和电。上述光电复合缆的线缆终端需要增加发射设备、接收设备等外接设备以实现光信号或电的传输、交互等功能。通常,与光电复合缆连接的外接设备(例如发射设备、接收设备等)需要一定的布放空间。由于外接设备与光电复合缆的线缆终端连接,所以外接设备的布置位置会受线缆终端位置的限制。一旦外接设备布置好之后,对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就会不容易。特别是在室内空间局促的环境,对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更是不易。很显然,上述形式的网络布线系统缺乏足够的柔性(即对施工现场的适应性较差),无法应对预先设计的布线方案与施工现场有出入的情况。而且,光电复合缆与外接设备现场连接时需要调试,这导致网络布线系统的调试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网络布线系统对施工现场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而且还解决网络布线系统现场调试时间较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电复合缆,包括:火线线缆、地线线缆、光缆和内嵌模块,所述光缆包括单芯紧套光纤和包覆于所述单芯紧套上的单芯紧套光纤外皮,所述单芯紧套光纤至少有一根为用于外接的外接光纤,所述外接光纤在所述光电复合缆的任意位置被截断后形成前端尾纤和后端尾纤,所述前端尾纤用于形成与所述内嵌模块连接的光纤接头;以及包覆于所述火线线缆、地线线缆和光缆形成的线缆束和内嵌模块上的至少两层封塑护套,所述内嵌模块与所述火线线缆和地线线缆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前端尾纤作为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内嵌模块相连,形成光通路。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与所述前端尾纤相连,且将所述前端尾纤分为主路光纤和支路光纤的光分路器,所述支路光纤作为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内嵌模块相连,所述主路光纤与所述后端尾纤相连,形成光通路。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内嵌模块内具有光分路器,所述后端尾纤与所述内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前端尾纤通过所述光分路器分成与所述内嵌模块内除所述光分路器之外其它模块相连的光纤接头。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内嵌模块具有与所述火线线缆对接的火线对接电线和与所述地线线缆对接的地线对接电线,所述火线线缆与所述火线对接电线,和,所述地线线缆与所述地线对接电线均通过对接装置相连。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所述封塑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设置在最内层封塑护套中心的加强筋,所述火线线缆、地线线缆和光缆层绞或均匀分布于所述加强筋的周边,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内芯和包覆于所述加强内芯外的绝缘护套。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多条加强绳,多条所述加强绳离散分布于所述线缆束的空隙处。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光电复合缆的剥离端面为阶梯面。优选的,上述光电复合缆中,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线缆束上的绕包带及填充在所述绕包带与所述线缆束之间的缆膏填充物;或者,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线缆束上的阻水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具有内嵌模块,内嵌模块分别与火线线缆和地线线缆连接形成电通路,同时内嵌模块与外接光纤相连形成光通路以实现内嵌模块的正常工作。这种外接设备内嵌的方式无需考虑外接设备的布置位置和空间,如需调整,可以直接通过调整光电复合缆的走向、长度、布局等方式实现,调整灵活,而且调整较容易。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能够使得网络布线系统对施工现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而且,内嵌模块在嵌入光电复合缆之前已经做好调试,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还能够缩短网络布线系统现场安装调试的时间。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单芯紧套光纤,操作人员较容易对此种类型的光纤进行截断、对接、分路等操作,而且操作时不受其它临近光纤或电线的影响,也不会对其它光纤的传输造成影响,进而能够方便对单根光纤进行处理。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光电复合缆采用至少两层封塑护套对线缆束和内嵌模块进行防护,首先多层封塑护套的防护性能更好;其次多层封塑护套使得在光电复合缆的生产或两段光电复合缆连接时能够剥离成阶梯面,然后再进行封塑处理,阶梯面能够提高接续封塑的结合面积,进而提高结合的稳定性,最终避免目前通常使用跳线盒连接线缆带来的体积较大问题,能进一步方便布线。而且多层封塑护套能够使得光电复合缆较好地保持线缆形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中由于预先将内嵌模块设置在光电复合缆内部,采用这种线缆可以简化现场工作,使得现场的施工简单。内嵌模块为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现场所需提前预设或选择,例如可以为集传输、广播、感应、采集、处理等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模块。这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成为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智能线缆,解决了目前的光电复合缆仅作为一种单一传输连接器件造成的功能性不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使得线缆与内嵌模块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方便设备管理,同时降低外接存在的损坏风险,能够提高网络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该种集成结构使得线缆与设备模块的连接更加紧凑,能够减少连接用线和现场连接操作,进而降低目前外接方式存在的材料成本较高和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第二层封塑护套的外表面上具有特定的纹理结构,能够实现可靠接续。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增加了阻水部,使得光电复合缆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增加了加强筋或加强绳,能够提高整个光电复合缆的抗拉性能,并且加强绳也能够填充由于光缆数量较少而形成于光电复合缆内部的空隙,最终提高光电复合缆的力学性能,避免应力集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集束直通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分布分路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分路模块级联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电通路接续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集束直通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分布分路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采用分路模块级联应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电通路接续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电复合缆

【技术保护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线缆、地线线缆、光缆和内嵌模块,当所述光缆为多根时,每根所述光缆上均设置有防止错接的光缆识别标识;所述光缆包括单芯紧套光纤和包覆于所述单芯紧套光纤上的单芯紧套光纤外皮,所述单芯紧套光纤至少有一根为用于外接的外接光纤,所述外接光纤在所述光电复合缆的任意位置被截断后形成前端尾纤和后端尾纤,所述前端尾纤用于形成与所述内嵌模块连接的光纤接头;以及包覆于所述火线线缆、地线线缆和光缆形成的线缆束和内嵌模块上的至少两层封塑护套,所述内嵌模块与所述火线线缆和地线线缆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尾纤作为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内嵌模块相连,形成光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缆还包括与所述前端尾纤相连,且将所述前端尾纤分为主路光纤和支路光纤的光分路器,所述支路光纤作为所述光纤接头与所述内嵌模块相连,所述主路光纤与所述后端尾纤相连,形成光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模块内具有光分路器,所述后端尾纤与所述内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前端尾纤通过所述光分路器分成与所述内嵌模块内除所述光分路器之外其它模块相连的多路光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