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世震专利>正文

多功能无菌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71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无菌注射器,主要解决原注射器功能单一、不便制备血清血浆样品及易受污染等弊端。针柄上端与针筒交接面及斜面由橡皮包被,针柄上端与其橡皮间由螺纹连接。针筒由两部分构成,其间由螺纹连接。针柄的下端为一血清管,二者之间由螺纹连接。针头上套置有针头套。它是一种集注射器、试管、血清管、滴管、微量移液头于一体的新产品。(*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无菌注射器。目前,对于人体或动物的血样品采集均使用普通注射器。因此,在检测血清或血浆某种成分的含量或功能时,血样品必须转移到试管经处理后才能获取血清或血浆。如果在现场采样,又需将血清或血浆转移到血清管才能便于携带,这既增加了操作步骤,使样品受污染的机会增多,又必须配备相应的配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用于注射、又能用于血清及血浆样品的制备的多功能无菌注射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针筒、针柄、针头。针柄7的上端与针筒3交接面及斜面由橡皮包被,针柄上端与其橡皮间由螺纹6连接。针筒3由两部份构成,其间由螺纹4连接。针柄7的下端为一血清管9,二者之间由螺纹8连接。针头2上套置有针头套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在不改变原有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原材料及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注射器上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成为血浆或血清制备时所需的各种配件,且能与现有的一般规格仪器配套使用,例如试管与普通离心机配套使用,血清管与高速离心机配套使用,微量移液管与可调或定量移液器配套使用。因此,可以减少以往采集血清或血浆时所需的辅助配件及一些操作步骤,可减少样品受污染的机会,同时,也不需要增加特殊的其它仪器。它是一种集注射器、试管、血清管、滴管、微量移液头于一体的新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针柄7与针筒3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图1中针柄7与其下端的血清管9的分离示意图。图4是图1中针筒3的两组成部分的分离示意图。各附图所示的结构即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中,1为针头套。2为针头。3为针筒。4为针筒两组成部分的连接螺纹。5为针柄上端的橡皮。6为针柄上端与橡皮连接的螺纹。7为针柄。8为针柄下端与血清管9的连接螺纹。9为血清管(即Eppendorf管)。各部件大都采用塑料制作。本技术去掉针头套1后即可采血,完毕后继续拉动针柄7使其上端斜面与针筒口下端面平行,旋开针柄7与针柄上端橡皮间的螺纹,使针筒3及上端的橡皮构成一个试管(见图2上部),与离心机配套使用,分离血清或血浆。旋开针柄7与其下端部分,可变为滴管及血清管(见图3)待用。旋开针筒3的两组成部份。用橡皮头套上针柄取血清及血浆或微量移液器配微量移液管取血清或血浆进行分析,如需远距离携带血清血浆,或血清血浆需高速离心处理,则可将血清血浆移至无菌的血清管9中。针头套1可用作微量移液头(Tip管)。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无菌注射器,包括有针筒、针柄、针头,其特征在于针柄(7)的上端与针筒(3)交接面及斜面由橡皮包被,针柄上端与其橡皮间由螺纹(6)连接;针筒(3)由两部份构成,其间由螺纹(4)连接;针柄(7)的下端为一血清管(9),二者之间由螺纹(8)连接;针头(2)上套置有针头套(1)。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无菌注射器,主要解决原注射器功能单一、不便制备血清血浆样品及易受污染等弊端。针柄上端与针筒交接面及斜面由橡皮包被,针柄上端与其橡皮间由螺纹连接。针筒由两部分构成,其间由螺纹连接。针柄的下端为一血清管,二者之间由螺纹连接。针头上套置有针头套。它是一种集注射器、试管、血清管、滴管、微量移液头于一体的新产品。文档编号A61M5/178GK2235785SQ9523655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宋世震, 陈荣安 申请人:宋世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无菌注射器,包括有针筒、针柄、针头,其特征在于:针柄(7)的上端与针筒(3)交接面及斜面由橡皮包被,针柄上端与其橡皮间由螺纹(6)连接;针筒(3)由两部份构成,其间由螺纹(4)连接;针柄(7)的下端为一血清管(9),二者之间由螺纹(8)连接;针头(2)上套置有针头套(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震陈荣安
申请(专利权)人:宋世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