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854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上下运动通过两个伺服电机交互控制,使测量装置的三个凸轮与待测板材接触,通过角度编码器测量待测板材两边的测量点相对此板材中间点的角度,其中两边测量点与中间点的距离为定值,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即得到板材成型的曲率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其它板材曲率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可实现板材加工自动化,且不受板材表面条件和加工环境的影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点接触式的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所属板材弯曲加工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板材滚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板材成形加工方式,被普遍应用于如航空、船舶制造、锅炉、化工等各种行业。但由于辊弯机自动化控制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辊弯机的操作仍限制在人工指导加工,未能形成自动控制的加工模式。相对于己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的其他加工方式,手工对样不仅效率低、精度差,且样板的制作还耗费了大量的材料和工时,同时手工检测的方式也制约了板材滚弯加工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在大力提倡绿色制造、精度制造的大背景下,对板材曲率实现自动检测的要求更是迫在眉睫。目前,人们开始对板材曲率数字化测量展开研究,并采用多种检测理论设计了多种检测装置,其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测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非接触式测量装置。非接触测量法通常是利用光、声波等进行测量的,但它对待测物体的表面的光学特性有一点要求,如不全黑、不反光、表面不能太粗糙等特性,同时对加工环境有一定的需求,不能在光照太强的地方进行加工。因此这些数字测量装置并不能被广泛的应用到板材加工去。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是该测量装置的上下运动通过两个伺服电机交互控制,使测量装置的三个凸轮与待测板材接触,通过角度编码器测量待测板材两边的测量点相对此板材中间点的角度,其中两边测量点与中间点的距离为定值,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即得到板材成型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是该测量装置的上下运动通过两个伺服电机交互控制,使测量装置的三个凸轮与待测板材接触,通过角度编码器测量待测板材两边的测量点相对此板材中间点的角度,其中两边测量点与中间点的距离为定值,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即得到板材成型的曲率半径;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转动架(3)、齿条(4)、两台伺服电机和两根连杆;所述两台伺服电机的机轴通过转动架(3)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装有与齿条(4)相啮合连接的齿轮,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直接与转动架(3)相连;两根连杆长度相同,其一端分别与凸轮(6)、接触式压力传感器(5)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角度编码器(7)的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相连;该转动架由一块方钢,中间开一宽度稍大于齿轮、齿条的宽度的凹槽组成;该转动架在靠近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开一孔,以保证该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此孔去连接位于所述凹槽内部的齿轮,该齿轮与齿条(4)相互啮合来带动齿条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板材曲率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4),装在转动架(3)凹槽内部的齿轮与凹槽底部之间,其正面与齿轮啮合,其背面贴靠转动架(3)凹槽的底部,通过润滑油润滑发生滑动;其上端与齿轮啮合,带动整个测量装置上下运动,通过齿条的带动,测量装置与待测板材接触,同时角度编码器(7)将所测量的角度传输给上位机,由上位机计算出曲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杜洪文刘彬彭敏胡炳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