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4727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 68~88份、含氟丙烯酸酯35~40份、防海虫剂5~10份、纳米蒙脱土20~30份、混合纤维25~35份、抗氧剂1~5份、壬基苯氧基乙酸3~6份、杜仲胶5~8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和合理的制备工艺,使内护套料兼具高强防水、防疲劳和高强度等多种防护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种防护层替代多层防护层的目的,并且无毒环保,缩小了海底电缆的径向尺寸,并降低成本,从而为海底电缆的生产、使用及检修带来诸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电缆护套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国内海底电缆防水性能,采用铅做护套,铅是重金属,对环境,水、土产生严重的污染,铅是一种多亲和性毒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在临床水平已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变化,最主要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生长发育。铅中毒被视为当今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本专利技术采用高防水型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取代铅套作为分相护层,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环保性能。另外,现有海底电缆在制备过程中,不仅需要准备多种材料,而且还需要层层包覆以实现防水、防虫、防腐蚀等性能,不仅增加了成本和工艺难度,而且制备出的海底电缆因护套层较多,其直径往往较大,不利于安装和托运,给生产者及使用者均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一步到位解决现有海底电缆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68~88份、含氟丙烯酸酯35~40份、防海虫剂5~10份、纳米蒙脱土20~30份、混合纤维25~35份、抗氧剂1~5份、壬基苯氧基乙酸3~6份、杜仲胶5~8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0~15份。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海虫剂为飞机草及辣椒碱以1:2~3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尼龙纤维以质量比2~3:1:3~5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64和丙酸异辛醇酯以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腐蚀剂为壬基苯氧基乙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剂和含氟丙烯酸酯加入密炼机内,以一定转速搅拌3~5min后,加入纳米蒙脱土和混合纤维,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
(2)向步骤(1)中搅拌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壬基苯氧基乙酸、杜仲胶和三山嵛酸甘油酯,搅拌混合20~30min;
(3)开启冷却水,调节密炼机至一定温度后,再加入防海虫剂,搅拌混合20~40min至均匀;
(4)将步骤(3)中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粒料经干燥、筛选、包装后,得到所述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搅拌速率为50~150r/min。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温度为75~90℃。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温度设定为:一区温度120~135℃、二区温度130~145℃、三区温度135~150℃、四区温度130~145℃、口模温度120~135℃。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和合理的制备工艺,使内护套料兼具高强防水、防疲劳和高强度等多种防护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种防护层替代多层防护层的目的,并且无毒环保,缩小了海底电缆的径向尺寸,并降低成本,从而为海底电缆的生产、使用及检修带来诸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低密度聚乙烯68份、含氟丙烯酸酯35份、防海虫剂5份、纳米蒙脱土20份、混合纤维25份、抗氧剂1份、壬基苯氧基乙酸3份、杜仲胶5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0份;其中,所述防海虫剂为飞机草及辣椒碱以1:2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以防治海虫的侵害;所述混合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尼龙纤维以质量比2:1:3的混合物,其中,尼龙纤维的高比例混合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疲劳性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64和丙酸异辛醇酯以质量比2:1的混合物;所述防腐蚀剂为壬基苯氧基乙酸。
上述具有多效防护功能的海底电缆内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制备防海虫剂:称取配方量的飞机草在110℃的水中提取30min,得到清夜后加入配方量的辣椒碱充分溶解,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即为防海虫剂;
将低密度聚乙烯、抗氧剂和含氟丙烯酸酯加入密炼机内,以5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后,加入纳米蒙脱土和混合纤维,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
向上述搅拌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壬基苯氧基乙酸、杜仲胶和三山嵛酸甘油酯,以8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20~30min;
开启冷却水,调节密炼机至75℃后,再加入制备的防海虫剂,以1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20~40min至均匀;最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粒料经干燥、筛选、包装后,得到所述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所述双螺杆挤出温度设定为:一区温度120~135℃、二区温度130~145℃、三区温度135~150℃、四区温度130~145℃、口模温度120~135℃。
实施例2
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低密度聚乙烯88份、含氟丙烯酸酯40份、防海虫剂10份、纳米蒙脱土30份、混合纤维35份、抗氧剂5份、壬基苯氧基乙酸6份、杜仲胶8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5份;其中,所述防海虫剂为飞机草及辣椒碱以1:3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尼龙纤维以质量比3:1:5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64和丙酸异辛醇酯以质量比2:1的混合物;所述防腐蚀剂为壬基苯氧基乙酸。
上述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制备防海虫剂:称取配方量的飞机草在110℃的水中提取30min,得到清夜后加入配方量的辣椒碱充分溶解,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即为防海虫剂;
将低密度聚乙烯、抗氧剂和含氟丙烯酸酯加入密炼机内,以8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后,加入纳米蒙脱土和混合纤维,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
向上述搅拌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壬基苯氧基乙酸、杜仲胶和三山嵛酸甘油酯,以1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20~30min;
开启冷却水,调节密炼机至75~90℃后,再加入制备的防海虫剂,以15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20~40min至均匀;最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粒料经干燥、筛选、包装后,得到所述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所述双螺杆挤出温度设定为:一区温度120~135℃、二区温度130~145℃、三区温度135~150℃、四区温度130~145℃、口模温度120~135℃。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 68~88份、含氟丙烯酸酯35~40份、防海虫剂5~10份、纳米蒙脱土20~30份、混合纤维25~35份、抗氧剂1~5份、壬基苯氧基乙酸3~6份、杜仲胶5~8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68~88份、含氟丙烯酸酯35~40份、防海虫剂5~10份、纳米蒙脱土20~30份、混合纤维25~35份、抗氧剂1~5份、壬基苯氧基乙酸3~6份、杜仲胶5~8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海虫剂为飞机草及辣椒碱以1:2~3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尼龙纤维以质量比2~3:1:3~5混合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64和丙酸异辛醇酯以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剂为壬基苯氧基乙酸。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环保型多效防护海底电缆内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剂和含氟丙烯酸酯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洁李自为钱志康潘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