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455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涉及压路机技术领域。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振动轮,所述振动轮内包括其中心轴上固定的至少一个振动轴承和至少一个激振器,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包括振动轮外部的油管段、振动轮内部的主油道以及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振动轴承内圈连通的支油道,所述油管段一端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所述油管段上设置有吸油泵和控制阀,所述主油道和所述油管段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能够改善油液的润滑环境,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延长油液的使用时间,润滑效果好,降低对轴承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路机
,尤其涉及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圆振动压路机是目前高等级公路施工路基压实的关键设备,工作原理为左右两个偏心块随着振动马达转动而转动,由偏心块的偏心力构成激振力,偏心块焊接于振动轴上,由四个振动轴承支撑,在振动作业中,振动轴承承受着巨大的脉冲载荷,在使用过程中振动轴承必须保证充分的润滑才能确保整机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润滑形式主要是:在振动轮行走过程中,采用油盒将油液带到振动轮内侧幅板上,进行壁流式润滑。这种润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油盒焊接于振动轮内侧,焊接后清理焊渣非常困难,因此造成油液的清洁度无法保证,油液的使用时间短,必须经常更换,同时造成轴承易于磨损;壁流式润滑不充分,产生的热量大,容易造成振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能够改善油液的润滑环境,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延长油液的使用时间,润滑效果好,降低对轴承造成的损坏。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振动轮,所述振动轮内包括其中心轴上固定的至少一个振动轴承和至少一个激振器,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包括振动轮外部的油管段、振动轮内部的主油道以及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振动轴承内圈连通的支油道,所述油管段一端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所述油管段上设置有吸油泵和控制阀,所述主油道和所述油管段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位于所述振动轮的侧板的外壁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孔,该孔连通所述振动轮内部和所述油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管段包括循环油管,所述循环油管包括设在吸油泵两端的吸油端油管和出油端油管,所述吸油端油管与油箱连通,所述吸油端油管包括由油箱伸出的第一吸油管、90°弯头、直接头和第二吸油管;所述出油端油管包括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之间设有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油管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管段还包括放油管,连接在所述控制阀的一个出口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油道包括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的连接管,以及所述振动轮的中心轴上开设的轴向中心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上开设有连接所述中心孔和所述振动轴承内圈的支油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包括第一振动轴和第二振动轴,以及连接二者的花键轴,所述第一振动轴上固定有第一激振器,第二振动轴上固定有第二激振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振动轴和第二振动轴的两端均分别套设有一个振动轴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为两位两通换向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油泵上设置有滤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出的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位于振动轮外部的油管段以及振动轮内部的主油道和支油道,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壁流式润滑方式,改善了油液的润滑环境,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延长油液的使用时间,润滑效果好,降低对轴承造成的损坏;主油道和油管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能够使得振动轮内部的主油道和支油道在转动时,保证油管段静止,不会随着振动轮振动,防止吸油泵和控制阀的振动,保证进行正常的润滑作业,防止油管段由于振动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振动轮;2、油管段;3、中心轴;4、主油道;5、支油道;6、油箱;7、旋转接头;
11、侧板;12、孔;
21、吸油泵;22、两位两通换向阀;23、循环油管;24、放油管;31、第一振动轴;
32、第二振动轴;33、花键轴;34、第一激振器;35、第二激振器;36、振动轴承;
41、连接管;42、中心孔;
61、放油口;
211、滤芯;
231、第一吸油管;232、90°弯头;233、直接头;234、第二吸油管;235、第一出油管;236、第二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振动轮1,振动轮1内包括其中心轴3上固定的至少一个振动轴承36和至少一个激振器,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润滑油道包括振动轮1外部的油管段2、振动轮1内部的主油道4以及主油道4与振动轴承36内圈连通的支油道5,油管段2一端与主油道4连通,另一端与油箱6连通,油管段2上设置有吸油泵21和控制阀,改善了油液的润滑环境,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延长油液的使用时间,润滑效果好,降低对轴承造成的损坏,另外,主油道4和油管段2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7,旋转接头7是一种360°旋转输送介质的密闭旋转连接器,由于振动轮1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行360°转动,通过旋转接头7连接后,振动轮1外部的油管段2无需随着振动轮1的转动而转动,而可以保持静止状态,防止外部油管段2上的吸油泵21和控制阀等结构的振动,防止由于振动受损。
本实施例中,油箱6位于振动轮1的侧板11的外壁上,侧板11上开设有孔12,该孔12连通振动轮1内部和油箱6。润滑振动轴承36后的油液可以通过该孔12回流到油箱6内,实现油液的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油管段2具体包括循环油管23,循环油管23包括设在吸油泵21两端的吸油端油管和出油端油管,吸油端油管与油箱6连通,包括由油箱6伸出的第一吸油管231、90°弯头232、直接头233和第二吸油管234,通过不同接头的连接使得不同吸油管之间牢固连接,并使得吸油端油管能够适应现场的空间结构,便于安装,90°弯头232和直接头233可选择焊接在相应的吸油管上,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相应的吸油管适应,吸油泵21内设置滤芯211,可随时对油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油液的清洁,能够延长油液的使用寿命;出油端油管包括第一出油管235和第二出油管236,第一出油管235和第二出油管236之间设有控制阀,第二出油管236与旋转接头7连接。通过控制阀控制油管段2中的油液流通与否,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阀为两位两通换向阀22,该两位两通换向阀22的一个出口上连接有放油管24,通过控制两位两通换向阀22,实现对油箱6中的油液进行放油更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油箱6底部开设有放油口61,能够彻底将需要更换的油液排放干净。
本实施例中,主油道4包括与旋转接头7连接的连接管41和振动轮1中心轴3上开设的轴向中心孔42。具体的,中心轴3上开设有连接中心孔42和振动轴承36内圈的支油道5。
中心轴3包括第一振动轴31和第二振动轴32,以及连接二者的花键轴33,第一振动轴31上固定有第一激振器34,第二振动轴32上固定有第二激振器35,第一振动轴31和第二振动轴32的两端均分别套设有一个振动轴承36。具体的中心轴3的结构和激振器的个数以及振动轴承36的个数,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其他选择。
具体的,支油道5与中心孔42相互垂直,即支油道5是沿中心轴3的径向开设,使得支油道5的长度尽量短,加工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润滑系统对振动轴承36进行润滑时,通过两位两通换向阀22控制放油管24闭合,循环油管23打开,吸油泵21工作,第一吸油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振动轮(1),所述振动轮(1)内包括其中心轴(3)上固定的至少一个振动轴承(36)和至少一个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包括振动轮(1)外部的油管段(2)、振动轮(1)内部的主油道(4)以及所述主油道(4)与所述振动轴承(36)内圈连通的支油道(5),所述油管段(2)一端与所述主油道(4)连通,另一端与油箱(6)连通,所述油管段(2)上设置有吸油泵(21)和控制阀,所述主油道(4)和所述油管段(2)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包括振动轮(1),所述振动轮(1)内包括其中心轴(3)上固定的至少一个振动轴承(36)和至少一个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包括振动轮(1)外部的油管段(2)、振动轮(1)内部的主油道(4)以及所述主油道(4)与所述振动轴承(36)内圈连通的支油道(5),所述油管段(2)一端与所述主油道(4)连通,另一端与油箱(6)连通,所述油管段(2)上设置有吸油泵(21)和控制阀,所述主油道(4)和所述油管段(2)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6)位于所述振动轮(1)的侧板(11)的外壁上,所述侧板(11)上开设有孔(12),该孔(12)连通所述振动轮(1)内部和所述油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段(2)包括循环油管(23),所述循环油管(23)包括设在吸油泵(21)两端的吸油端油管和出油端油管,所述吸油端油管与油箱(6)连通,所述吸油端油管包括由油箱(6)伸出的第一吸油管(231)、90°弯头(232)、直接头(233)和第二吸油管(234);所述出油端油管包括第一出油管(235)和第二出油管(236),所述第一出油管(235)和第二出油管(236)之间设有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油管(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伟宾陈园园赵震张磊邱元辉张茂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