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140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1 15:44
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第一透明容器和第二透明容器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形壳体,第一透明容器的中部一侧安装出水管,出水管的一侧与第二透明容器配合,水槽的上部安装水泵,水泵上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上安装分水管和伸缩管,分水管位于第一透明容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透明容器的内部设置电极,电极与出水管的竖直高度相同,当水面到达出水管的位置时,电极感应到水面,并且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控制水泵停止送水,从而可以使密度实验课桌可以精确地控制水面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课桌,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

技术介绍

课桌为学生所用课桌,从最早的学堂里的八方桌开始,用于学校,学堂学习的桌子应该统一为课桌。大部分学校都是使用这种传统由实木加工成的单人课桌,双人课桌。这种课桌加工方便,材料为杂木,浪费大量木材,而且不耐用,目前仍为很多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采用。因课桌凳高度固定,逐渐被钢塑结构的可调试课桌取代。实验桌,常用于做实验。提供试验中的台面。现有的实验课桌只能当做试验台使用,不能很好地方便学生学习和写字。现有的密度实验课桌不能很好地实时测量排出水的质量。现有的密度实验课桌不能精确地控制水面的高度,导致密度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包括课桌本体,课桌本体的上部安装实验台板和两个固定架,固定架呈L形,实验台板与固定架配合,课桌本体的侧部安装笔筒升降装置,实验台板上部安装水槽、第一透明容器、电子称和控制装置,电子称的上部安装第二透明容器,第一透明容器和第二透明容器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形壳体,第一透明容器的中部一侧安装出水管,出水管的一侧与第二透明容器配合,水槽的上部安装水泵,水泵上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上安装分水管和伸缩管,分水管位于第一透明容器的上方,分水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伸缩管位于第二透明容器上方,伸缩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一透明容器的侧部设置第一刻度区,第二透明容器的侧部设置第二刻度区,第一透明容器的内部安装电极,电极与连接管的竖直高度相同,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磁阀、电子称、电子称、电极和水泵。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笔筒升降装置包括导轨、笔筒、滑动座、固定夹、螺母、丝杆和步进电机,导轨和步进电机均安装在课桌本体的一侧,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丝杆,丝杆上安装螺母,螺母的一侧安装笔筒,笔筒的一侧安装滑动座,滑动座与导轨配合。所述笔筒的侧部安装固定夹。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第一透明容器的内部设置电极,电极与出水管的竖直高度相同,当水面到达出水管的位置时,电极感应到水面,并且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控制水泵停止送水,从而可以使密度实验课桌可以精确地控制水面的高度。本技术的伸缩管可以伸缩,当需要将第二透明容器内的水清除干净时只需拉长伸缩管就可以将伸缩管的下端伸到第二透明容器的底部进行吸水;当进行实验过程中伸缩管可以收起,避免伸缩管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本技术的第一刻度区和第二刻度区可以方便学生对第一透明容器和第二透明容器的水面高度进行实时读数。本技术通过固定架将实验台板固定在课桌本体上,当不需要做实验时只需将实验台板撤下就可以方便学生写字和学习,同时更换不同类型的实验台板可以方便学生做不同的实验。本技术的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在学生做实验时将笔筒收起,防止笔筒被碰落,当学生需要用笔时,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将笔筒升起,方便学生使用。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实验台板2固定架3课桌本体4导轨5笔筒6滑动座7固定夹8螺母9丝杆10步进电机11水槽12水泵13连接管14第一透明容器15电极16第一电磁阀17分水管18第一刻度区19出水管20第二电磁阀21伸缩管22第二刻度区23第二透明容器24电子称25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如图1所示,包括课桌本体3,课桌本体3的上部安装实验台板1和两个固定架2,固定架2呈L形,实验台板1与固定架2配合,课桌本体3的侧部安装笔筒升降装置,实验台板1上部安装水槽11、第一透明容器14、电子称24和控制装置25,电子称24的上部安装第二透明容器23,第一透明容器14和第二透明容器23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形壳体,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中部一侧安装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与第二透明容器23配合,水槽11的上部安装水泵12,水泵12上安装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安装分水管17和伸缩管21,分水管17位于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上方,分水管17上安装第一电磁阀16,伸缩管21位于第二透明容器23上方,伸缩管21上安装第二电磁阀20,第一透明容器14的侧部设置第一刻度区18,第二透明容器23的侧部设置第二刻度区22,第一透明容器14的内部安装电极15,电极15与连接管13的竖直高度相同,控制装置25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磁阀16、电子称24、电子称24、电极15和水泵12。
本技术在第一透明容器14的内部设置电极15,电极15与出水管19的竖直高度相同,当水面到达出水管19的位置时,电极15感应到水面,并且向控制装置25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25控制水泵12停止送水,从而可以使密度实验课桌可以精确地控制水面的高度。本技术的伸缩管21可以伸缩,当需要将第二透明容器23内的水清除干净时只需拉长伸缩管21就可以将伸缩管21的下端伸到第二透明容器23的底部进行吸水;当进行实验过程中伸缩管21可以收起,避免伸缩管21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本技术的第一刻度区18和第二刻度区22可以方便学生对第一透明容器14和第二透明容器23的水面高度进行实时读数。本技术通过固定架2将实验台板1固定在课桌本体3上,当不需要做实验时只需将实验台板1撤下就可以方便学生写字和学习,同时更换不同类型的实验台板1可以方便学生做不同的实验。本技术的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在学生做实验时将笔筒收起,防止笔筒被碰落,当学生需要用笔时,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将笔筒升起,方便学生使用。
所述笔筒升降装置包括导轨4、笔筒5、滑动座6、固定夹7、螺母8、丝杆9和步进电机10,导轨4和步进电机10均安装在课桌本体3的一侧,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安装丝杆9,丝杆9上安装螺母8,螺母8的一侧安装笔筒5,笔筒5的一侧安装滑动座6,滑动座6与导轨4配合。本技术的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在学生做实验时将笔筒5收起,防止笔筒5被碰落,当学生需要用笔时,笔筒升降装置可以将笔筒5升起,方便学生使用。本技术的步进电机10可以通过螺母8和丝杆9带动笔筒5升降。本技术的滑动座6与导轨4配合可以防止笔筒5跟随丝杆9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笔筒5的侧部安装固定夹7。本技术的固定夹7可以方便夹住本子,方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记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课桌本体(3),课桌本体(3)的上部安装实验台板(1)和两个固定架(2),固定架(2)呈L形,实验台板(1)与固定架(2)配合,课桌本体(3)的侧部安装笔筒升降装置,实验台板(1)上部安装水槽(11)、第一透明容器(14)、电子称(24)和控制装置(25),电子称(24)的上部安装第二透明容器(23),第一透明容器(14)和第二透明容器(23)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形壳体,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中部一侧安装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与第二透明容器(23)配合,水槽(11)的上部安装水泵(12),水泵(12)上安装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安装分水管(17)和伸缩管(21),分水管(17)位于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上方,分水管(17)上安装第一电磁阀(16),伸缩管(21)位于第二透明容器(23)上方,伸缩管(21)上安装第二电磁阀(20),第一透明容器(14)的侧部设置第一刻度区(18),第二透明容器(23)的侧部设置第二刻度区(22),第一透明容器(14)的内部安装电极(15),电极(15)与连接管(13)的竖直高度相同,控制装置(25)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磁阀(16)、电子称(24)、电子称(24)、电极(15)和水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学生用自动控制密度实验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课桌本体(3),课桌本体(3)的上部安装实验台板(1)和两个固定架(2),固定架(2)呈L形,实验台板(1)与固定架(2)配合,课桌本体(3)的侧部安装笔筒升降装置,实验台板(1)上部安装水槽(11)、第一透明容器(14)、电子称(24)和控制装置(25),电子称(24)的上部安装第二透明容器(23),第一透明容器(14)和第二透明容器(23)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形壳体,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中部一侧安装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与第二透明容器(23)配合,水槽(11)的上部安装水泵(12),水泵(12)上安装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安装分水管(17)和伸缩管(21),分水管(17)位于第一透明容器(14)的上方,分水管(17)上安装第一电磁阀(16),伸缩管(21)位于第二透明容器(23)上方,伸缩管(21)上安装第二电磁阀(20),第一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和国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宝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