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包括饱和蒸汽发生室、超声波液位计、电子蒸汽压力表、补水管出口、补水预热室、第二导热油出口、补水预热盘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补水管进口、补水电机、第一导热油出口、导热油换热盘管、导热油进口、发生器支架、第二交流加热器、温度液位控制器、第一交流加热器、冷凝水出口、饱和蒸汽出口、汽水分离器、干蒸汽出口、压力控制阀、干燥室、折流板、单向阀、蒸发室以及连接管道组成。本发生器将导热油产蒸汽系统与电力加热温控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高效、节能的油电互补型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主要采用高温导热油作为热源,并使用两个交流加热器作为辅助热源,利用导热油余热和冷凝水余热进行补水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自动调控蒸汽温度和产量,这些措施在保证稳定生产蒸汽的基础上,可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能源,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多采用燃煤锅炉或者电加热循环导热油的方式产生饱和蒸汽,前者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和当前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绿色用能政策相悖,后者需要使用较大的电力才能产生一定量的饱和蒸汽,不利于节约电力资源。因此,可以使用油电互补型的蒸汽发生器替代传统的蒸汽发生器,该互补型蒸汽发生器所需主要热源来自循环高温导热油,而高温导热油可使用槽式集热器、CPC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等太阳能型集热器获得,辅助热源来自交流加热器,并使用温控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动态调整主要热源和辅助热源的供应状态,以实现蒸汽发生器热量利用率最大化和蒸汽产量稳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弥补现有蒸汽发生器中热源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该发生器将导热油产蒸汽系统与电力加热温控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清洁、绿色的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之二是:克服现有蒸汽发生器中热利用效率低的缺点,采用导热油余热和冷凝水余热二次加热的方法进行补水预热。
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导热油加热系统、电辅助加热系统、补水预热系统、汽水分离系统,所述高温导热油加热系统由饱和蒸汽发生室、第一导热油出口、导热油换热盘管、导热油进口、发生器支架、冷凝水出口、饱和蒸汽出口、汽水分离器组成,所述电辅助加热系统由电子蒸汽压力表、第二交流加热器、温度液位控制器、第一交流加热器组成,所述补水预热系统由超声波液位计、补水管出口、补水预热室、第二导热油出口、补水预热盘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补水管进口、补水电机组成,所述汽水分离系统由冷凝水出口、干蒸汽出口、压力控制阀、干燥室、折流板、第三单向阀、蒸发室组成。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高温导热油作为蒸汽发生器的主要热源,而高温导热油可使用太阳能型集热器轻松获得,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2)使用交流较热器作为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热源,在主要热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才使用辅助热源,可稳定获得较高蒸汽产量。
(3)增加补水预热室,采用导热油余热和冷凝水余热二次加热的方法进行补水预热,提高热量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汽水分离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饱和蒸汽发生室、2超声波液位计、3电子蒸汽压力表、4补水管出口、5补水预热室、6第二导热油出口、7补水预热盘管、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补水管进口、11补水电机、12第一导热油出口、13导热油换热盘管、14导热油进口、15发生器支架、16第二交流加热器、17温度液位控制器、18第一交流加热器、19冷凝水出口、20饱和蒸汽出口、21汽水分离器、22干蒸汽出口、23压力控制阀、24干燥室、25折流板、26第三单向阀、27蒸发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高温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饱和蒸汽发生室(1)、第一导热油出口(12)、导热油换热盘管(13)、导热油进口(14)、发生器支架(15)、饱和蒸汽出口(20)、汽水分离器(21),所述饱和蒸汽发生室(1)为产生饱和蒸汽的主要单元,通过发生器支架(15)置于地面,且里面注入高液位的水;高温导热油由导热油进口(14)流入,经过导热油换热盘管(13)后由第一导热油出口(12)流出;高温导热油在经过导热油换热盘管(13)时发生热量传递反应,大量热量被饱和蒸汽发生室(1)内的水吸收,从而使水剧烈沸腾并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通过饱和蒸汽出口(20)进入汽水分离器。电辅助加热系统包括电子蒸汽压力表(3)、第二交流加热器(16)、温度液位控制器(17)、第一交流加热器(18)组成,所述电子蒸汽压力表(3)、第二交流加热器(16)、第一交流加热器(18)通过电线与温度液位控制器(17)相连接,当电子蒸汽压力表(3)检测到饱和蒸汽发生室(1)内部蒸汽压力低于0.1MPa时,温度液位控制器(17)启动第一交流加热器(18)开始工作,当电子蒸汽压力表(3)检测到饱和蒸汽发生室(1)内部蒸汽压力低于0.2MPa时,温度液位控制器(17)启动第一交流加热器(18)和第二交流较热器(16)开始工作。补水预热系统由超声波液位计(2)、补水管出口(4)、补水预热室(5)、第二导热油出口(6)、补水预热盘管(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补水管进口(10)、补水电机(11)组成,补水管出口(4)、补水预热盘管(7)、第二单向阀(9)、补水电机(11)、补水管进口(10)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补水通过补水管进口(10)流入然后通过补水管出口(4)的喷头以喷洒的方式洒入饱和蒸汽发生器(1)内,汽水分离器(21)流出的高温冷凝水经过冷凝水出口(19)、第一单向阀(8)后流入补水管道,此外,高温导热油从第一导热油出口(12)流入补水预热室(5)再从第二导热油出口(6)流出过程中又把一部分热量传递给补水预热盘管(7)内部的补水,超声波液位计(2)、补水电机(11)通过电线与温度液位控制器(17)连接,当检测到饱和蒸汽发生器(1)内水液位低时,温度液位控制器(17)启动补水电机(11)进行补水工作。
如图2所示,汽水分离系统包括冷凝水出口(19)、干蒸汽出口(22)、压力控制阀(23)、干燥室(24)、折流板(25)、第三单向阀(26)、蒸发室(27)组成,饱和蒸汽经过饱和蒸汽出口(20)进入汽水分离器(21)的蒸发室(27)内,经过蒸发室(27)内部折流板(25)的折流作用,饱和蒸汽中的水会以冷凝水的形式通过第三单向阀(26)、冷凝水出口(19)流出,失去了大量水分的饱和蒸汽经过干燥室(24)后变为干蒸汽并向上从干蒸汽出口(20)流出,位于干蒸汽流出管道上的压力控制阀(23)可调节蒸发室(27)内的蒸汽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导热油蒸汽发生系统、电辅助加热系统、补水预热系统,所述高温导热油蒸汽发生系统由蒸汽发生室、第一导热油出口、导热油换热盘管、导热油进口、发生器支架、冷凝水出口、饱和蒸汽出口、汽水分离器、干蒸汽出口、压力控制阀、干燥室、折流板、单向阀、蒸发室组成;所述电辅助加热系统由电子蒸汽压力表、第二交流加热器、温度液位控制器、第一交流加热器组成;所述补水预热系统由超声波液位计、补水管出口、补水预热室、第二导热油出口、补水预热盘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补水管进口、补水电机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电互补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导热油蒸汽发生系统、电辅助加热系统、补水预热系统,所述高温导热油蒸汽发生系统由蒸汽发生室、第一导热油出口、导热油换热盘管、导热油进口、发生器支架、冷凝水出口、饱和蒸汽出口、汽水分离器、干蒸汽出口、压力控制阀、干燥室、折流板、单向阀、蒸发室组成;所述电辅助加热系统由电子蒸汽压力表、第二交流加热器、温度液位控制器、第一交流加热器组成;所述补水预热系统由超声波液位计、补水管出口、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冀孟恩,王伟,邱羽,王芳美,杨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