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293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小负载的负极接有用于在所述第一自动开关从分断到闭合或者从闭合到分断时阻断所述大负载电流回流至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的阻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多级保护并联使用时带来的负极串电风险,可以避免双极开关意外断开,提高了电路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Multi stage parallel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stage parallel power supply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small load in the first for the automatic switch from breaking into the closed or blocked to break from the closed blocking device of the large load current can flow back to the DC power supply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battery when using parallel multistage protection on risk, to avoid accidental disconnection of bipolar switching,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implement,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装备中,为使用特定功能需求,不可避免的出现保护开关多级并联交叉控制共有负载的情况。当保护开关容量不一致时,大负载开关的动作极有可能对小负载开关的动作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该电路的直流电源DC正极与第一自动开关F01的正触头、第二自动开关F02的正触头连接;第一自动开关F01的正触头与第一限流二极管D1、大负载连接;限流二极管D1与小负载连接;第二自动开关F02的正触头通过第二限流二极管D2接入第一限流二极管D1与小负载之间;大负载的负极、小负载的负极均与第一自动开关F01的负触头一端、第二自动开关F02的负触头一端连接;第一自动开关F01的负触头另一端、第二自动开关F02的负触头另一端接入直流电源负极。
假设保护用自动开关F01控制供电给小负载和大负载,自动开关F02用以保护分断小负载(F01保护分断电流大于F02)。F02保持闭合状态时,当F01从分断到闭合转换,负触点短时滞后于正触点(因自动开关自身原因,正、负触头存在微秒级,甚至毫秒级不同步),大/小负载总电流将通过F02负触点回流至电源负极。然而,由于F02保护分断电流较低,将“非正常保护”跳开,给电路使用造成影响。
反之,在F02闭合的前提下,F01从闭合位转换至断开位,当正触头滞后于负触头断开,也存在上述风险。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与第一限流二极管、大负载连接;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连接;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通过第二限流二极管接入第一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之间;大负载的负极、小负载的负极均与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第二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另一端、第二自动开关的负触头另一端接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小负载的负极接有用于在所述第一自动开关从分断到闭合或者从闭合到分断时阻断所述大负载电流回流至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的阻断装置。
本技术的阻断装置为单向导通二极管;所述小负载负极与所述单向导通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单向导通二极管阴极与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连接。使用单向导通二极管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解决多级保护并联使用时带来的负极串电风险,可以避免双极开关意外断开,提高了电路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2为现有的多级并联供电电路F02闭合,F01从闭合位转换至断开位时的电流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技术F02闭合,F01从闭合位转换至断开位的电流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小负载的负极串接单向导通二极管D3,改接负线电路,防止串电情况发生。
当F02保持闭合状态,F01从分断到闭合时,当F01负触点短时滞后于正触点(微秒级,甚至毫秒级),只有小负载电流将通过F02负触点回流至电源负极,而大负载由于单向导通二二极管阻断,大电流无法通过F02回流至电源负极。此时,由于F02不会由于小负载电流的流过而“异常分断”,进而避免了给电路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反之,在F02闭合的前提下,F01从闭合位转换至断开位,当正触头滞后于负触头断开情况造成的风险,也被避免(见图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与第一限流二极管、大负载连接;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连接;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通过第二限流二极管接入第一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之间;大负载的负极、小负载的负极均与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第二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另一端、第二自动开关的负触头另一端接入直流电源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负载的负极接有用于在所述第一自动开关从分断到闭合或者从闭合到分断时阻断所述大负载电流回流至所述直流电源负极的阻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正触头与第一限流二极管、大负载连接;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连接;第二自动开关的正触头通过第二限流二极管接入第一限流二极管与小负载之间;大负载的负极、小负载的负极均与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第二自动开关的负触头一端连接;第一自动开关的负触头另一端、第二自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平李辉李顺魏伟龙黄小丽孙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