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311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选种皮无破损、无病斑、无虫蚀的大豆种子;配制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S3307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将大豆种子与处理液经充分混合拌种包衣工序处理后晾干,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连作条件下大豆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干物质重及根瘤干重增加,总叶绿素含量及抗性生理指标获得改善。这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改善生理代谢,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固氮能力及抗逆性,降低苗期病虫害,进而全面提升大豆的耐连作能力及环境友好方面具有优势。

Seed treatment method capable of improving soybean continuous cropping abi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resistance ability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ybean seeds processing method,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selection of seed coat without damage, no spots, no insect pest of soybean seed; preparing treatment solution, the treatment fluid including S33070 ~ 0.004%, 0.005 ~ 0.04%, Brassinolides fosthiazate 0 ~ 8%; trace 1 elements were 2.5%; 3 AIDS 6%, the rest of water; the soybean seeds and processing liquid by seed coat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after mixing dry standby.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stem diameter, leaf area, root volume, dry matter weight and dry weight of root nodule of Soybean Seedlings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he resistance physiological index.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improving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increase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ability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resistance, reduce seedl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us enhance the resistance of soybean has the advantage of ability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作为一种粮油饲兼用型农产品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一直是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作物之一,所以做好大豆农业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集约化原因,在当前的大豆生产中,连作种植现已成为制约大豆产量提高及品质改善的重要瓶颈,即关键性难题。尤其东北与内蒙古地区是我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大豆产地,国家现已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这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种植积极性,因此大豆连作障碍问题将会更为突出。大豆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也会造成生长发育状况差、病虫害发生频繁、产量降低及品质变劣的现象,即所谓的连作障碍。前人研究显示,大豆因连作引起的减产幅度可高达11%~35%。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不断探索,现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结论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物障碍、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土壤理化性状的劣变与营养失衡等。因此大豆连作障碍实际上是由多年连续种植大豆的土壤系统形成的“综合逆境”所引起。针对上述“综合逆境”,农业生产中通常采用耐性品种和常规种衣剂包衣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耐性品种资源少且产量偏低,而常规种衣剂通常含有高毒高残留农药呋喃丹,且对提升大豆的耐连作及调控大豆幼苗生长效果不明显,在国家绿色防控政策的引导下,这些药剂的使用将会逐步受到限制,所以生产上急需新的技术或方法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调控大豆生长,改善生理代谢,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固氮能力及抗逆性,降低苗期病虫害,进而全面提升大豆的耐连作能力。同时该处理方法与技术低毒高效,残留期短,并具有环境友好型的优势。其机理在于本方法将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兼有杀菌)与芸苔素内酯进行合理应用,同时以高效低毒的噻唑膦代替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呋喃丹,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所偏好的微量元素组分。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挑选种皮无破损、无病斑、无虫蚀的大豆种子;步骤2:配制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S3307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步骤3:将大豆种子与处理液经充分混合拌种工序处理后晾干,备用。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微量元素组分为ZnSO4·7H2O、MgSO4·7H2O、H3BO3、MnCl2·4H2O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助剂为聚乙烯醇、平平加O-25、1601、OP-10、吐温-80、二甲基甲酰胺、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步骤3具体为:将精选大豆种子与2%种子量的处理液充分接触混合包衣,放于通风处,室温晾干,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大豆种子后,可使连作条件下大豆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干物质重及根瘤干重增加,总叶绿素含量及抗性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获得改善。这样本专利技术在改善生理代谢,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固氮能力及抗逆性,降低苗期病虫害,进而全面提升大豆的耐连作能力及环境友好方面(低毒高效,残留期短)具有优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挑选种皮无破损、无病斑、无虫蚀的大豆种子;步骤2:配制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S3307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步骤3:将大豆种子与处理液经充分混合拌种工序处理后晾干,备用。步骤2中所述微量元素组分为ZnSO4·7H2O、MgSO4·7H2O、H3BO3、MnCl2·4H2O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2中所述助剂为聚乙烯醇、平平加O-25、1601、OP-10、吐温-80、二甲基甲酰胺、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3具体为:将精选大豆种子与2%种子量的处理液充分接触混合包衣,放于通风处,室温晾干,备用。用相当于种子量2%的处理液,处理液包括S3307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与经过精选的合丰55大豆种子充分混合,使其均匀包裹附着在大豆种子上,然后置于通风处,室温自然晾干。接着将包有药剂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装有连作土壤的塑料盆中,每盆5粒,共计20盆,于温室内进行培养。同时该试验以未进行包衣处理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装有连作土壤的塑料盆中作对照组,其余情况同处理组。于播种6天后开始观察记录出苗情况,并计算出苗率;于播种60天后,开始取样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每个指标均测定12株)及生理生化指标,其中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CCM-200叶绿素测定仪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法,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则采用水合茚三酮法。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挑选种皮无破损、无病斑、无虫蚀的大豆种子;步骤2:配制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S3307 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步骤3:将大豆种子与处理液经充分混合拌种工序处理后晾干,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挑选种皮无破损、无病斑、无虫蚀的大豆种子;
步骤2:配制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包括S33070~0.004%、芸苔素内酯0.005~0.04%、
噻唑膦0~8%;微量元素组分1-2.5%;助剂3-6%,其余为水;
步骤3:将大豆种子与处理液经充分混合拌种工序处理后晾干,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豆耐连作能力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所述微量元素组分为ZnS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喜龙方淑梅江培顺韩文革郑殿峰张玉先杜吉到梁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