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262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与胰岛素泵配合使用给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输注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包括胰岛素泵、注射器、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快速分离器、针座和输注针,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胰岛素泵泵体连接,另一端与快速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快速分离器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进入人体的针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分离器包括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和连接两分离部件的接口部件,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分别与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并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患者能够真正按胰岛素泵设定的剂量进行有效治疗,既安装方便,又安全不漏液。(*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胰岛素泵配合使用的给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输注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属医疗领域产品,属于在医疗器械胰岛素泵上使用的一次性耗材。
技术介绍
胰岛素泵和一次性使用的胰岛素泵注射组件,是目前在医疗界较新颖的医疗器械。这是治疗糖尿病的新手段,是医学界的新突破。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为设定的胰岛素输注量,每隔一小段时间微量向患者体内输注胰岛素。医生可用此装置,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来达到很好控制患者血糖。以减轻患者高血糖痛苦和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现有进口与国产胰岛素泵一般由泵体,一次性使用输导管,储药器,推进机构及一系列的附件组成使用系统,由于现有产品其输注针(导管部分)安装复杂,容易造成漏液等质量问提。给患者带来安全的隐患。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使患者能够真正按胰岛素泵设定的剂量进行有效治疗,既安装方便,又安全不漏液。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胰岛素泵、注射器、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快速分离器、针座和输注针,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胰岛素泵泵体连接,另一端与快速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快速分离器另一端相连,输液管另一端与进入人体的输注针针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分离器包括第一、第二分离部件,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分别与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一分离部件中心设有针管,针管一端插入第一输液管的软管中,针管的另一端带有针尖;所述第二分离部件设有内凹槽,凹槽内垫有硅胶片和与该凹槽配合的带有凸边的筒状帽;第一分离部件套接于第二分离部件外壁,其套接部位为一圆管体,管体上设有多个轴向导槽,管体外设置带有与轴向导槽相匹配的带凸点的圆环,圆环上的凸点可在轴向导槽内滑动,第一分离部件的底端设有限位小凸环;管体内壁设有环状凸起,该凸起与第二分离部件的凹环相配合。所述第一输液管与胰岛素泵体相连的连接件设有板状两翼,连接件的内孔一端与第一输液管相连接,另一端内孔与注射器口的锥度一致。所述第二分离部件与输液软管相连部分设有便于快速连接和分开的板状两翼。所述进入人体的输注针的一端与针座平面垂直,另一端与输液软管连接。所述第一输液软管与连接件可整体成型;第二输液软管与针座可整体成型。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输液管道与泵体相连的注塑件,其上设有两翼,使其在旋转过程中十分顺手、方便,其翼为平板状,强度高。2、第一输液管的分离部件其圆筒内壁有环状凸起,其与第二输液管上的分离部件的凹环配合,被环状接口部件扣紧时十分稳固,不易脱落,接口部件外表面有四个凸条,能增大摩擦,使其在分离器的固定槽中手动推动十分方便。3、第二输液管上的分离部件上设有两翼状的叶片,手感十分良好,推拉方便,其中的硅胶片起单向阀的作用,硅胶与人体相容性十分良好,不会与药物起反应,其柔软,回弹性十分良好,被第一输管上的分离部部件尖针刺穿时,使整个管路畅通,分离部件分开时,其起单向阀的作用,药液不致回流。4、针座形状很合适将输注针刺入人体,与人体贴合十分良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附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附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第一分离部件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第二分离部件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注射器结构示意图;1泵体接口、2胰岛素泵体、3注射器、4连接件、5连接件内孔、6第一输液管、7第一分离部件、8圆环、9第二分离部件、10第二输液管、11针座、12连接件翼、13第二分离部件翼、14输注针、15针管、16带凸起的帽、17硅胶片、18凹槽、19凹环、20轴向导槽、21凸点、22限位小凸环、23环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胰岛素泵体2、注射器3、第一输液管6、第二输液管10、快速分离器(7,8,9)、针座11和输注针14,第一输液管6的一端与胰岛素泵体2连接,另一端与快速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10的一端与快速分离器另一端相连,输液管另一端与进入人体的输注针针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部件7、第二分离部件9和连接两分离部件的接口部件8,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分别与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并相通。如图4、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分离部件7中心设有针管15,针管15一端插入第一输液管6的软管中,针管15的另一端带有针尖;所述第二分离部件9设有内凹槽18,凹槽18内垫有硅胶片17和与该凹槽配合的带有凸边的筒状帽16;第一分离部件7套接于第二分离部件9外壁,套接部位为一圆管体,管体上设有多个轴向导槽20,管体外设置带有与轴向导槽相匹配的带凸点21的圆环8,圆环上的凸点21可在轴向导槽20内滑动,第一分离部件7的底端设有限位小凸环22,使圆环8只能在限定的轴向导槽20中滑动。管体内壁设有环状凸起3,该凸起23与第二分离部件的凹环19相配合。第一输液管6内针管针尖的作用是刺破第二输液管10上第二分离部件9中的硅胶片17,使快速分离器连接好后第一输液管6与第二输液管10成一畅通管路。当快速分离器分开时,硅胶片17回弹其起单向阀的作用,防止药液回流。如图3、图8所示,所述第一输液管7与胰岛素泵体2相连的连接件4设有板状两翼12,使其与泵体2的连接、旋转十分方便,机体是平板状,强度高。连接件内孔5一端与第一输液管相连接,内孔5另一端与注射器4口的锥度一致,连接件4外表面有螺纹与泵体2连接头的内螺纹为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分离部件9与第二输液软管10相连部分设有便于快速连接和分开的第二分离部件两翼13(如图4)。所述进入人体的输注针14的一端与针座11平面垂直,另一端与第二输液管10连接并相通,针座形状很合适将输注针14刺入人体,与人体贴合十分良好(如图5)。所述第一输液软管6与连接件5可整体成型;第二输液软管10与针座11可整体成型。本技术为一种可分离的输注装置,其作用是当患者在进行胰岛素输注的过程中,患者要进行如沐浴,游泳等时,可以暂停胰岛素输注。此时可拉动第一分离部件7外壁的圆环8,将第一输液管上的第一分离部件7与第二输液管上的第二分离部件9分离,从而使第一输液管6与第二输液管10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分离部件7塞上硅胶塞,将第二分离部件9盖上塑料护帽以防污染,这将可以使胰岛素泵2避免水浸,也增大了活动的自由度。当需要继续输注时,只须将硅胶塞拔出和移去塑料护帽,重新连接两个分离部件7和9,便可继续输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与胰岛素泵配合使用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包括胰岛素泵、注射器、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快速分离器、针座和输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胰岛素泵泵体连接,另一端与快速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快速分离器另一端相连,输液管另一端与进入人体的输注针针座连接;所述快速分离器包括第一、第二分离部件,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分别与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并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部件中心设有针管,针管一端插入第一输液管的软管中,针管的另一端带有针尖;所述第二分离部件设有内凹槽,凹槽内垫有硅胶片和与该凹槽配合的带有凸边的筒状帽;第一分离部件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胰岛素泵配合使用的胰岛素泵输注装置,包括胰岛素泵、注射器、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快速分离器、针座和输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胰岛素泵泵体连接,另一端与快速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快速分离器另一端相连,输液管另一端与进入人体的输注针针座连接;所述快速分离器包括第一、第二分离部件,第一、第二分离部件分别与第一、第二输液管连接并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