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隧道开挖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2508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9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开挖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包括步骤:进行初喷支护;将钢片固定在拱顶位置处,在钢片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放置千斤顶;钢片固定好之后,在钢片预留孔洞处施工锚杆,锚杆与钢片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在钢片两端处通过螺栓与钢拱架进行连接;在钢片四周及钢拱架位置处喷射混凝土,使钢片四周密封良好,通过注浆设备与注浆管相连并进行注浆充填,使钢片与围岩之间充分接触密实;进行锚杆轴力、钢片和钢拱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围岩收敛和沉降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钢拱架与钢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确保隧道围岩体不发生大的垮塌,确保隧道围岩体的稳定性,最终保护人物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开挖过程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隧道建设中,塌方是最常见的地质危害之一。一旦塌方发生,不仅造成工期延误、大幅度地提高工程费用,而且也会危及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给维修养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甚至使隧道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对隧道塌方防治的研究已成为隧道界长期关注的焦点。目前,隧道工程塌方治理主要有插板法、管棚法、冻结法、锚杆法、明挖法、注浆管棚法、注浆法等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且对于塌方治理的研究仅限于具体的工程实录和经验总结,主要是凭经验估计各种治理手段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亟需一种全新合理的隧道塌方治理方法,及时有效地治理拱顶围岩塌方,降低施工风险和施工费用,且避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二次塌方,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传统隧道塌方治理技术与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在隧道施工中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从而丰富隧道塌方治理技术,降低塌方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开挖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隧道上台阶开挖后,进行初喷支护;步骤B,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片用千斤顶和柱子固定在隧道的拱顶位置处,在钢片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放置千斤顶,以确保钢片的稳定;步骤C,钢片固定好之后,在钢片预留的孔洞处施工锚杆,锚杆与钢片连接;步骤D,钢片两端与钢拱架进行连接;步骤E,在钢片四周及钢拱架位置处喷射混凝土,使钢片四周密封良好,通过注浆设备与注浆管相连并进行注浆充填,使钢片与围岩之间充分接触密实;步骤F,进行锚杆轴力、钢片和钢拱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围岩收敛和沉降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开挖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A,隧道上台阶开挖后,进行初喷支护;
步骤B,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片用千斤顶和柱子固定在隧道的拱顶位置处,在钢片两端和
中间位置分别放置千斤顶,以确保钢片的稳定;
步骤C,钢片固定好之后,在钢片预留的孔洞处施工锚杆,锚杆与钢片连接;
步骤D,钢片两端与钢拱架进行连接;
步骤E,在钢片四周及钢拱架位置处喷射混凝土,使钢片四周密封良好,通过注浆设备
与注浆管相连并进行注浆充填,使钢片与围岩之间充分接触密实;
步骤F,进行锚杆轴力、钢片和钢拱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围岩收敛和沉降监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片,呈90°圆弧状,钢片厚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术才吴静许振浩黄鑫周轮林鹏屠文峰何树江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