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39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医疗的闭式吸痰器,它包括有四通(4)、联动阀(1)及套有塑料囊(3)的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四接口联动阀(1)的一个联动密封塞(5)位于四通(4)与联动阀(1)通气口相通处,另一联动密封塞(8)位于联动阀1痰液进口(20)与接负压吸引器口相通处,联动阀的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5)与前阀杆(9)间隙联接,前阀杆(9)一端与后阀杆(15)间隙联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6)、压簧(7)、联动密封塞(8),并伸出阀外,联动阀的痰液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相接,吸痰管另一端插入四通内并与气管插管相接。在四通进口(19)的变径接头(12)内装有密封圈(17)。本吸痰器的吸痰管不与外界环境接触,有效的预防了交叉感染,而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治疗用的医疗器,特别是一种能防止交叉感染的闭式吸痰器。医院内交叉感染一直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也是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据卫生部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国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就达一亿多人,再加上艾滋病发病率的急剧增高和其它传染病等,使得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控制医源性感染成为当务之急,在手术和危重病人当中,呼吸道感染是增加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气管内吸痰操作是引起呼吸道交叉感染和经呼吸道感染的潜在因素,在吸痰操作过程中吸痰管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使得环境中的病原体极易污染其外壁而将其带入病人呼吸道引起感染。同时在有呼吸道感染和其他传染病的病人,粘附于管壁的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极易污染环境,使医护人员和病人暴露于高感染机率的环境中,因此,当前的吸痰装置急待改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闭式吸痰器,使其吸痰器在操作时吸痰管始终密闭在套囊内,不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由此可见,上述吸痰装置存在有一些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闭式吸痰器,它包括四通4、联动阀1及套有塑料囊3的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四接口联动阀1的一个联动密封塞5位于四通4与联动阀1通气口相通处,另一联动密封塞8位于联动阀1痰液进口与接负压吸引器口相通处,联动阀1的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5与前阀杆9间隙联接,前阀杆9一端与后阀杆15间隙联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6、压簧7、联动密封塞8,并伸出阀外,联动阀1的痰液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相接,吸痰管2另一端插入四通内并与气管插管相接。前所述的在四通进口19的变径接头12内装有密封圈17。前所述的联动阀1的痰液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间以变径接头连接,塑料套囊3套在变径接头11上,用盖帽18压紧。前所述的四通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间以变径接头连接,塑料套囊3套在盖帽18上,再通过盖帽下端头与变径接头12压紧。前所述的变径接头与吸痰管间留有环隙及进水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具有如后的优点吸痰器操作时吸痰管始终密闭在套囊内,隔绝了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达到了预防经呼吸道感染的目的,采用联动阀,在吸痰操作时,不需要与呼吸机脱离,不会产生由于吸引过大而导致肺不张,而且吸痰操作简便,只要按动阀杆即可吸痰,操作完毕后,放开阀杆,依靠压簧弹力自行关闭联动阀的密封塞,本吸痰器设有注水口,在操作时即可起到稀释痰液又可起到冲洗吸痰管的作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痰液进口与吸痰管的连接视图。图3为本技术四通进口与吸痰管的连接A向视图。1、联动阀 2、吸痰管 3、塑料套囊 4、四通 5、联动密封塞 6、密封圈 7、压簧 8、联动密封塞 9、阀杆 11、变径接头 12、变径接头 14、注水口 15、阀杆 16、压簧 17、密封圈 18、盖帽 19、四通进口 20、痰液进口请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四通4,它的一接口接呼吸机,对应的另一接口接联动阀1通气口,通气口处设有联动密封塞5,后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与前阀杆9间隙联接,前阀杆9穿过联动阀的密封圈6、压簧7、另一联动密封塞8,并伸出阀外,上述密封圈6将联动阀分为左、右两室,与联动密封塞5同室的一侧开一出口,并与大气相通,由联动密封塞8控制的二个接口,其中一接口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另一接口接吸痰管2,吸痰管外套有塑料套囊3,吸痰管另一端插入四通4的四通进口19内,并与气管插管相接。吸痰管2与变径接头11连接,塑料套囊3套在变径接头外,用盖帽18压紧,变径接头与痰液进口20相接。吸痰管2插入变径接头12,变径接头与四通进口19连接,变径接头上端装有一密封圈17,变径接头外套有一盖帽18,塑料套囊3套在盖帽上,再经盖帽底端向里与变径接头接触,用盖帽压紧。在变径接头一侧有一注水口14,水从变径接头与塑料套囊间的环隙中流入肺内,以稀释痰液,并可冲洗吸痰管。图2、图3仅为一种连接方式,它还可以采用常用的卡套式、扩口式连接,视需要而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常闭状态呼吸机经吸痰器四通接头与气管插管相接,呼吸机正常工作,吸痰器联动阀处于全闭状态,此时负压吸引管处于关闭状态;(2)工作状态吸痰管经气管插管进入患者肺部,操作人员操纵联动阀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负压吸引器接通,实现吸痰功能,同时呼吸机与大气相通(即断开)。功能特点由于上述结构特点,使此闭式吸痰器有以下功能(1)采用的联动开关使其在操作时不需与呼吸机脱落,不会产生由于吸引过大而导致肺不张,减少了术中患者及危重病人因缺氧而造成的危险性,简化了操作步骤。(2)在操作时吸痰管始终密闭在塑料套囊内,隔绝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即达到了预防经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又可连续使用24小时。(3)注水口在操作时即可起到稀释痰液又可起到冲洗吸痰管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与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闭式吸痰器,它包括四通(4)、联动阀(1)及套有塑料囊(3)的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四接口联动阀(1)的一个联动密封塞(5)位于四通(4)与联动阀(1)通气口相通处,另一联动密封塞(8)位于联动阀1痰液进口(20)与接负压吸引器口相通处,联动阀的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5)与前阀杆(9)间隙联接,前阀杆(9)一端与后阀杆(15)间隙联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6)、压簧(7)、联动密封塞(8),并伸出阀外,联动阀的痰液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相接,吸痰管另一端插入四通内并与气管插管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四通进口(19)的变径接头(12)内装有密封圈(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式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阀(1)的痰液进口(20)与密闭在塑料套囊(3)中的吸痰管(2)间以变径接头连接,塑料套囊(3)套在变径接头(11)上,用盖帽(18)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式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进口(19)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间以变径接头连接,塑料套囊(3)套在盖帽(18)上,再通过盖帽下端头与变径接头(12)压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式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径接头与吸痰管间留有环隙及进水口。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医疗的闭式吸痰器,它包括有四通(4)、联动阀(1)及套有塑料囊(3)的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四接口联动阀(1)的一个联动密封塞(5)位于四通(4)与联动阀(1)通气口相通处,另一联动密封塞(8)位于联动阀1痰液进口(20)与接负压吸引器口相通处,联动阀的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式吸痰器,它包括四通(4)、联动阀(1)及套有塑料囊(3)的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四接口联动阀(1)的一个联动密封塞(5)位于四通(4)与联动阀(1)通气口相通处,另一联动密封塞(8)位于联动阀1痰液进口(20)与接负压吸引器口相通处,联动阀的阀杆(15)一端穿过压簧(16),另一端穿过联动密封塞(5)与前阀杆(9)间隙联接,前阀杆(9)一端与后阀杆(15)间隙联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6)、压簧(7)、联动密封塞(8),并伸出阀外,联动阀的痰液进口与密闭在套囊(3)中的吸痰管(2)相接,吸痰管另一端插入四通内并与气管插管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程卫平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金帆医疗器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