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889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包括小腿支具、受力支架和着地跟;所述小腿支具形状与人体小腿、踝足部位形状相匹配,其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固定带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容置并能够完全贴合小腿及踝足部位;所述受力支架连接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受力支架、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的足跟部与所述着地跟之间留有空隙,使脚踝悬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可以使得病人在借助可行走小腿护具下地活动,而踝、足部的骨折部位悬空,让其完全不受力,从而保证病人在康复期间的自由活动,且不会影响骨折部位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于胫腓骨下端踝部骨折、足部包括跟骨骨折、舟状骨、骰骨、楔骨、跖骨等骨折的治疗常采用小腿石膏、带足踝的小腿护具等进行固定治疗。在骨折愈合(6周)前小腿足部完全不能下地负重。病人通常必须借助拐杖才能下地行走活动,骨折康复期间的生活极不方便。目前临床上(市面上)缺乏一种既能得到良好的固定,又能下地行走的兼有治疗与康复的小腿护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旨在提供一种可供足部骨折病人的固定治疗并能自由行走,且骨折部位完全不受力的小腿护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包括小腿支具、受力支架和着地跟;所述小腿支具形状与人体小腿、踝足部位形状相匹配,其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固定带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容置并能够完全贴合小腿及踝足部位;所述受力支架连接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受力支架、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的足跟部与所述着地跟之间留有空隙,使脚踝悬空。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至少包括两根,两根所述受力支架一端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的两侧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着地跟。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为三根,每根所述受力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至少包括一根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的两侧固定,所述U型支架的底边与所述着地跟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包括一根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小腿支具的后侧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U型支架的底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与所述小腿支具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受力支架与所述小腿支具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内侧设置与所述受力支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受力支架通过插入所述滑槽与所述小腿支具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受力支架和着地跟之间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内壁设有软垫,所述软垫能够完全贴合小腿部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可以使得病人在借助可行走护具下地活动时,使足部的骨折部位悬空,让其完全不受力,从而保证病人在康复期间的自由活动,且不会影响骨折部位的康复。解决了在达到足踝骨折部位确实固定的基础上,又能使患足下地自由行走,避免扶拐、生活不便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的小腿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的受力支架和着地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小腿支具;2-着地跟;3-受力支架;11-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包括小腿支具1、着地跟2和受力支架3;所述小腿支具1形状与人体小腿、踝足部位形状相匹配,其设置有固定带11,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固定带11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1容置并能够完全贴合小腿及踝足部位;所述受力支架3连接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受力支架3、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1的足跟部与所述着地跟2之间留有空隙,使脚踝悬空。通过上述设计,脚踝骨折或扭伤的病人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可行走小腿护具时,其小腿部位紧贴小腿支具1,而脚踝与着地跟2之间不接触,留有空隙,这样病人在行走时,着地跟2直接接触地面,但是脚踝却不接触着地跟2,而是处于悬空状态,行走时着地跟2的受力则会通过受力支架3传递到小腿支具1上,小腿支具1则将传递过来的受力直接传递给与其贴合的小腿部位上,可以保证脚踝部位完全不受力。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3至少包括两根,两根所述受力支架3一端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1的两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着地跟2固定连接。受力支架3一方面连接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另一方面,可以将着地跟2的受力传递给小腿支具1。优选的,所述受力支架3为三根,三根受力支架3可以使可行走假肢的结构更加稳定,也可以均分着地跟2的受力,将其传递给小腿支具1。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3至少包括一根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1的两侧固定,所述U型支架的底边与所述着地跟2的底部固定。通过U型支架直接与着地跟2的底部固定,可以让U型支架直接参与底面对着地跟2的施力,更好的将受力传递给小腿支具1。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3还包括一根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小腿支具1的后侧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U型支架的底边固定连接。通过L型支架与U型支架配合,可以使得小腿支具1和着地跟2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支架3与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在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上设置内螺纹孔,所述受力支架3与所述小腿支具1和所述着地跟2之间再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在携带可行走假肢时,可以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小腿支具1内侧设置与所述受力支架3相匹配的滑槽,使得所述受力支架3通过插入所述滑槽与所述小腿支具1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1、所述着地跟2和所述受力支架3之间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连接可以最大程度使可行走假肢的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受力支架3的受力传递。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支具1内壁设有软垫,所述软垫能够完全贴合小腿部位。通过设置软垫,可以使病人的小腿部位在受力时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所述着地跟2内还可以设置弹性缓冲部件,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可以在行走时,对足部护具2的受力进行缓冲,减轻病人的受力负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可以使得病人在借助可行走假肢下地活动时,使足部的骨折部位悬空,让其完全不受力,从而保证病人在康复期间的自由活动,且不会影响骨折部位的康复。上述描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专利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支具、受力支架和着地跟;所述小腿支具形状与人体小腿、踝足部位形状相匹配,其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固定带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容置并能够完全贴合小腿及踝足部位;所述受力支架连接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受力支架、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的足跟部与所述着地跟之间留有空隙,使脚踝悬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支具、受力支架和着地跟;所述小腿支具形状与人体小腿、踝足部位形状相匹配,其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固定带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容置并能够完全贴合小腿及踝足部位;所述受力支架连接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受力支架、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配合使所述小腿支具的足跟部与所述着地跟之间留有空隙,使脚踝悬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支架至少包括两根,两根所述受力支架一端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的两侧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着地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支架为三根,每根所述受力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着地跟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支架至少包括一根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小腿支具的两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力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