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65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17:56
循环套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率震动环境、更换零件方便的循环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循环套主体,其结构要点循环套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上设置有键,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内侧设置有限流环,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远离开口端外壁沿循环套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钻井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套

技术介绍

在石油领域,钻井作业时,钻井液的循环系统必不可少,循环套是其中一个常用的零件。目前多数循环套,为制造方便,将循环套只作为分体式,即螺纹连接,利用螺纹紧固件防松,在与钻井液长时间接触并受震动的条件下,紧固胶防松效果不理想,螺纹连接易松动,从而脱扣,造成下体无法取出,或者取出困难。限流环设置在密封部位,若需要更换限流环时,须将整个循环套取出更换,这种方式造成工作时间长,更换循环套困难,加剧螺纹连接部分的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率震动环境、更换零件方便的循环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循环套主体,其结构要点循环套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上设置有键,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内侧设置有限流环,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远离开口端外壁沿循环套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循环套主体的内径为60mm,长583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循环套主体采用SUS304不锈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槽为多个,沿循环套主体长度方向布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循环套主体内侧相应于所述限流环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内端与限流环外壁相抵。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限流环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循环套主体上相应于定位凹槽设置有定位孔,一顶丝前端通过定位孔置于定位凹槽内。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定位凹槽为三个,沿限流环周向设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开口的上部两侧均设置有横向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相连,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开口后侧的循环套主体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口为由外上向中下第一倾斜口,第一倾斜口纵截面侧壁所在直线与竖垂线的夹角为150°。
其次,本技术所述开口后侧的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口为由外上向中下第二倾斜口,第二倾斜口纵截面侧壁所在直线与竖垂线的夹角为150°。
另外,本技术所述键上设置有通孔,循环套主体上相应于通孔设置有螺纹孔,一螺丝前端通过通孔旋于螺纹孔内。
本技术有益效果。
本技术在结构不变的情形下,将循环套设置成一体式,并将限流环设置在中间位置,以便更换时无需将循环套全部取出,只需将其拉出一部分,露出限流环将其取出即可。因此,本技术安装及操作方便、更换零件方便,不会出现松动、脱扣等问题,使用安全可靠;适用于高频率震动环境。
本技术键的作用是将循环套装入循环系统中时定位用,防止其圆周转动。
本技术限流环起到限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外观图。
图3是本技术结构限流环外观图。
图中,1为循环套主体、2为键、3为限流环、4为第二密封圈、5为第一密封圈、6为螺丝、7为连接板、8为开口、9为定位孔、10为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循环套主体,循环套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上设置有键,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内侧设置有限流环,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远离开口端外壁沿循环套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循环套主体的内径为60mm,长583mm。
所述循环套主体采用SUS304不锈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槽为多个,沿循环套主体长度方向布置。SUS304不锈钢主体耐腐蚀、耐高温、耐酸、耐碱。多层密封,进一步防止钻井液从循环套尾端渗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所述循环套主体内侧相应于所述限流环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内端与限流环外壁相抵;安装、密封可靠。
所述限流环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循环套主体上相应于定位凹槽设置有定位孔,一顶丝前端通过定位孔置于定位凹槽内。
所述定位凹槽为三个,沿限流环周向设置;方便顶丝固定限流环的位置。
所述开口的上部两侧均设置有横向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相连,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开口后侧的循环套主体相连;结构稳固。
所述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口为由外上向中下第一倾斜口,第一倾斜口纵截面侧壁所在直线与竖垂线的夹角为150°。
所述开口后侧的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口为由外上向中下第二倾斜口,第二倾斜口纵截面侧壁所在直线与竖垂线的夹角为150°;便于限流环的拆装。
所述键上设置有通孔,循环套主体上相应于通孔设置有螺纹孔,一螺丝前端通过通孔旋于螺纹孔内;便于键的拆装。
如图1所示,本技术循环套主体将现有循环套左右分体式改为整体式,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受震动或钻井液冲击螺纹松动或脱扣的问题。原放置于循环套主体尾端的限流环设置在循环套主体的中间段位置,在与循环套主体接触面用第二密封圈密封,用顶丝限制其轴向及圆周窜动,该设计无需将整个循环套从循环系统中取出来更换限流环,只需要将循环套拿出一半,拧松顶丝,从循环套主体中段开口处取下限流环,更换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工作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循环套,包括循环套主体,其特征在于循环套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上设置有键,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内侧设置有限流环,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远离开口端外壁沿循环套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套,包括循环套主体,其特征在于循环套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前侧的循环套主体上设置有键,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与开口连接端内侧设置有限流环,开口后侧循环套主体远离开口端外壁沿循环套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主体的内径为60mm,长58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主体采用SUS304不锈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槽为多个,沿循环套主体长度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主体内侧相应于所述限流环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内端与限流环外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环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循环套主体上相应于定位凹槽设置有定位孔,一顶丝前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泽楠贾文静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众联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