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兆东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37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涉及雷达探测设备技术领域。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支架、工作箱体和升降支架,车体支架两侧设置有行走轮,车体支架一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车体支架侧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移动装置的支撑腿,工作箱体设置在车体支架上方,升降支架设置在车体支架上方,并在工作箱体的一侧,上位机安装在工作箱体内,雷达安装在升降支架的顶端,并通过数据信号线与工作箱体内的上位机控制连接。该探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灵活性,适于在需要进行低空、慢速、小目标检测的区域进行布置,实现对相关空域内小目标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雷达探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常规的雷达系统中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系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传统雷达系统主要的探测目标为飞机、导弹等高速、大反射截面积的目标。随着近几年小型航模、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一个性能指标较为优秀的飞行器,而且这种飞行器的遥控距离和飞行距离逐步增加,这就带来一些关键场所安保的新问题,同时也带来其它的飞行安全问题,由小航模和无人机引起的安全事故逐年增加,这就对低空领域中的飞行目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实现对这些低空、慢速、小目标管理,以及如何检测这些低空、慢速、小目标或尽早的发现其所在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灵活性,适于在需要进行低空、慢速、小目标检测的区域进行布置,实现对相关空域内小目标的监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雷达以及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上位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支架、工作箱体和升降支架,所述车体支架两侧设置有行走轮,车体支架一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车体支架侧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移动装置的支撑腿,所述工作箱体设置在车体支架上方,所述升降支架设置在车体支架上方,并在所述工作箱体的一侧,所述上位机安装在工作箱体内,所述雷达安装在升降支架的顶端,并通过数据信号线与工作箱体内的上位机控制连接。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雷达的天伺分系统,可通过电扫描或机械扫描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检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安装在车体支架上,可为雷达以及上位机提供电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供电装置为发电机、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牵引装置为单钩式牵引机构。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位机为电脑或智能处理终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使用高度可调、安装在移动装置平台上的升降支架,实现雷达系统的升高或降低,采用但不限于使用连续波或重频脉冲技术、工作于S或X波段、使用电扫描或机械扫描天线实现对空间目标检测的雷达,使用动目标检测算法,完成对雷达信号回波的分析,得出雷达覆盖区域内动目标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大小信息,并将检测的目标信息进行汇总后,送入后续的存储分析的上位机。上位机其性能指标满足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检测,同时也可以检测门限范围内的其它动目标。上位机为电脑或其它智能处理终端进行信号处理后的数据存储,通过目标特征分析算法对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与数据库内相关资料的对比,经过数据处理的滤波计算,实现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检测和分类,并对系统所关注的低空、慢速、小目标进行选择性的显示。根据其它系统的需求,可以将所检测的目标数据以协议要求的格式打包发送给其它系统,进行后续的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灵活性,适于在需要进行低空、慢速、小目标检测的区域进行布置,实现对相关空域内小目标的监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机构不意图;其中,I车体支架,2工作箱体,3雷达,4上位机,5升降支架,6支撑腿,7牵引装置,8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雷达3以及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上位机4,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支架1、工作箱体2和升降支架5,所述车体支架I两侧设置有行走轮8,车体支架I 一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7,车体支架I侧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移动装置的支撑腿6,所述工作箱体2设置在车体支架I上方,所述升降支架5设置在车体支架I上方,并在所述工作箱体2的一侧,所述上位机4安装在工作箱体2内,所述雷达3安装在升降支架5的顶端,并通过数据信号线与工作箱体2内的上位机4控制连接。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雷达3的天伺分系统,可通过电扫描或机械扫描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检测。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安装在车体支架I上,可为雷达3以及上位机4提供电能。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供电装置为发电机、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牵引装置7为单钩式牵引机构。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上位机4为电脑或智能处理终端。本技术通过使用高度可调、安装在移动装置平台上的升降支架,实现雷达系统的升高或降低,采用但不限于使用连续波或重频脉冲技术、工作于S或X波段、使用电扫描或机械扫描天线实现对空间目标检测的雷达,使用动目标检测算法,完成对雷达信号回波的分析,得出雷达覆盖区域内动目标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大小信息,并将检测的目标信息进行汇总后,送入后续的存储分析的上位机。上位机其性能指标满足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检测,同时也可以检测门限范围内的其它动目标。上位机为电脑或其它智能处理终端进行信号处理后的数据存储,通过目标特征分析算法对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与数据库内相关资料的对比,经过数据处理的滤波计算,实现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检测和分类,并对系统所关注的低空、慢速、小目标进行选择性的显示。根据其它系统的需求,可以将所检测的目标数据以协议要求的格式打包发送给其它系统,进行后续的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灵活性,适于在需要进行低空、慢速、小目标检测的区域进行布置,实现对相关空域内小目标的监测。【主权项】1.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雷达(3)以及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上位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支架(1)、工作箱体(2)和升降支架(5),所述车体支架(I)两侧设置有行走轮(8),车体支架(I) 一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7),车体支架(I)侧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移动装置的支撑腿(6),所述工作箱体(2)设置在车体支架(I)上方,所述升降支架(5)设置在车体支架(I)上方,并在所述工作箱体(2 )的一侧,所述上位机(4)安装在工作箱体(2 )内,所述雷达(3 )安装在升降支架(5 )的顶端,并通过数据信号线与工作箱体(2)内的上位机(4)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3)的天伺分系统,可通过电扫描或机械扫描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安装在车体支架(I)上,可为雷达(3)以及上位机(4 )提供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雷达(3)以及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上位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支架(1)、工作箱体(2)和升降支架(5),所述车体支架(1)两侧设置有行走轮(8),车体支架(1)一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7),车体支架(1)侧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移动装置的支撑腿(6),所述工作箱体(2)设置在车体支架(1)上方,所述升降支架(5)设置在车体支架(1)上方,并在所述工作箱体(2)的一侧,所述上位机(4)安装在工作箱体(2)内,所述雷达(3)安装在升降支架(5)的顶端,并通过数据信号线与工作箱体(2)内的上位机(4)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平赵凯华李志敏刘剑齐建云朱海峰徐兆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兆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