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相云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31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包括一瓶塞穿刺器(1)、一与所述穿刺器(1)内腔相通的滴管(2)、一与所述滴管(2)相连接的滴斗(3)、一流量调节器(4)、一滤液器(5)和一输液针头(6),所述滴斗(3)与所述滤液器(5)之间通过一软管(7)连接在一起,所述软管(7)贯穿于所述调节器(4),所述滤液器(5)与所述针头(6)之间通过一细软管(8)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6)上设有一针柄(61),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1)内成形有一出液通道(11)和一进气通道(12),所述出液通道(11)与所述滴管(2)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通道(12)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1)上的一进气口(13)相通,所述进气口(13)上设有一能够与其紧密配合的塞子机构(1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的输液器本身并不具有自毁装置,不能有效的防止这些输液器的再次使用,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但也有少数输液器本身带有自毁装置,但这些自毁装置过于复杂,如专利号为01268027.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自毁装置,它的外壳内的装置由浮球、刀片架、刀片、上下活塞、牵动线穿线环构成。在装置上塞上有气压调节管。当药液注入时,装置内空气由此排出。当药液注满时拨动上活塞,使刀片架不受制动,同时,下活塞拔起露出流液口药液下流,浮球保持向上悬浮,并随液面降低,做向下弧线动作带动刀片割断牵动线,下活塞由钢簧弹带进出液管。至此完成输液。自毁装置的内部装置毁坏,不能第二次使用。虽然上述专利具有自毁功能,但是其存在如下缺点首先,此结构过于复杂,对加工要求极高的医药设备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其次,由于上述装置是通过药液的浮力进行控制,装置内部的所述部件势必与药液进行接触,增加了对药液的污染,存在极大的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该输液器结构简单,安全性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包括一瓶塞穿刺器、一与所述穿刺器内腔相通的滴管、一与所述滴管相连接的滴斗、一流量调节器、一滤液器和一输液针头,所述滴斗与所述滤液器之间通过一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软管贯穿于所述调节器,所述滤液器与所述针头之间通过一细软管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上设有一针柄,所述穿刺器内成形有一出液通道和一进气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滴管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通道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上的一进气口相通,所述进气口上设有一能够与其紧密配合的塞子机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针柄上设有一缺损部,所述针柄可以沿所述缺损部折断。所述塞子机构为一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进气口的内表面紧密配合,其内表面能够与设在所述进气口内的一实心柱体紧密配合,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实心柱体相分离,但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进气口相配合。所述空心柱体的外端壁上设有一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空心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空心柱体的内腔内设有一过滤片。所述进气口的外端内壁上成形有一凸环,所述凸环能够与所述空心柱体的外端细部相配合。所述空心柱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进气口的内腔长度。所述穿刺器上套有一保护套,所述针上套有一针套。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在所述进气口上设有一塞子结构,通过塞子结构将所述进气口堵塞,使输液器不能再次使用,结构简单;其次,在所述针柄上设有一缺损部,可以将所述针柄折断,使所述针头不能再次使用,达到销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输液器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为了更好的表示各部分的结构,对调节器和针头没有采用剖视图,而其他部分都采用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穿刺器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示出穿刺器的内部结构。图4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示出塞子机构与进气口的配合关系。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4,本技术给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一瓶塞穿刺器1、一与所述穿刺器1内腔相通的滴管2、一与所述滴管2相连接的滴斗3、一流量调节器4、一滤液器5和一输液针头6,所述滴管2、所述滴斗3、所述流量调节器4、所述滤液器5和所述输液针头6都为现有结构,此处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描述。所述滴斗3与所述滤液器5之间通过一软管7连接在一起,所述软管7贯穿于所述调节器4,所述软管7为空心软管,所述滴斗3和所述滤液器5的内腔与所述软管7的内腔相通,所述滤液器5与所述针头6之间通过一细软管8连接在一起,所述滤液器5和所述针头6的内腔与所述细软管8的内腔相通,所述针头6上设有一针柄61,所述穿刺器1内成形有一出液通道11和一进气通道12,所述出液通道11与所述滴管2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通道12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1上的一进气口13相通,所述进气口13上设有一能够与其紧密配合的塞子机构14,当输液结束后,所述塞子机构14能够堵住所述进气口13,并且所述塞子机构14不能够从所述进气口内取出,达到报废输液器的目的。参见图1,本技术给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针柄61上设有一缺损部62,所述针柄61可以沿所述缺损部62折断,这样可以在输液完毕后将所述针柄61折断,让所述针头6无法再次使用,以此来报废所述针头6的目的。参见图2、图3和图4,本技术中所述塞子机构14为一空心柱体142,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进气口13的内表面紧密配合,其内表面能够与设在所述进气口13内的一实心柱体17紧密配合,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空心柱体142与所述实心柱体17相分离,但所述空心柱体142与所述进气口13相配合,即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与所述进气口13的内腔相通,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进入所述进气口13内,然后再进入所述进气通道12内。当输液完毕时,将所述空心柱体142向里推,此时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外表面与所述进气口13的内表面紧密配合在一起,其内表面与所述实心柱体17紧密配合在一起,即所述实心柱体17伸入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中,将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堵住,同时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周壁将所述实心柱体17与所述进气口13内壁之间的空隙堵住,从而将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与所述进气口13的内腔完全隔断,外界空气无法进入所述进气口13内,并且使所述空心柱体142无法从所述进气口13内取出。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中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外端壁141上设有一进气孔16,所述进气孔16与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相通,在正常状态下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16进入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内,再通过所述进气口13内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12内。当所述空心柱体142堵塞所述进气口13时,将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与所述进气口16的内腔隔断,外界空气无法经所述进气口16进入所述进入所述进气口13内。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中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内腔15内设有一过滤片18,外界空气进入所述进气口13前,先经过所述过滤片18过滤,保证进入输液器内的空气新鲜无菌。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中所述进气口13的外端内壁上成形有一凸环131,所述凸环131能够与所述空心柱体142的外端细部143相配合。在正常状态下了,所述空心柱体142伸入所述进气口13内的部分稍微粗一点,而在所述进气口13外的部分稍微细一点,所述空心柱体142的粗部和细部的分界处被所述凸环131轻微卡住,防止所述空心柱体142在自然状态下不慎从所述进气口13内掉出。由于所述进气口13和所述空心柱体142都为塑料制品,所以,所述空心柱体142的粗部可以克服所述凸环131的阻碍进入所述进气口13内。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中所述空心柱体142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进气口13的内腔长度,从而保证所述空心柱体142可以完全压进所述进气口13内,没有多余部分露在所述进气口13的外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相云叶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应相云叶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