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相云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31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包括一针管(1)、一安装在所述针管(1)内的活塞(2)、一能够推动所述活塞(2)轴向运动的芯杆(3),所述针管(1)的前端成形有一锥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前端安装有一卡芯(5),所述卡芯(5)能够与所述锥座(11)的内腔中的一卡接机构相配合,将所述锥座(11)的内腔堵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自毁式注射器的卡芯与芯杆做为一体,如专利号为99226715.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针器,包括筒体、筒芯和注射针组成,筒芯推杆的活塞上有乳凸,即所述的卡芯,乳凸与活塞相连有乳塞管道和裂隙槽,乳凸外倒扣和针乳头的内倒扣相互配合而自锁,筒体内留置针置在乳凸上和躺在针乳头内腔,推入留置针有倒扣倒针乳头内腔设有倒扣相互配合固定注射针,和外接相连的针剂瓶注入瓶内快速简便的抽吸药液进入应用状态,注射完成后,扭曲力使乳凸断离堵塞针乳头内腔,活塞有漏口形成而自毁。上述专利虽然是一种结构简单的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但是其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在生产要求高度精密的医疗器材中,将所述卡芯(上述专利所称的乳凸)与芯杆(上述专利所称的筒芯)作为一体,模具非常难以开设,加工工艺随之复杂;其次,加工的成品率比较低,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再次,由于是一体结构,需要有较大的力才能将其拉断,因此倒扣机构的配合面非常大,当注射器使用到最后时,需要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才能将卡芯推入倒扣机构内,这样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该注射器的模具开设简单,加工方便,成品率高。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包括一针管、一安装在所述针管内的活塞、一能够推动所述活塞轴向运动的芯杆,所述针管的前端成形有一锥座,所述活塞前端安装有一卡芯,所述卡芯能够与所述锥座的内腔中的一卡接机构相配合,将所述锥座的内腔堵塞。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卡接机构为一成形在所述锥座内腔的一凸环,所述卡芯上成形有一圈或多个凸齿,所述凸齿能够卡入所述凸环前端的凹腔内。所述卡芯的前端设有一锥部,其后端成形有一轴向盲孔,所述盲孔与设在所述活塞前端的一圆柱体相配合。所述凸齿成形于所述卡芯的中部,所述凸齿为一倒刺结构。所述芯杆上设有一缺损部,所述芯杆能够沿所述缺损部折断。所述针管的后端部设有一标识块,所述标识块的一端与所述针管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卡入与所述芯杆上的一缺口内。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由于将卡芯与芯杆做成分体结构,简化了模具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加工注射器所要求的高度精密性;其次,由于分体结构,卡芯和芯杆只需比较小的力就可以分离,卡芯与卡接机构的配合面和配合的强度可以减小,因而卡芯只需用比较小的力即可与所述卡接机构相配合,减少了病人在注射最后因突然用力而造成的痛苦;再次,由于在芯杆上设有缺损部,可以将所述芯杆折断,让所述芯杆损毁,而无法再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抽液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推液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自毁第一步的剖视图。图5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自毁完毕的剖视图。图6是图1至图5中的卡芯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图1至图5中的芯杆的正视图。图8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8,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一针管1、一安装在所述针管1内的活塞2、一能够推动所述活塞2轴向运动的芯杆3,所述针管1的前端成形有一锥座11,在使用时,所述锥座11上可以安装一针头。所述活塞2前端安装有一卡芯5,所述卡芯5能够与所述锥座11的内腔中的一卡接机构相配合,将所述锥座11的内腔堵塞。参见图8,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机构为一成形在所述锥座11内腔的一凸环13,所述卡芯5上成形有一圈或多个凸齿51,所述凸齿51能够卡入所述凸环13前端的凹腔内。所述凸环13可以做的较小,这样只需要一个较小的力就可以使所述卡芯5穿过凸环13,卡入所述凸环13的前端凹腔内,所述凸齿51就可以卡在所述凸环13的外侧面上。参见图6,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芯5的前端设有一锥部52,其后端成形有一轴向盲孔53,所述盲孔53与设在所述活塞2前端的一圆柱体31相配合。参见图7,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齿51成形于所述卡芯5的中部,所述凸齿51为一倒刺结构。该结构可以使所述凸齿51很容易穿过所述凸环13,同时保证有大部分的所述卡芯5留置在所述锥座11的空腔内。参见图1至图5,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芯杆3上设有一缺损部32,所述芯杆3能够沿所述缺损部32折断,当注射器使用完后,将所述芯杆3从所述缺损部32折断,从而使所述芯杆3无法再次使用。参见图1,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针管1的后端部设有一标识块14,所述标识块14的一端与所述针管1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卡入与所述芯杆3上的一缺口33内。所述缺口33与所述标识块14的外侧面相配合的侧面为一垂直面,与所述标识块14的内侧面相配合的所述缺口33的侧面为一倾斜面,从而保证所述芯杆3先从所述针管1内拉出,才能再推进,即注射器先完成抽液,才能再完成推液。同时,当注射器没有被使用时,所述标识块14可以防止因误操作,将所述卡芯5误推入所述锥座11的空腔内,当注射器使用时,所述标识块14被破坏,此所述标识块14不能够修复。参见图1至5,说明本技术的自毁过程,首先,参见图1,注射器未被使用时,所述卡芯5并没有进入所述锥座11的空腔内,防止误操作的所述标识块14完好;参见图2,此过程为注射器的抽液过程,所述芯杆3向后拉出,此时所述标识块14从所述缺口33内被挤出,将所述标识块14破坏,同时药液进入所述针管1内,做好推液的准备;参见图3,此过程为推液过程,当推液完毕后,所述卡芯5就会穿过所述凸环13,进入所述锥座11的空腔内,所述凸齿51在挤压状态下通过所述凸环13,进入所述凸环13前端的空腔内,所述凸齿51在进入空腔后,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张开状态;参见图4和图8,此过程为自毁的第一步,将所述芯杆3向外拉,此时由于所述凸齿51已经张开,所述凸齿51就会卡在所述凸环13的外侧面上,从而阻碍所述卡芯5向后运动,使所述卡芯5和所述芯杆3分离,所述卡芯5将所述锥座11的内腔堵塞,不能再次使用;参见图5,此过程为自毁的第二步,将所述芯杆3拉至所述缺损部32,用力将所述芯杆3折断,破坏所述芯杆3,防止所述芯杆3的再次使用。上述几种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包括一针管(1)、一安装在所述针管(1)内的活塞(2)、一能够推动所述活塞(2)轴向运动的芯杆(3),所述针管(1)的前端成形有一锥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前端安装有一卡芯(5),所述卡芯(5)能够与所述锥座(11)的内腔中的一卡接机构相配合,将所述锥座(11)的内腔堵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相云叶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应相云叶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