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95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组成包括:基础底板,基础底板上具有滚珠层,滚珠层上具有桩体底板,桩体底板上具有组合桩体,组合桩体包括外围固定框架,外围固定框架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内置固定框架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四角处具有桩体,桩体与内置固定框架、外围固定框架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具有竖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伸出组合桩体与桩体底板焊接。该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桩体安装和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适合各种对强度要求高的建筑,改变了传统的钢筋分布结构,使桩体更加牢固,受力更大,同时具备很好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工程组合桩
,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

技术介绍

桩在土木工程中用途越来越广泛,而不同的桩其特点也有不同,现有的水泥桩体采用一体浇筑方式,这一方法在施工中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桩体的牢固性不是很好,且承载力小,同时现有桩体的抗震性能也不是很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来方便和加强桩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组成包括:基础底板,所述的基础底板上具有滚珠层,所述的滚珠层上具有桩体底板,所述的桩体底板上具有组合桩体,所述的组合桩体包括外围固定框架,所述的外围固定框架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四角处具有桩体,所述的桩体与内置固定框架、外围固定框架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内具有竖向加强筋,所述的竖向加强筋伸出组合桩体与桩体底板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的任意端面与外围固定框架任意端面之间呈45°夹角,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其中两相对直角顶点与外围固定框架的两条棱点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所述的桩体包括金属内管,所述的金属内管外具有复合材料管,所述的复合材料管外具有金属外管,所述的金属内管与金属外管侧壁上具有T形加强筋,所述的金属内管与复合材料管之间的空隙具有混凝土层,所述的外围固定框架四角处的桩体之间通过连接筋彼此连接,所述的连接筋连接在T形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所述的滚珠层为单层的由多个淬火钢柱平铺而成的阵列,所述的滚珠层周围填充柔性缓冲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桩体安装和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适合各种对强度要求高的建筑,改变了传统的钢筋分布结构,使桩体更加牢固,受力更大,同时具备很好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图3本技术桩体及桩体彼此连接示意图。
图中:1、基础底板,2、桩体底板,3、滚珠层,4、外围固定框架,5、竖向加强筋,6、内置固定框架,7、混凝土层,8、桩体,9、T形加强筋,10、金属外管,11、复合材料管,12、金属内管,13、连接筋。14、组合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组成包括:基础底板1,基础底板1上具有滚珠层3,滚珠层3上具有桩体底板2,桩体底板2上具有组合桩体14,组合桩体14包括外围固定框架4,外围固定框架4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6,内置固定框架6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具有桩体8,桩体8与内置固定框架6、外围固定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7,混凝土层7内具有竖向加强筋5,竖向加强筋5伸出组合桩体14与桩体底板2焊接,内置固定框架6的任意端面与外围固定框架4任意端面之间呈45°夹角,内置固定框架6其中两相对直角顶点与外围固定框架4的两条棱点接触,桩体8包括金属内管12,金属内管12外具有复合材料管11,复合材料管11外具有金属外管10,金属内管12与金属外管10侧壁上具有T形加强筋9,金属内管12与复合材料管之间的空隙具有混凝土层7,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的桩体8之间通过连接筋13彼此连接,连接筋13连接在T形加强筋9,滚珠层3为单层的由多个淬火钢柱平铺而成的阵列,滚珠层3周围填充柔性缓冲材料。
工作原理:在基础底板1上具有滚珠层3,滚珠层3上具有桩体底板2,桩体底板2上具有组合桩体14,当地表发生水平晃动所产生的水平力由于滚珠层和缓冲材料层的存在难以传递给建筑主体,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建筑主体的伤害,组合桩体14包括外围固定框架4,外围固定框架4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6,内置固定框架6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具有桩体8,桩体8与内置固定框架6、外围固定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7,混凝土层7内具有竖向加强筋5,竖向加强筋5伸出组合桩体14与桩体底板2焊接,通过采用内外两种框架进行组合,其稳定性和强度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内置固定框架6的任意端面与外围固定框架4任意端面之间呈45°夹角,内置固定框架6其中两相对直角顶点与外围固定框架6的两条棱点接触,桩体8包括金属内管12,金属内管12外具有复合材料管11,复合材料管11外具有金属外管10,金属内管12与金属外管10侧壁上具有T形加强筋9,金属内管10与复合材料管之间的空隙具有混凝土层7,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的桩体8之间通过连接筋13彼此连接,连接筋13连接在T形加强筋9,内部通过连接筋和T形加强筋以及竖向加强筋形成网状的钢筋结构,然后浇筑的混凝土层将桩体紧紧的包裹在内部,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大大提高和加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组成包括:基础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底板(1)上具有滚珠层(3),所述的滚珠层(3)上具有桩体底板(2),所述的桩体底板(2)上具有组合桩体(14),所述的组合桩体(14)包括外围固定框架(4),所述的外围固定框架(4)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6),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6)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具有桩体(8),所述的桩体(8)与内置固定框架(6)、外围固定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7),所述的混凝土层(7)内具有竖向加强筋(5),所述的竖向加强筋(5)伸出组合桩体(14)与桩体底板(2)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组成包括:基础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底板(1)上具有滚珠层(3),所述的滚珠层(3)上具有桩体底板(2),所述的桩体底板(2)上具有组合桩体(14),所述的组合桩体(14)包括外围固定框架(4),所述的外围固定框架(4)内接有方形结构的内置固定框架(6),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6)的中心处和外围固定框架(4)四角处具有桩体(8),所述的桩体(8)与内置固定框架(6)、外围固定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混凝土层(7),所述的混凝土层(7)内具有竖向加强筋(5),所述的竖向加强筋(5)伸出组合桩体(14)与桩体底板(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土木工程抗震组合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置固定框架(6)的任意端面与外围固定框架(4)任意端面之间呈45°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鹏徐平韩瑞芳陈庆丰李晶晶赵玉如苑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