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分段式精油提取反应装置,包括蒸汽形成段、蒸汽扰动段、分馏过滤段以及馏分收集段,蒸汽形成段设置在蒸汽扰动段下端,蒸汽扰动段上端设置有分馏过滤段,分馏过滤段上端设置有馏分收集段,在蒸汽形成段上设置有进液口,在馏分收集段顶端设置有馏分出口,在分馏过滤段上设置有分馏口,分馏过滤段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单元主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支撑装置,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均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中部,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滤装置下方。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植物提取物进行汽化并过滤,通过过滤装置的过滤作用有效地将最后得到的馏分的品质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精油提取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段式精油提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精油是已被广泛使用于食品、日化、烟草、医药等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生活消费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拉动了社会对食品、化妆品、医疗等快速消费品的增长,相应地带动了香精香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精油可以分为天然以及合成精油。由于合成的精油为化工产品,人们更愿意使用天然精油。天然精油一般从植物原料中提取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段式精油提取反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分段式精油提取反应装置,包括蒸汽形成段、蒸汽扰动段、分馏过滤段以及馏分收集段,所述蒸汽形成段设置在所述蒸汽扰动段下端,所述蒸汽扰动段上端设置有所述分馏过滤段,所述分馏过滤段上端设置有所述馏分收集段,在所述蒸汽形成段上设置有进液口,在所述馏分收集段顶端设置有馏分出口,在所述分馏过滤段上设置有分馏口 ;所述蒸汽形成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槽,在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导线与加热电源相连,在所述蒸汽形成段中部设置有加热搅拌装置,所述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支架以及搅拌加热丝,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蒸汽形成段底端中部,所述搅拌支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支架采用倒置“U”型结构,所述搅拌支架底端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支架顶端设置有所述搅拌加热丝,所述搅拌加热丝通过导线与所述加热电源相连;所述蒸汽扰动段与所述蒸汽形成段通过连接板相连,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蒸汽孔,所述蒸汽孔用于蒸汽从蒸汽形成段进入蒸汽扰动段,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进气阀、循环栗、进气管以及排气件,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排气件通过转动底座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在所述转动轴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排气件底端与所述循环栗通过所述进气管相连,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所述进气阀;所述分馈过滤段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单元主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均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单元主体中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通孔,各个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主体、蒸汽管路、挡液板以及侧孔,在相邻的所述过滤主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蒸汽管路,在所述蒸汽管路顶端设置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采用“V”型结构,所述挡液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15°,所述挡液板用于挡住未被完全汽化的液态物质,在所述过滤主体四周均匀设置有所述侧孔,所述侧孔用于便于蒸汽通过过滤主体以便被过滤完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过滤外壳以及透气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用于保证透气膜内部的活性炭不会洒落在过滤外壳之外并且能够使待过滤的气体通过透气膜;所述馏分收集段内壁上设置有冷却槽,在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通过进水管路与循环栗相连,在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馏分收集段一侧设置有所述分馏口,在所述分馏口处设置有馏分收集槽,在所述馏分收集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所述排气件包括排气上件、排气下件、排气主管以及排气口,所述排气主管上端设置有所述排气上件,在所述排气主管下端设置有所述排气下件,所述排气上件与所述排气下件均采用横截面为梯形的结构,在所述排气下件上设置有所述转动底座,在所述排气上件、所述排气下件和所述排气主管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排气口。在所述蒸汽扰动段内部设置有气流检测器,所述气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气流控制器相连,所述气流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源相连,所述气流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进气阀的开关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蒸汽形成段的设置是用于将以液态形式进入该段的液体加热汽化为气态,从而使其向上扩散,待其达到蒸汽扰动段后通过蒸汽循环装置的作用使位于该段的蒸汽进行流动形成蒸汽环流,从而利于待过滤蒸汽更好的向分馏过滤段方向运动,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分馏过滤段中设置有多个过滤单元,通过各个过滤单元将蒸汽中的杂质去除,以期在馏分收集段得到的馏分品质较高;蒸汽循环装置中的排气件通过旋转底座与设置在连接板上的旋转轴相连,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作用带动旋转底座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排气件能够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蒸汽扰动段内的气流能够充分流动;在馏分收集段设置有冷却管,通过冷却管的冷却将已经过滤后的蒸汽冷却为液态的馏分,通过馏分收集槽将冷却后的馏分收集后通过馏分收集槽的倾斜度将馏分排出该装置外部;通过支撑装置将两层过滤装置放置在单元主体中部,在各个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且各层通孔交错设置,使得待过滤蒸汽能够在两层过滤装置内部停留一段时间,从而更加充分的将待过滤蒸汽过滤干净;避免二次返工的情况;第一过滤装置首先对未被完全汽化的液态物质进行回流,使其继续回到单元主体最底端,避免液态物质对过滤过程的影响,挡液板的设置使得液态物质能够通过挡液板流至单元主体边缘,然后再顺着单元主体内壁流至其最底端,在过滤主四周设置有侧孔,通过侧孔使得已经汽化完全的蒸汽能够通过侧孔进入过滤主体内部以进行有效地蒸汽过滤过程;第二过滤装置内活性炭来对物质进行吸附,是因为活性炭的吸附力强,且具有可逆性,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将其进行处理后能够再次进行利用,避免了浪费;由于在过滤外壳上设置有过滤孔,而活性炭是粉末结构,故在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透气膜以防止活性炭跑出过滤外壳,且过滤孔也达到了使待过滤蒸汽能够通过蒸汽孔进入过滤装置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蒸汽形成段,2为蒸汽扰动段,3为分馏过滤段,4为馏分收集段,5为连接板,6为加热槽,7为电加热丝,8为搅拌轴,9为搅拌支架,10为搅拌加热丝,11为进气阀,12为进气管,13为转动底座,14为排气上件,15为排气下件,16为排气主管,17为排气口,18为冷却槽,19为冷却管,20为进水管路,21为进水阀,22为单元主体,23为第一过滤装置,24为第二过滤装置,25为过滤主体,26为蒸汽管路,27为挡液板,28为侧孔,29为过滤外壳,30为第一支撑板,31为第二支撑板,32为第三支撑板,33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I为蒸汽形成段,2为蒸汽扰动段,3为分馏过滤段,4为馏分收集段,5为连接板,6为加热槽,7为电加热丝,8为搅拌轴,9为搅拌支架,10为搅拌加热丝,11为进气阀,12为进气管,13为转动底座,14为排气上件,15为排气下件,16为排气主管,17为排气口,18为冷却槽,19为冷却管,20为进水管路,21为进水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段式精油提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形成段、蒸汽扰动段、分馏过滤段以及馏分收集段,所述蒸汽形成段设置在所述蒸汽扰动段下端,所述蒸汽扰动段上端设置有所述分馏过滤段,所述分馏过滤段上端设置有所述馏分收集段,在所述蒸汽形成段上设置有进液口,在所述馏分收集段顶端设置有馏分出口,在所述分馏过滤段上设置有分馏口;所述蒸汽形成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槽,在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导线与加热电源相连,在所述蒸汽形成段中部设置有加热搅拌装置,所述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支架以及搅拌加热丝,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蒸汽形成段底端中部,所述搅拌支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支架采用倒置“U”型结构,所述搅拌支架底端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支架顶端设置有所述搅拌加热丝,所述搅拌加热丝通过导线与所述加热电源相连;所述蒸汽扰动段与所述蒸汽形成段通过连接板相连,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蒸汽孔,所述蒸汽孔用于蒸汽从蒸汽形成段进入蒸汽扰动段,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进气阀、循环泵、进气管以及排气件,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排气件通过转动底座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在所述转动轴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排气件底端与所述循环泵通过所述进气管相连,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所述进气阀;所述分馏过滤段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单元主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均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单元主体中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通孔,各个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主体、蒸汽管路、挡液板以及侧孔,在相邻的所述过滤主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蒸汽管路,在所述蒸汽管路顶端设置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采用“V”型结构,所述挡液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15°,所述挡液板用于挡住未被完全汽化的液态物质,在所述过滤主体四周均匀设置有所述侧孔,所述侧孔用于便于蒸汽通过过滤主体以便被过滤完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过滤外壳以及透气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 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用于保证透气膜内部的活性炭不会洒落在过滤外壳之外并且能够使待过滤的气体通过透气膜;所述馏分收集段内壁上设置有冷却槽,在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通过进水管路与循环泵相连,在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馏分收集段一侧设置有所述分馏口,在所述分馏口处设置有馏分收集槽,在所述馏分收集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