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885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23:24
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包括筒体状的壳体,壳体上部设有燃烧喷口,燃烧喷口内安装有燃烧网,燃烧网下方的壳体内构成气体掺混腔,壳体底部开设有与气体掺混腔连通的空气进气口,气体掺混腔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延伸有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延伸至燃烧网下方并连接有轴流风叶,下转轴延伸至空气进气口上方并连接有离心风轮;其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方便,体积小,双重风叶能为可燃混合气体提供静压和动压的全压风,双重风叶结构能为燃烧器提供同时具备静压和动压的全压可燃混合气体,解决普通燃烧器由于燃气与空气掺混不完全导致燃烧效率低、离焰火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尤其是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燃烧器一般采用风机对空气进行导入,利用鼓风机对空气的导入具备一定速度与燃气混合,构成扩散方式自然混合,该混合方式一般需要较大的炉体空间和较长的混合时间,导致工程上要达到分子级别的混合效果是十分困难,如中国专利ZL201511016367.3、ZL201511016427.1公开的技术方案。而即使采用双风叶形式的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1511016504.3公开的技术方案,利用内、外旋风叶片对空气形成漩涡状气流,与燃气混合后使火焰形成旋火;以及中国专利ZL201511017100.6,利用上、下旋流片使空气和燃气进行混合,但上述两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的风叶片,无论是上下形式,或者内外形式,只靠风机吹入的风间接驱动风叶,而不是由驱动装置直接驱动风叶,所以其混合效果欠佳,始终无法提高空气与燃气掺混效果。而且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风叶的形式均是普通形状的风叶,只起到气体对流、输送的工作,无法提高空气与燃气强制掺混效果、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包括筒体状的壳体(1),壳体(1)上部设有燃烧喷口(2),燃烧喷口(2)内安装有燃烧网(3),燃烧网(3)下方的壳体(1)内构成气体掺混腔(4),壳体(1)底部开设有与气体掺混腔(4)连通的空气进气口(5),气体掺混腔(4)内安装有电机(6),其特征是:所述电机(6)上延伸有上转轴(601)和下转轴(602),上转轴(601)延伸至燃烧网(3)下方并连接有轴流风叶(7),下转轴(602)延伸至空气进气口(5)上方并连接有离心风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静压和动压配风的燃气燃烧器,包括筒体状的壳体(1),壳体(1)上部设有燃烧喷口(2),燃烧喷口(2)内安装有燃烧网(3),燃烧网(3)下方的壳体(1)内构成气体掺混腔(4),壳体(1)底部开设有与气体掺混腔(4)连通的空气进气口(5),气体掺混腔(4)内安装有电机(6),其特征是:所述电机(6)上延伸有上转轴(601)和下转轴(602),上转轴(601)延伸至燃烧网(3)下方并连接有轴流风叶(7),下转轴(602)延伸至空气进气口(5)上方并连接有离心风轮(8);所述轴流风叶(7)包括连接板(701),连接板(701)按圆周方向延伸有多个连接支板(702),每个连接支板(702)上安装有风叶(703);所述风叶(703)为曲折状,曲折状的风叶(703)由中间板(703-1)和两倾斜板(703-2)组成,两倾斜板(703-2)分别由中间板(703-1)两侧往相反方向倾斜延伸,两倾斜板(703-2)上开设有多个对流孔(704)。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诚辉胡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蓝贝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