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21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射器不能完全自动实现安全自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空心针筒、推杆、可脱离地组设于针筒前端的针座、卡在推杆前端的橡胶塞、组设于针筒尾部的密封件甲、组设于推杆尾部的密封件乙。密封件乙中间有通气孔甲,在推杆前端有一外缘和向内的突起,靠近推杆前端的中空杆身上开有通气孔乙,可与针筒后端被外缘和密封件甲封闭的气体连通,在注射时由于推杆杆身中气体体积增大而形成负压,利用推杆前后的正负压差将针头吸回推杆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回缩针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避免注射器的重复使用,还能保护医护人员不被针头扎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空心针筒(1),可在针筒(1)内滑动的推杆(2),卡在推杆(2)前端的橡胶塞(3),可脱离地组设于针筒(1)前端的针座(4),针座(4)位于针筒(1)外部分与针头连接,在针座(4)位于针筒(1)内部分设有一卡缘(10),卡缘(10)的直径大于针座(4)位于针筒(1)内且远离针筒(1)前端的一端与卡缘(10)之间部分的直径,橡胶塞(3)前端为一向前收敛的凹槽(11),凹槽(11)的前端口径小于卡缘(10)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推杆(2)的结构包括中空杆身、前端向外扩展的外缘(13)以及向内的突起(7),外缘(13)的外径与针筒(1)的内径相等或稍大于针筒(1)的内径,突起(7)与橡胶塞(3)的形状相匹配,可将橡胶塞(3)卡在推杆(2)的前端,并可密封住针筒(1)前端的液体或气体不进入推杆(2)内,靠近推杆(2)前端的杆身上开有一个通气孔乙(9),推杆(2)的尾部设有一中间开有通气孔甲(8)的密封件乙(6);针筒(1)的尾部设有中间开孔的密封件甲(5),其孔的大小与推杆(2)杆身的外径相等或稍小于杆身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晏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