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819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废弃橡胶轮胎粉碎成颗粒过筛,再研磨得到废弃橡胶轮胎粉;用重铬酸钠、浓硫酸和蒸馏水制成的处理液对废弃橡胶轮胎粉进行表面化学氧化改性;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碎石、砂和水搅拌制得掺加表面化学氧化改性的废弃橡胶轮胎粉的混凝土;最后进行常规养护以及CO2气体养护。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节约成本,通过加入改性的废弃橡胶轮胎粉以及经过CO2气体养护,提高了结构混凝土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能力,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工结构物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19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问世以来,水泥混凝土因其原材料来源广泛、经济、适应性强、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岛礁工程等海洋工程中。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南海战略”的稳步推进,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继续稳定增长。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建成并投人使用的以跨海大桥工程为代表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已逐渐显示出过早破坏和失效迹象。日本太平洋沿岸的许多港口建筑、桥梁建成后不到10年间,混凝土表面就出现开裂、剥落,钢筋锈蚀外露现象。日本引以自豪的“新干线”铁路使用不到10年出现大面积混凝土开裂、剥蚀现象。挪威Freifjord海底隧道建成通车20年后,混凝土表层就发生严重剥落。我国海洋工程结构物劣化情况也不容忽视,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山东潍坊地区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后期的几十座沿海混凝土桥梁几乎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导致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足。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四航工程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弃橡胶轮胎粉碎成颗粒状,过筛去除杂质,再研磨得到废弃橡胶轮胎粉,备用;(2)将重铬酸钠、水、浓硫酸按质量比1:1.5~1.8:20配制成处理液,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废弃橡胶轮胎粉浸泡其中,搅拌混合,固液分离得到改性的废弃橡胶轮胎粉,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晾干待用;(3)将水泥、矿物掺合料、步骤(2)得到的改性废弃橡胶轮胎粉放入搅拌机中混合,继续加入碎石和砂搅拌混合,最后加入拌和水,搅拌均匀,得到掺加改性废弃橡胶轮胎粉的混凝土,其中所述矿物掺合料为粉煤灰、磨细矿渣或者硅粉,其用量占矿物掺合料和水泥总和即胶凝材料用量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弃橡胶轮胎粉碎成颗粒状,过筛去除杂质,再研磨得到废弃橡胶轮胎粉,备用;(2)将重铬酸钠、水、浓硫酸按质量比1:1.5~1.8:20配制成处理液,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废弃橡胶轮胎粉浸泡其中,搅拌混合,固液分离得到改性的废弃橡胶轮胎粉,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晾干待用;(3)将水泥、矿物掺合料、步骤(2)得到的改性废弃橡胶轮胎粉放入搅拌机中混合,继续加入碎石和砂搅拌混合,最后加入拌和水,搅拌均匀,得到掺加改性废弃橡胶轮胎粉的混凝土,其中所述矿物掺合料为粉煤灰、磨细矿渣或者硅粉,其用量占矿物掺合料和水泥总和即胶凝材料用量的20%-25%,所述各组分质量比为胶凝材料:碎石:砂:拌和水:改性废弃橡胶轮胎粉=1:2.3~2.5:1.5~1.6:0.35~0.40:0.008~0.01;(4)将步骤(3)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到试模中,振动去除浆体中气泡,在表面覆盖湿麻袋,在温度25℃、湿度55-65%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将试样从试模移除,在温度20℃、湿度90±5%的环境下养护14天,最后在CO2气体氛围中继续养护14天,即得所述的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结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朱钰文廖迎娣袁梦徐文强赵晖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