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机电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式的整合型微机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设置于微机电感测器(MEMSsensor)中的感测元件(sensingelement)需在特定的环境下操作,才能具有最佳的作动方式。因此,不同功能的微机电感测器,其感测元件所处的环境也需随之变化,才能确保微机电感测器在进行感测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举例而言,有些微机电感测器(例如陀螺仪)需要考虑震动阻尼对振动频率与信噪比的影响,因此会将感测元件(例如陀螺仪的可动质量块)设置于真空的气密空腔中,以降低空气阻尼所造成的影响。另外,有些感测元件(例如加速度计的可动质量块)在量测加速度而产生震动时,需要适当的空气阻尼,才能得到正确的量测结果。因此,这些感测元件(例如加速度计的可动质量块)需设置在特定气压的气密空腔中。除此之外,还有些微机电感测元件(例如是压力计的感测薄膜)需要包覆一具有特定气压或真空的气密空腔,才能量测压力计所在环境的压力大小。然而,在市场对于电子产品小尺寸与低成本的要求下,具不同功能的感测器的整合已成为未来微机电感测器市场的主流趋势。因此,如何开发出具多重气密空腔的微机电装置,以提供不同感测元件能在不同气压的环境中,进行最佳的作动,已成为整合多种微机电感测器时的重要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式的整合型微机电装置,整合了不同功能的微机电感测元件,以同时量测不同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机电装置,适用于同时量测压力及惯性物理量,该微机电装置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一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一气密空腔;第一感测单元,包含悬浮于该基板上方的可动质量块;第二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二气密空腔;其中,该第一气密空腔包覆该第一感测单元,该第一感测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气密空腔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13 TW 1031394111.一种微机电装置,适用于同时量测压力及惯性物理量,该微机电装置
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第一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一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一气密空腔;
第一感测单元,包含悬浮于该基板上方的可动质量块;
第二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二气密空腔;
其中,该第一气密空腔包覆该第一感测单元,该第一感测单元设置于该
第二气密空腔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第一气密空腔中的气压与该
第二气密空腔中的气压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可动质量块的下表面至该第
一表面的距离等于该第二盖体的顶壁的下表面至该第一表面的距离,该可动
质量块的厚度等于该第二盖体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含薄膜及贯穿孔,
该薄膜的上表面可导电且暴露于该第二气密空腔内,且该薄膜的下表面覆盖
该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括:
半导体层,设置于该第一表面;
第一绝缘层,覆盖该半导体层;
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覆盖该导电层;以及
固定电极,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薄膜包含:
部分该导电层,暴露于该第二气密空腔内;
部分该半导体层,覆盖该贯穿孔;以及
部分该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部分该导电层与该部分该半导体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固定电极的材料为铜,且该
导电层的材料为多晶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第二盖体、该薄膜及该第二
\t气密空腔构成一气压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单元是至少下列感
测器之一: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震荡器。
10.一种微机电装置,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第一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一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一气密空腔;
第一感测单元,包含悬浮于该基板上方的可动质量块;
第二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二气密空腔;
其中,该第一气密空腔包覆该第一感测单元及该第二盖体,该第一感测
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气密空腔之外,该第一气密空腔中的气压与该第二气密空
腔中的气压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可动质量块的下表面至该
第一表面的距离等于该第二盖体的顶壁的下表面至该第一表面的距离,该可
动质量块的厚度等于该第二盖体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含薄膜及贯穿
孔,其中该薄膜的上表面可导电且暴露于该第二气密空腔内,该薄膜的下表
面覆盖该贯穿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括:
半导体层,设置于该第一表面;
第一绝缘层,覆盖该半导体层;
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覆盖该导电层;以及
固定电极,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薄膜包含:
部分该导电层,暴露于该第二气密空腔内;
部分该半导体层,覆盖该贯穿孔;以及部分该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部
分该导电层与该部分该半导体层之间。
15.一种微机电装置,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第一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一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一气密空腔;
第一感测单元,包含悬浮于该基板上方的可动质量块;
第二盖体,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盖体与该基板定义第二气密空腔;
其中,该第一气密空腔包覆该第一感测单元及该第二盖体,该第一感测
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气密空腔之外,该可动质量块下表面至该第一表面的距离
等于该第二盖体顶壁的下表面至该第一表面的距离,该可动质量块的厚度等
于该第二盖体的厚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含薄膜及贯穿
孔,其中该薄膜的上表面暴露于该第二气密空腔内,该薄膜的下表面覆盖该
贯穿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机电装置,其中该基板还包括:
半导体层,设置于该第一表面;
第一绝缘层,覆盖该半导体层;
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中源,郭秦辅,李宗璟,黄肇达,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