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610067862
【技术保护点】
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结构(1)、换热系统(2)、喷淋除霜换热系统(3)和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所述塔体结构(1)上部设有出风筒(1‑2),所述塔体结构(1)的中部设有换热系统(2),所述塔体结构(1)下部设有进风栅(1‑3);外部空气由进风栅(1‑3)吸入,换热作用于换热系统(2)后,从出风筒(1‑2)流出;循环换热作用于所述换热系统(2)内部的循环液与机组连通;循环防冻作用于所述换热系统(2)的循环防冻液经喷淋除霜换热系统(3)与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并联连接,经过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再生后的循环防冻液回流至换热系统(2)。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结构(1)、
换热系统(2)、喷淋除霜换热系统(3)和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所述塔体结构(1)
上部设有出风筒(1-2),所述塔体结构(1)的中部设有换热系统(2),所述塔体结构
(1)下部设有进风栅(1-3);外部空气由进风栅(1-3)吸入,换热作用于换热系统(2)
后,从出风筒(1-2)流出;循环换热作用于所述换热系统(2)内部的循环液与机组连
通;循环防冻作用于所述换热系统(2)的循环防冻液经喷淋除霜换热系统(3)与太阳
能溶液再生系统(4)并联连接,经过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再生后的循环防冻
液回流至换热系统(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
于:所述塔体结构(1)包括塔体框架(1-1),所述塔体框架(1-1)上部设有出风筒(1-2),
所述出风筒(1-2)内设有风机(1-4)和斜流旋流分离器(1-5);所述换热系统(2)设
置在塔体框架(1-1)内,所述换热系统(2)与出风筒(1-2)之间设有斜流折射分离器
(1-6),所述塔体框架(1-1)底部两侧开有进风栅(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
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2)包括喷淋器(2-1)、填料层(2-2)、翅片盘管换热器(2-3)
和储水池(2-4),所述喷淋器(2-1)位于斜流折射分离器(1-6)下方,所述填料层(2-2)
位于喷淋器(2-1)下方,所述翅片盘管换热器(2-3)位于填料层(2-2)下方,所述储
水池(2-4)位于翅片盘管换热器(2-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
于:所述翅片盘管换热器(2-3)的翅片为疏水性翅片,盘管为低温宽带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
于:所述换热系统(2)还包括泄水阀(2-5)、系统进液口(2-6)和系统出液口(2-10),
所述泄水阀(2-5)与储水池(2-4)相连,用于放空和存储换热系统(2)内的循环液;
所述系统进液口(2-6)通过第一三通(2-7)分别与喷淋器第一入口(2-14)和翅片盘
管换热器(2-3)的入口连接,所述喷淋器第一入口(2-14)与第一三通(2-7)之间设
置有第一调节阀(2-8),所述翅片盘管换热器(2-3)的入口与第一三通(2-7)之间设
置有第二调节阀(2-9);所述系统出液口(2-10)通过第二三通(2-11)分别与储液池
(2-4)和翅片盘管换热器(2-3)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池(2-4)的出口与第二三通(2-11)
之间设置有第四调节阀(2-13),所述翅片盘管换热器(2-3)的出口与第二三通(2-11)
\t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阀(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其特征在
于:所述喷淋除霜换热系统(3)包括溶液泵(3-1),所述溶液泵(3-1)的入口通过第
五调节阀(3-3)与储水池(2-4)相连,所述溶液泵(3-1)的出口通过第三三通(3-2)
分别与喷淋器第二入口(3-5)和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
(3-2)与喷淋器第二入口(3-5)之间设置有第六调节阀(3-4),所述第三三通(3-2)
与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4)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七调节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晔,张小松,梁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