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长青专利>正文

砖柱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109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柱加固方法,其特征是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中间段长度为0.45~0.55倍砖柱高度,预应力筋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通过锚具固定在角钢;预应力筋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外面设置钢缀板,钢缀板与埋设在砖柱内U形预埋件焊接,钢缀板宽度为150~2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固方法,特别涉及砖柱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砖柱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传统的加固方法是加大截面法,由于原有的结构体处于受力状态,已经产生应力应变,而后加的结构体没有应力应变,导致原有的结构体和后加的结构体应力应变不协调,造成后加的结构体与原有的结构体难以形成整体。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对后加的结构体施加一定预应力,使其产生应力应变,有利于原有的结构体和后加的结构体协调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砖柱加固方法,解决砖柱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直径为18~25mm,预应力筋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中间段长度为0.45~0.55倍砖柱高度,两根预应力筋间距根据砖柱断面进行确定,当砖柱截面长度为2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6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0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75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9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0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1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00mm以及以上时,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20mm。预应力筋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转向钢块由钢垫板和垫钢筋组成,钢垫板厚度为10mm,垫钢筋为直径12~14mm的圆钢,垫钢筋与预应力筋接触部位根据预应力筋转折弧度进行打磨,使预应力筋转折后与垫钢筋接触为面接触。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通过锚具固定在角钢。预应力筋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强度为C30或者以上,厚度为25~35mm,膨胀混凝土外面设置钢缀板,钢缀板与埋设在砖柱内U形预埋件焊接,钢缀板宽度为150~200mm,通过钢缀板包裹喷射混凝土使加固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对加固结构提早发挥力学作用有很大的效果,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有很大的关系,为此进行大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钢缀板设置间距。表1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表中砖柱截面为正方形,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是指在上部荷载下加固混凝土承载应力与极限应力的比值。根据表1结果,随着承载力的增加,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会有所提升,在钢缀板设置间距大于550mm时应力发挥系数降低较大,而当钢缀板设置间距小于500mm时应力发挥系数变化不大。故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500mm且小于或等于550mm。表2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根据表2情况,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550mm且小于或等于600mm。依次试验确定: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600mm且小于或等于65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50mm或大于5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650mm且小于或等于70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50mm或小于3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或等于450mm且小于或等于550mm。表1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表2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施工步骤包括:(1)在砖柱周围设置,使砖柱处于卸载状态。(2)剥离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砖柱横向灰缝预埋U形预埋件。(3)将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钢垫板外侧焊接垫钢筋,形成转向钢块。(4)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5)挂设预应力筋,将预应力钢筋端部与三相低压变压器联接,变压器装有可变电阻,同时应带有冷却设备,从电热变压器接到预应力钢筋上的电线采用绝缘软铜丝绞线。(6)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初步固定在角钢,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建立初始应力,然后通过锚具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角钢。(7)喷射膨胀混凝土。(8)在喷射混凝土45min后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9)在喷射混凝土12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10min,通过锚具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角钢。(10)将钢缀板与U形预埋件进行焊接,焊缝长度要大于80mm。本专利技术力学性能好,质量易于获得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砖柱加固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为砖柱加固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转向钢块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砖柱,2、转向钢块,3、预应力筋,4、角钢,5、钢缀板,6、锚具,7、膨胀混凝土,8、U形预埋件,9、钢垫板,10、垫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砖柱加固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为砖柱加固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转向钢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中砖柱1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3,预应力筋3直径为22mm,预应力筋3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3中间段长度为0.5倍砖柱1高度,砖柱1截面长度为400mm,两根预应力筋3间距为100mm。预应力筋3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2,转向钢块2由钢垫板9和垫钢筋10组成,钢垫板9厚度为10mm,垫钢筋10为直径12mm的圆钢,垫钢筋10与预应力筋3接触部位根据预应力筋3转折弧度进行打磨,使预应力筋3转折后与垫钢筋10接触为面接触。钢垫板9插入砖柱1竖向灰缝,离砖柱1端头300mm处设置角钢4,角钢4插入砖柱1横向灰缝,预应力筋3张拉完毕后通过锚具6固定在角钢4。预应力筋3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7,膨胀混凝土7强度为C30,厚度为30mm,膨胀混凝土7外面设置钢缀板5,钢缀板5与埋设在砖柱1内U形预埋件8焊接,钢缀板5宽度为180mm。钢缀板5设置间距为大于520mm。施工步骤包括:(1)在砖柱1周围设置,使砖柱1处于卸载状态。(2)剥离砖柱1表面清理粉刷砂浆,砖柱1横向灰缝预埋U形预埋件8。(3)将钢垫板9插入砖柱1竖向灰缝,钢垫板9外侧焊接垫钢筋10,形成转向钢块2。(4)离砖柱1端头300mm处设置角钢4,角钢4插入砖柱1横向灰缝。(5)挂设预应力筋3,将预应力钢筋端部与三相低压变压器联接,变压器装有可变电阻,同时应带有冷却设备,从电热变压器接到预应力钢筋上的电线采用绝缘软铜丝绞线。(6)用锚具6将预应力筋3初步固定在角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砖柱加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柱加固方法,其特征是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中间段长度为0.45~0.55倍砖柱高度,预应力筋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通过锚具固定在角钢;预应力筋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外面设置钢缀板,钢缀板与埋设在砖柱内U形预埋件焊接,钢缀板宽度为150~2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柱加固方法,其特征是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中间段长度为0.45~0.55倍砖柱高度,预应
力筋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离砖
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通
过锚具固定在角钢;预应力筋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
膨胀混凝土外面设置钢缀板,钢缀板与埋设在砖柱内U形预埋件焊接,钢缀板宽
度为150~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柱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括:
(1)在砖柱周围设置,使砖柱处于卸载状态。
(2)剥离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砖柱横向灰缝预埋U形预埋件。
(3)将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钢垫板外侧焊接垫钢筋,形成转向钢块。
(4)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
(5)挂设预应力筋,将预应力钢筋端部与三相低压变压器联接,变压器装有可
变电阻,同时应带有冷却设备,从电热变压器接到预应力钢筋上的电线采用绝缘软
铜丝绞线。
(6)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初步固定在角钢,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
建立初始应力,然后通过锚具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角钢。
(7)喷射膨胀混凝土。
(8)在喷射混凝土45min后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
(9)在喷射混凝土12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10min,通过锚
具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角钢。
(10)将钢缀板与U形预埋件进行焊接,焊缝长度要大于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叶长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