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173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血浆循环管路、血浆收集管路、回输管路、血浆分离袋、血小板收集袋;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一端接全血入口和抗凝剂入口,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血浆循环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血浆收集管路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回输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另一端接回输口;上述各管路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套使用在血液自动分离机上,用来完成对血细胞的分离、血浆和血小板收集、还输等过程。其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与血液分离机配套使用的医用耗材血细胞分离器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传统的采集血浆、血小板的方法是用手工采集,经体格化验合格后,进行采血、离心分离,红细胞还输等过程,环节较多,操作程序复杂,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目前,医院、血站血细胞采集、分离,开始使用专用的血液分离机,在分离机的控制下,在封闭的管路中进行采血、分离,还输等过程。这个过程使用的分离耗材大多结构复杂,控制部件多,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其配合血液分离机,可以对采集的血液进行血细胞分离,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耗材——血细胞分离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血浆循环管路、血浆收集管路、回输管路、血浆分离袋、血小板收集袋;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一端接全血入口和抗凝剂入口,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血浆循环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富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血浆收集管路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回输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另一端接回输口;上述各管路穿过血液分离机的蠕动泵,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本技术血浆分离袋和血小板收集袋置于高速旋转的分离机中,分离红细胞、血小板含量高的富成分血浆和血小板含量少的穷成分血浆。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中还连接有生理盐水补充管路,回输管路中还设有三通过滤器和排气口,使用前,通过生理盐水补充管路向耗材内灌注生理盐水,排除耗材内的气体。回输管路和血浆收集管路还可以通过三通连通,这样血浆收集管路的穷成分血浆可以直接进入回输管路,连同血浆分离袋中的红细胞,被回输给献血员。本技术可以配套使用在血液自动分离机上,用来完成对血细胞的分离、血浆收集、其它剩余成分还输等过程。其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2.血浆循环管路,3.血浆收集管路,4.回输管路,5.血浆分离袋,6.血小板收集袋,7.三通过滤器,8.回输口,9.富成分血浆出口,10.红细胞出口,11.穷成分血浆出口,12.全血入口,13.抗凝剂入口,14.生理盐水补充管路,15.排气口,16.血浆收集口。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1、血浆循环管路2、血浆收集管路3、回输管路4、血浆分离袋5、血小板收集袋6。上述各管路穿过血液分离机的蠕动泵,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血浆分离袋和血小板收集袋置于高速旋转的分离机中,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血液中不同比重的成分被分离,这样可以分离红细胞、血小板含量高的富成分血浆和血小板含量少的穷成分血浆。本技术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1一端接全血入口12和抗凝剂入口13,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5;血浆循环管路2一端接血浆分离袋5的富成分血浆出口9,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6;血浆收集管路3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11,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16;回输管路4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10,另一端接回输口8。本技术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1中还通过三通连接有生理盐水补充管路14,以便向全血中补充生理盐水。回输管路中还设有三通过滤器7和排气口15,使用前,通过生理盐水补充管路14向耗材内灌注生理盐水,排除耗材内的气体。回输管路4和血浆收集管路3还可以通过三通连通,这样血浆收集管路的穷成分血浆可以直接进入回输管路,连同血浆分离袋中的红细胞,被回输给献血者。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生理盐水补充管路向耗材内灌注生理盐水,对分离耗材进行检测,耗材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5排除。而后,全血和抗凝剂通过全血入口12和抗凝剂入口13进入,混合后通过管路进入高速旋转的血浆分离袋5,在血浆分离袋5内血液被初步分离成含有血小板的血浆和红细胞,含有血小板的血浆通过富成分血浆出口9,进入血浆循环管路2,被输送到高速旋转的血小板收集袋6中进行进一步分离,将血小板留在血小板收集袋6内。血小板含量少的血浆通过穷成分血浆出口11,直接进入血浆收集管路3,通过血浆收集口收集,或通过三通进入回输管路4,通过回输口8回输。在血浆分离袋5内的红细胞也通过红细胞出口10进入回输管路4,通过回输口8回输给献血员。本技术可以配套使用在血液自动分离机上,用来完成对血细胞的分离、血浆和血小板收集、其它剩余成分还输等过程。其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权利要求1.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血浆循环管路、血浆收集管路、回输管路、血浆分离袋、血小板收集袋;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一端接全血入口和抗凝剂入口,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血浆循环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富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血浆收集管路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回输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另一端接回输口;上述各管路穿过血液分离机的蠕动泵,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中还连接有生理盐水补充管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回输管路中还设有三通过滤器和排气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回输管路和血浆收集管路还通过三通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血浆循环管路、血浆收集管路、回输管路、血浆分离袋、血小板收集袋;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一端接全血入口和抗凝剂入口,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血浆循环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血浆收集管路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回输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另一端接回输口;上述各管路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本技术配套使用在血液自动分离机上,用来完成对血细胞的分离、血浆和血小板收集、还输等过程。其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1/38GK2703526SQ20042003969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吴传明, 陈晓通, 赵恒坤, 潘建军, 张翠艳, 苗延淑 申请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细胞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血浆循环管路、血浆收集管路、回输管路、血浆分离袋、血小板收集袋;全血和抗凝剂输入管路一端接全血入口和抗凝剂入口,另一端接血浆分离袋;血浆循环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富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血浆收集管路一端接血小板收集袋的穷成分血浆出口,另一端接血浆收集口;回输管路一端接血浆分离袋的红细胞出口,另一端接回输口;上述各管路穿过血液分离机的蠕动泵,在蠕动泵和电磁开关的控制下,控制血液的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明陈晓通赵恒坤潘建军张翠艳苗延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