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浮空平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气球是一种无动力气球飞行器,属于浮空器的一种,气球用系留绳与地面设施连接,球体内充氦气,依靠浮力悬停在空中,主要应用于大气边界层探测。气球可携带自记仪器、无线电遥测仪器;或可通过缆绳传送信息的仪器;也可掉挂仪器在几个预定高度进行梯度观测,用聚酯薄膜制作的大型球,可带几十公斤的仪器。系留气球作为各种通讯、监测和雷达等设备的搭载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氦气飞艇浮空器(系留气球)操作复杂、维护繁琐、使用费用高昂,难以普及,常在高端的军事侦查中应用,但当发生自然灾害灾区的移动通讯受到严重影响时,作为通讯应急系统,氦气飞艇浮空器并不具有优势,系留热气飞艇浮空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系留浮空平台,通过携带不同任务设备,不仅能够作为重大灾害情况下的应急通讯平台,还能够完成空中监控、电子侦查、电子干扰、通讯中继、科学试验等各种军用和民用任务。不管是氦气飞艇浮空器还是系留热气飞艇浮空平台,浮空平台均需要通过一套系留绳收放装置牵引和放出缆绳实现气球的空中驻留和升降功能。传统的系留绳收放装置通常采用电机减速机等机械传动或由电气控制,机械式驱动是通过液力藕合器,可以在堵转工况下产生最大扭矩,但是驱动部件间的固定几何位置关系决定着系统的设计布局,其传动系体积尺寸大,安装布局复杂,原动机位置是不可变的,经常需要精密加工的平面和精密的部件定位, >效率低,具有环境因素的限制,另外机械式驱动绞车在有负载的情况下难以取得平稳的反转。电气控制一般采用常规定速电机驱动,较为复杂,故障率高,安全性能低,且不能低速启动和平滑变速。而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极广,在低速大扭矩的传动场合具有和机械、电气无法比拟的优势。系留平台的使用具有高科技前沿的功能与要求,为了保证系留平台的工作可靠和安全,系留缆绳收放装置必须能够可靠地实现承载牵引、驻留以及对缆绳的保护等功能。现有的系留绳收放装置缠绕缆绳时,缆绳在承载情况下会受到很大的侧压力,系留绳外部保护包皮经过多次收放后会很快磨损,从而降低缆绳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缆绳失效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另外缆绳在收放设备上打滑,相互缠绞都会危及到系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减少了体积和重量,降低了能源消耗,在低速大扭矩的传动场合具有和机械、电气无法比拟的优势,且本装置在收放缆绳的过程中,其设计充分考虑到对缆绳收放的平稳控制及对缆绳的保护,采用丝杆结构控制的排线系统,保证缆绳收线与卷绳筒旋转一致,收卷紧密整齐,确保了系留平台的使用安全。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卷绳系统、驱动系统和排线系统,所述的卷绳系统包括第一底座、安装在第一底座上的卷绳筒,所述的卷绳筒与液压传动装置相连;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第二底座、安装在第二底座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侧设有液压传动装置,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均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所述的排线系统位于卷绳系统和驱动系统之间,用于将经过驱动系统传送回的缆绳整齐的收回排列在卷绳筒上或反向放出缆绳,所述的底座Ⅰ在缆绳进入卷绳筒的方向水平设有导轨,所述的排线系统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排线系统包括皮带传动机构、皮带、往复丝杆、光杆、滑块、和拨叉,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通过皮带连接在卷绳筒与往复丝杆上,所述的光杆穿过皮带传动机构固定在导轨上,所述的滑块套在光杠和往复丝杆上,拨叉镶嵌在滑块的底端,往复丝杠的螺旋面与拨叉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驱动轮包括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所述上驱动轮与所述下驱动轮上下设置且轴线方向平行,所述上驱动轮的另一侧设有液压碟刹装置,所述下驱动轮的另一侧设有液压碟刹装置;所述的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上刻有缆绳槽,缆绳缠绕在所述上驱动轮与所述下驱动轮上是以单层多圈缠绕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驱动轮、下驱动轮各与一个液压传动装置相连,该液压传动装置包括行星减速机和驱动轮回转马达,驱动轮回转马达将动力通过行星减速机传输给上驱动轮、下驱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系统一端设有导线装置,所述的导线装置在缆绳进入导线装置的位置设有水平滚筒,并由水平滚筒引导缆绳进入驱动系统;所述的驱动系统的另一端设有导绳架,导绳架上开有导绳环,缆绳从导绳环离开驱动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还设有压线滚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绳筒的转轴支设在第一底座上,该转轴一端与设置在第一底座外侧的一个液压传动装置相连,该液压传动装置包括行星减速机和卷绳筒回转马达,卷绳筒回转马达将动力通过行星减速机传输给卷绳筒的转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气控制柜和液压泵站,所述的驱动轮回转马达和卷绳筒回转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泵站包括主油泵电机、备用油泵电机和控制阀组。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卷绳系统及驱动系统采用液压传动,通过液压马达(回转马达)驱动行星减速器进行传动,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简化电气控制程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故障率,且一般的电动绞车会在系留缆绳收卷和释放过程由于情况不同会逐渐产生不同的张力,绳索受力不均,卷绳系统的收卷系统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可以方便实现涨紧力的过载保护及实时调整,因为液压本身就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液压马达通过液压阀可以自如调整液压传动装置的扭矩,只要在液压马达的最大扭矩范围内,来自缆绳另一端的力矩并不稳定时,卷绳系统的液压动力传输部分也可以根据压力无极调速,使得缆绳能够均匀紧密、受力均衡地缠绕在卷绳筒上,即保护了缆绳,更保证了浮空平台稳定升空或回收,降低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系统采用液压动力传输为主动力传输,可以在不用配置专门外动力的情况下从工程车辆内获取液压源,实现动力传输,液压泵站设置了主油泵电机和备用油泵电机,可以满足正常工作状态仅需要1个油泵电机,以及特殊工作状态1个油泵电机不够的情况,紧急工作状态采用2台油泵电机同时运行,可以达到最大运行速度及拉力,从而降低能源损耗。(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与直接采用卷绳系统收回或放出缆绳相比,驱动系统可以提供收、放所需要的足够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并能够达到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卷绳系统(1)、驱动系统(2)和排线系统(3),所述的卷绳系统(1)包括第一底座(13)、安装在第一底座(13)上的卷绳筒(11),所述的卷绳筒(11)与液压传动装置相连;所述的驱动系统(2)包括第二底座(21)、安装在第二底座(21)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侧设有液压传动装置,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均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所述的排线系统(3)位于卷绳系统(1)和驱动系统(2)之间,用于将经过驱动系统(2)传送回的缆绳整齐的收回排列在卷绳筒(11)上或反向放出缆绳,所述的第一底座(13)在缆绳进入卷绳筒(11)的方向水平设有导轨(31),所述的排线系统(3)设置在导轨(31)上,所述的排线系统(3)包括皮带传动机构(32)、皮带(33)、往复丝杆(34)、光杆(35)、滑块(36)、和拨叉(37),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32)通过皮带(33)连接在卷绳筒(11)与往复丝杆(34)上,所述的光杆(35)穿过皮带传动机构(32)固定在导轨(31)上,所述的滑块(36)套在光杠(35)和往复丝杆(34)上,拨叉(37)镶嵌在滑块(3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卷绳系统(1)、
驱动系统(2)和排线系统(3),所述的卷绳系统(1)包括第一底座(13)、安装在第一底
座(13)上的卷绳筒(11),所述的卷绳筒(11)与液压传动装置相连;所述的驱动系统(2)
包括第二底座(21)、安装在第二底座(21)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侧设有液压传动
装置,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均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所述的排线系统(3)位于卷绳系统(1)
和驱动系统(2)之间,用于将经过驱动系统(2)传送回的缆绳整齐的收回排列在卷绳筒(11)
上或反向放出缆绳,所述的第一底座(13)在缆绳进入卷绳筒(11)的方向水平设有导轨(31),
所述的排线系统(3)设置在导轨(31)上,所述的排线系统(3)包括皮带传动机构(32)、
皮带(33)、往复丝杆(34)、光杆(35)、滑块(36)、和拨叉(37),所述的皮带传动
机构(32)通过皮带(33)连接在卷绳筒(11)与往复丝杆(34)上,所述的光杆(35)穿
过皮带传动机构(32)固定在导轨(31)上,所述的滑块(36)套在光杠(35)和往复丝杆
(34)上,拨叉(37)镶嵌在滑块(36)的底端,往复丝杠(34)的螺旋面与拨叉(37)相
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杆排线的缆绳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包括
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所述上驱动轮(23)与所述下驱动轮(24)上下设置且
轴线方向平行,所述上驱动轮(23)的另一侧设有液压碟刹装置,所述下驱动轮(24)的另
一侧设有液压碟刹装置;所述的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上刻有缆绳槽,缆绳缠绕
在所述上驱动轮(23)与所述下驱动轮(24)上是以单层多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