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继汉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8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滴斗与软管之间或在软管间设置有一能够有效防止在调换输液瓶时和将近输液结束时空气进入软管进而进入患者体内的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包括有一壳体,在壳体底部设置一个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中下部设一个限位件和一个浮体,浮体内嵌有一个乳胶和其它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带锥度锥头。其中所述浮体设在限位件与药液入口通道之间,并能够自由转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卫生领域中给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用的输液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静脉输液时能自动封闭输液管路,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以达到输液的安全。
技术介绍
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广泛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这样对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即目前一次性输液器在调换输液瓶和药液注完时没有自动封闭作用,若护理人员在此时稍不注意,就会使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内,而这些空气进入到静脉后会给患者带来极不安全的因素,同时也给本来就具有较大工作量的护理人员带来更紧张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调换输液瓶时和输液将近结束时能自动封闭输液管路,以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以达到输液的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有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滴斗与软管之间或在软管间设置有一能够有效防止在输液换瓶或输液将近结束时空气进入软管进而进入患者体内的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包括有一壳体、壳体底部有一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壳体中下部有一限位件及一浮体,浮体内嵌有一片乳胶和其它软材料制成的带锥度锥头。其中所述浮体和嵌入浮体的锥头设在底部药液入口通道和限位件之间,并能够自由转动。较佳地,所述壳体为所述滴斗的一部分,所述药液入口通道和限位件设在所述滴斗的内底部和滴斗的中下部,在该两者之间设置所述浮体和嵌入浮体的软质且有弹性的带锥度锥头。另外,所述壳体也可为一独立体,并在上、下两端设有中可与软管密封连接的入、出口。另外,所述的药液入口通道可在滴斗加工时同时完成,限位件也可在滴斗加工过程中一起完成。另外,所述浮体内的带锥度锥头,可在浮体加工完成后嵌入,该锥头的材质为乳胶或软且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本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无须病人和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输液的结束,待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可借助于安全机构中的浮体自动封闭输液管路,防止空气气泡进入患者的静脉,同时较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紧张工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输液器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次性输液器主要包括插瓶针1、滴斗2、 软管3、流量控制器4、药液过滤器5及静脉输液针6,其中插瓶针1、滴斗2、软管3、药液过滤器5及静脉输液针6贯通密封连接,而流量控制器4套置在软管3的外侧,对于该一次性输液器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由于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本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的主要特征是在滴斗2的内底部设置有一个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61,在滴斗的中下部设置一限位件60,并在其60、61之间设置有一浮体62,该浮体内嵌入一带锥度的软锥头63,其中该锥头63为乳胶或软且具有弹性的软材质制成,同时该材质应符合卫生要求。药液入口通道61与限位件60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浮体62高度的50%,确保浮体62在限位件60和药液入口通道61构成的腔体内上下自由转动,且该限位件60和药液通道61可通过滴斗加工时一次完成,带锥度锥头63可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在浮体上,本技术中的输液器由直接设在滴斗2内底部的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61,限位件60,浮体62,及嵌入浮体的弹性锥头63构成一液位控制安全机构,利用该液位控制安全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在输液换瓶或输液结束时,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引起危险。在使用本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时,首先将插瓶针1插入输液瓶胶塞或输液袋,在挤掉滴斗内的空气后,当输液瓶内的药液下滴时,借助于滴斗内的药液比重,浮体62和带锥度锥头63,会自动上浮,使药液下流,而当药液输完不再下滴时,浮体62、锥头63会随着药液的液面下降而下降,直至浮体62内嵌入的锥头63落在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中,借助于浮体62及嵌入浮体的锥头63的重力,将药液入口通道的通孔封闭,将空气阻挡在滴斗2内,而无法进入到软管3内,从而确保输液的安全。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液位控制安全机构与滴斗2分开,成为一独立体,即液位控制安全机构包括有一壳体64,该壳体64在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可与软管8和3密封连接的入口65、出口66,即在上端通过软管8与滴斗2连通,而下端与软管3连通,至于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另行说明,因此,利用该输液器同样能够实施安全输液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使用时无须病人和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输液的结束,就可有效防止空气气泡进入患者的静脉,同时较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紧张工作。另外,以上虽然对本技术中两较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即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设计精神下可以对其作出等效的变化与修饰,因此,凡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设计精神下所作出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滴斗与软管之间或在软管间设置有一能够有效防止在调换输液瓶时和将近输液结束时空气进入软管进而进入患者体内的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包括有一壳体,在壳体底部设置一个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中下部设一个限位件和一个浮体,浮体内嵌有一个乳胶和其它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带锥度锥头。其中所述浮体设在限位件与药液入口通道之间,并能够自由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所述滴斗的一部分,所述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设在所述滴斗的底部,限位件设在所述滴斗的中下部,在该药液入口通道与限位件之间设置所述浮体。浮体内嵌一弹性软质材料制成的带锥度锥头。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独立体,并在上、下两端设有中可与软管密封连接的入、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光洁的入口通道可在滴斗加工时同时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该输液器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静脉输液。该输液器由插瓶针,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滴斗及安全机构组成,其中安全机构包括有滴斗低部有一个光洁的药液入口通道,滴斗中下部有一限位件,在其中间有一浮体,浮体内嵌有一乳胶和其它软材料制成的锥头。在使用过程中,借助于浮体在药液输送过程中呈上浮而不堵塞,在输液换瓶或结束时,浮体随药液液面下降而降至药液的入口通道上而封闭输液通道,致使空气进不去而实现安全输液。文档编号A61M5/14GK2666453SQ200320131818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蔡继汉 申请人:蔡继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继汉
申请(专利权)人:蔡继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