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富臻专利>正文

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8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它的底座连接有支柱,支柱上装有夹子和上托板与中托板,其特征在于:中托板的上面固定有座套,座套内放置有搅拌罐,电机固定在中托板的下面,电机的轴上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永磁铁,与永磁铁对应的上方是搅拌罐,搅拌罐内放有磁力搅拌棒,搅拌罐通过软管分别与输液瓶和氧气调压盒连接,氧气调压盒通过软管与氧气瓶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附属产品,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时使用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器,是将输液瓶的药液直接输入人体,而且输液时进入输液瓶的补充气体是室内空气,这样难免有细菌进入瓶内,直接污染了液体,而且这种输液方式没有给人体增加氧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的目的是,在抢救病人的输液过程中在输液体内加入氧气,使输液体成为具有活性氧的液体,用于延缓垂危病人的生命,延长抢救时间,同时用氧气代替空气进入输液瓶补充空间,减少空气对液体的污染,提高输液质量,同时要求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游离活性氧增强仪,由底座连接支柱,支柱上装有夹子和上托板与中托板,其特征在于中托板的上面固定有座套,座套内放置有搅拌罐,电机固定在中托板的下面,电机的轴上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永磁铁,与永磁铁对应的上方安装有搅拌罐,搅拌罐内放有磁力搅拌棒,搅拌罐通过软管分别与输液瓶和氧气调压盒连接,氧气调压盒通过软管与氧气瓶连接。为了使用方便,底座与中托板连为一体成为箱形;为保证输液质量在搅拌罐的出液口装有过滤片;为调整电机的转速在底座上装有调速装置;为了安全卫生不形成交叉感染搅拌罐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输液体中增加了氧气,可以有效的延缓生命,给医生抢救赢得时间,提高了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在正常的输液过程中采用本新型可以减少空气对输液体的污染,提高液体质量,同时可以缓解部分患者在输液时产生的心跳过速、心慌、恶心等不良反映。附图说明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新型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转盘与搅拌罐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套,2针头,3下液管,4中托板,5搅拌罐,6罐盖,7茂菲氏滴管,8进液软管,9进气软管,10上托板,11药液瓶,12瓶夹子,13挂钩,14备用塞,15液面,16搅拌棒,17进气软管,18立柱,19调速盒,20电源线,21氧气进管,22氧气调压盒,23底座,24电机,25前面板,26调速旋钮,27搅拌罐座,28出气接头1,29出气接头2,30进气接头,31电源开关,32输液管,33气体调节旋钮,35电机固定架,36出液接头,37过滤片,40磁铁,41转盘。实施例1如图所示底座23上固定有立柱18,立柱上装有中托板4、上托板10和瓶夹子12,药液瓶11倒置放在上托板10的孔中,上部有夹子12夹持固定,挂钩13是用来悬挂输液袋的。中托板4的上面固定有座套1,座套1内放置搅拌罐5,搅拌罐内放置有搅拌棒16,搅拌棒16的外壳是塑料制成,壳内装有永磁铁。搅拌罐5的上端是罐盖6,罐盖6与罐5是紧密配合,与罐盖6成为一体的下液管3与内外相通,下液管3的下端口位于罐体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端口由进液软管8相连与药液瓶11相通,进气软管9的上端与药液瓶11相通,下端与氧气调压盒22相通,药液瓶输出液体时,氧气进入补充空间。罐盖6上的另一个连接头通过进气软管17与氧气调压盒22相连,调节氧气调压盒22上的气体调节旋钮,可以调节搅拌罐内的压力,从而达到调节输液速度的目的。从图3可以看出与搅拌罐5的底部相对应的座套1和中拖板4上均是孔,孔内有磁铁40固定在转盘41上,转盘41固定在电机24的轴上,电机通过固定架35装在中托板4的下面,通过调节固定架35与中托板4之间的距离使磁铁40与搅拌罐5的底面保持合适的间距。当电机24旋转时带动转盘41和磁铁40一起转动,由于磁力的吸引罐内的搅拌棒16也随着一起转动,电机的电源线进入调速盒19,调节调速盒上的旋扭可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搅拌棒16的搅拌速度,调速盒上有电源线20。搅拌罐内液面15的附近刻有刻度,用来观察液面15的高度。罐的底部装有出液接头36,接头的左端装有过滤片37,过滤片37用于防止药液中的杂质输入人体,接头36的右端连接输液软管32,输液软管32是普通输液器。使用时将药液瓶11倒置放在上托板10内,用夹子12夹稳,把搅拌罐上的各连管连接好,先不与药液瓶11连接。打开氧气瓶,氧气通过氧气进管21进入氧气调压盒22,再经进气软管17进入搅拌罐5内,将罐内空气排出,然后将软管8和9与药液瓶连通,药液通过软管8和下液管3进入搅拌罐5,同时氧气经进气软管9进入药液瓶补充空间,当药液埋没下液管3的端口后上升到液面15的位置时,由于氧气对液面的压力,药液不再向下流,并保持液面位置,这时观察液面在刻度上的位置,调节氧气输入的压力使液面到合适的刻度,同时观察输液器上滴管的滴速,滴管滴速的调节与普通输液器相同。电机24带着转盘41和磁铁40旋转,搅拌棒16随着转动,从而带动罐内药液旋转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加液体的溶氧速度和溶氧量,同时由于搅拌罐是密闭形式,氧气瓶送来的氧气使搅拌罐内具有一定的压力,这样更增加了液体的溶氧能力,使药液的溶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搅拌罐和各连接软管都是一次性用品不形成交叉感染,搅拌罐本身是塑料注塑成型,体积也不大所以使用成本也较低。该实施例的电路属公知的普通电子电路,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2图2是底座与中托板连为一体结构的箱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只是中托板与底座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控制箱,它的前面有前面板25,并装有电机的调速旋钮26,电源开关31和气体调节旋钮33,侧面装有进气接头30,用于接氧气瓶,控制箱的上面也就是搅拌罐座27上装有立柱18,出气接头28接进气软管9,出气接头29接进气软管17,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它的底座连接有支柱,支柱上装有夹子和上托板与中托板,其特征在于中托板的上面固定有座套,座套内放置有搅拌罐,电机固定在中托板的下面,电机的轴上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永磁铁,与永磁铁对应的上方是搅拌罐,搅拌罐内放有磁力搅拌棒,搅拌罐通过软管分别与输液瓶和氧气调压盒连接,氧气调压盒通过软管与氧气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其特征在于底座与中托板连为一体成为箱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搅拌罐的出液口装有过滤片。4.如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其特征在于仪器的底座上装有调速装置。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搅拌罐为一次性塑料制品。专利摘要本新型是一种静脉输液时使用的游离活性氧增强仪。由底座连接支柱,支柱上装有夹子和上托板与中托板,中托板上有搅拌罐。电机转动时,搅拌罐内的磁力搅拌棒旋转,使药液旋转搅拌,药液充分与氧气接触,使输液体的含氧量显著提高,用于病危患者抢救时延长生命,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使用氧气作为输液瓶的补充空气减少了室内空气对输液体的污染,给输液体内增氧的这种方式还可以缓解患者对输液时产生的心跳、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文档编号A61M5/14GK2671592SQ200320132029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谢富臻, 张永玉 申请人:谢富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富臻张永玉
申请(专利权)人:谢富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