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锡午专利>正文

多功能急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72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医学领域的多功能急救机,由左壁、右壁、前壁、后壁、上盖、底、臂封箱构成的长方形壳体,壳体内具有急救室,底前壁与左、右两壁和的前端下部构成门字型空腔,其空腔内具有压力输氧箱,左前壁前上端部具有呼吸器、磁力心脏助跳器,左壁中部具有急救箱,其后部具有变速箱、电源开关;左、右钳形臂封箱分别与左、右壁前端部插接,机壳与固定架连接。该设备具有多功能,为急病患者赢得宝贵治疗时间,结构简单,造价低。(*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适用于医学方面、且对危病人特殊抢救急需的医疗机械,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急救机。当前国内外医学界中,对于溺死、缢死、猝死及各种垂危病人的抢救始终是个难题。各医院采取的急救措施仍然是人工呼吸、输氧、药物等急救方案。其弊端是1、人工呼吸伤害皮肤,张合距小,后背无法受力;2、氧气袋输氧只吸无呼,无自动压缩,与抢救患者配合不当;3、在抢救重患中缺少呼唤;无体外增温;无体外健康心脏的强音震动及辅助设施;无活动四肢等设施。因此由于急救措施不力,配合不当,使一些重危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而离开了人世。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机。该机具有健康人的心脏跳动、呼吸、活动四肢等设施。急症患者经过抢救,使猝死及重危患者弥留人世,给医疗盈得宝贵时间。本技术对危重患者是一种可行的复活急救装置,填补了国内外医疗急救学中的空白。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该装置由左壁、右壁、底前壁、后壁、上盖、底构成长方形壳体,壳体内为急救室,带有玻璃板与左、右两壁的前端下部为门字型空腔,在其空腔底具有长方形输氧箱,左前壁上端部具有呼唤器、磁力心脏助跳器,左、壁中部具有急救箱,其后部具有电源开关。左、右钳形臂封箱分别插入左右壁前端。壳体四角通过螺丝、合页与固定架或固定轮连接。操作时,将患者抬到急救室仰面放好,系上臀部安全带,如需要胸肺强呼吸,再将其前胸和后背、腹部和腰部均分别通过两组橡胶吸盘吸住,吸盘的机械呼吸与其内部变速箱上的左、右壁椭圆轮上、下工作杆及输氧箱配合。上下两组吸盘固定杆与左右壁椭圆轮上、下工作杆连接,通过变速箱两次变速,以29/分次的张合运动(上下张合共24cm),来助胸肺强呼吸。输氧箱内具有氧气袋和氧气管,开机抢救时将输氧管插进患者鼻孔,当橡胶吸盘扩胸吸气时,输氧箱压力板自动向下压缩12cm进氧,吸盘收胸出气时,输氧箱压力板自动向上回缩12cm停氧出气,往复循环挤压输氧抢救。急救中的四肢活动通过椭圆轮工作杆带动左、右臂杠杆活动器和左右腿活动板杠杆活动器来完成。脚部活动由脚部活动车来完成。在机械呼吸和活动四肢中,如有大小便排出,可通过设置在底下方左、右两腿活动板中间的排便器来完成。对危病患者如需前胸和后背实施抡救,可通过心脏助跳器来配合。磁力体外心脏助跳器具有增强加大3-5倍的健康人的心脏跳动音,能辅助和带动垂危病人微弱心脏的跳动,促进心血管的血液循环,避免心血管堵塞,引导病人的微弱心律同健康人的心脏同步。对心脏病的患者辅助治疗,也得到良好的效果。对抢救猝死或垂危患者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该装置中的增温器和呼唤器急速抢救。且增温器可增温至45℃左右,借以补充垂危病人的体温,以防过快僵尸;呼唤器置于左壁上方,备录好录音带,急救戴上耳机反复呼唤,给急救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该装置的左壁外侧具有急救箱、电源开关,其左壁前上方具有点滴架,以备紧急需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具有多功能设施,可随时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呼唤机、呼吸盘、压力输氧箱、四肢活动器、磁力心脏助跳器、增温器等功能,给危病患者盈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延长了生命;2、本技术操作方便,该机除安装在急救室和病房外,还可安装在救护汔车里,便于现场和途中抡救。本技术的具体机造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壁、前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壁、后壁、底内结构示意图;图4压力输氧箱结构示意图;图5左、右腿杠杆活动器结构示意图;图6脚部活动车结构示意图;图7左右臂杠杆活动器结构示意图;图8吸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吸盘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0磁力体外心脏助跳器通音管结构示意图;图11机体上盖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构造及工作细节。参照附图1~11所示。多功能急救机由左壁9、右壁13、前壁2、后壁11、上盖12、底3、臂封箱1构成长方形壳体,壳体内部是空腔为急救室,带有玻璃板的底前壁2与左、右两壁9和13的前端下部构成门字型空腔,在其空腔内具有长方形压力输氧箱4,左前壁9前上端部具有呼唤器5、磁力心脏助跳器6,左壁9中部具有急救箱8,其后部具有变速箱、电源开关10。左、右钳形臂封箱1分别与左、右壁9和13前端部插接。机壳体四角通过螺丝、合页与固定架7(或固定轮)连接,如图1所示。如图2~3所示,机壳体左壁9内的中后端部具有变速箱,变速箱由一次变速轮24、三角带23、二次变速轮20、椭圆工作轮19、椭圆工作轮19上具有椭圆轮上工作杆21和椭圆轮下工作杆15、其工作杆21和15中间的前后端具有两组左壁拉力回程弹簧25。右壁13中间具有右壁椭圆工作轮46,右壁椭圆工作轮46上、下端分别具有椭圆轮上工作杆21、椭圆轮下工作杆15,右壁椭圆工作轮46的外侧通过四根固定螺丝与脚部活动车启动轮47连接;椭圆轮上工作杆21、椭圆轮下工作杆15中间前后端具有两组右壁拉力回程弹簧31。电机22固定在壳体底部左侧的固定台上,通过三角带23传动一次变速轮。电机22通过两组三角带23分别带动一次变速工作轮24、二次变速工作轮20,一、二次变速工作轮24和20通过轴承三角带23连接。左壁椭圆工作轮19通过通心轴36与右壁13内的右壁椭圆工作轮46连接,并固定在壳体底3中心的左、右两侧。二次变速工作轮20的右侧通过四根螺丝固定在左壁椭圆工作轮19上,二次变速工作轮20带动右壁椭圆工作轮46。左、右壁椭圆工作轮19和46上、下端,分别通过左臂拉力弹簧25、右臂拉力弹簧31,与椭圆轮上工作杆21和椭圆轮下工作杆15连接。二次变速工作轮20以29转/分的速度进行工作,左、右壁椭圆工作轮19和46的旋转启动左、右椭圆轮上、下工作杆21和15,使其变成上、下张合运动,回程靠左、右壁拉力弹簧25、31。机壳内底3上端部,左右臂封箱的后部具有橡胶吸盘69,如图8~9所示,根据部位及作用分为上、下两组吸盘如腹部上呼吸盘26和胸部上呼吸盘28,均分别通过腹部吸盘调节固定杆27和胸部吸盘调节固定杆29,悬浮固定在左壁9、右壁13的椭圆轮上工作杆21的前上端;如腰部吸盘48和背部吸盘49两组,固定在机底3的中上方,背部吸盘49两组各有四个背部和腰部呼吸盘弹簧32垫底,背部吸盘49、腰部吸盘48的吸盘背部调节固定杆73,穿过机底3的四个孔道,通过腹部吸盘调节固定杆27、胸部吸盘调节固定杆29固定在左、右壁9和13下左右椭圆轮下工作杆15上。橡胶吸盘69由磁力心脏助跳器吸嘴70、吸盘板71、吸板排气工作阀72、吸板调节固定杆73构成,吸盘板71上的橡胶吸盘69与吸盘调节固定杆73连接。吸盘板71上具有吸嘴70和吸板排气工作阀72,吸嘴70与磁力导管连接。吸盘调节固定杆73又分别与两组左、右壁椭圆轮上、下工作杆21和15连接。电机接通后,通过三角带23传动,通过两次变速以29次/分张合运动,助胸肺强呼吸。前胸和后背均受力张合,不伤害皮肤。机壳底3前端下部门字型空腔内具有长方型压力输氧箱4,由左右两侧压力板固定杆16、压力板活动道51、四个底部板下弹簧52、弹簧板53、外壁54、四个固定螺丝55构成。左右两侧固定螺丝55四根固定在机底3前端的底背部。压力输氧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医学领域的多功能急救机,其特征是由左壁(9)、右壁(13)、前壁(2)、后壁(11)、上盖(12)、底(3)、臂封箱(1)构成的长方形壳体,壳体内部是空腔为急救室,带有玻璃板的底前壁(2)与左、右两壁(9)和(13)的前端下部构成门字型空腔,在其空腔内具有长方形压力输氧箱(4),左前壁(9)前上端部具有呼唤器(5)、磁力心脏助跳器(6),左壁(9)中部具有急救箱(8),其后部具有变速箱、电源开关(10);左、右钳形臂封箱(1)分别与左、右壁(9)和(13)前端部插接,机壳体四角通过螺丝、合页与固定架7或固定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锡午张丽华刘振方
申请(专利权)人:冯锡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