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那宪飞专利>正文

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978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包括左升降装置、右升降装置、底座和横梁,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上均滑动设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设有横梁,横梁的中部设有防滑套,横梁的左右两端上侧均设有杠铃杆,杠铃杆上可拆卸设有多个杠铃片,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顶端均设有定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灵活移动,训练模式多样,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
技术介绍
人体是各器官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体育活动时,看起来好像只有肌肉在活动,其实身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器官都在参加活动,并且都要由大脑皮层来指挥协调。做准备活动正是为了提高大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准备活动还能使体温略为升高,使肌肉、肌腱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弹性、伸展性都很好,不至于因为突然收缩而拉伤或撕裂,这在冬天尤其重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用到训练器械,但现有的器械稳定性差,不方便移动,训练模式单一,不便于调节,给学生的训练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包括左升降装置、右升降装置、底座和横梁,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上均设有升降调节臂,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之间于底座的顶部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左右两侧于底座上均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上均滑动设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防滑套,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上侧均设有杠铃杆,杠铃杆上可拆卸设有多个杠铃片,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顶端均设有定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左侧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右侧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有绳索,绳索绕过定滑轮后与第二吊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缸体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连接固定于底座上的三角支撑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垫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摩凸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与固定套为铰接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杠铃杆竖直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位于固定套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调节臂调节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至适宜高度,可通过横梁进行引体向上训练,还可通过横梁进行杠铃托举训练,且杠铃片的数量可以改变,方便使用,通过固定环可对固定套进行限位支撑,以免托举后的移动超限,通过对第二吊环进行拉伸,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进行仰式上肢拉伸训练,通过第一吊环和第二弹簧配合可进行俯式拉伸练习,此外,通过防滑套便于人手操作;通过弹性垫可防止人员滑倒,且弹性垫上的按摩凸粒可对赤脚训练人员起到按摩作用;通过底座底部设置的万向轮,方便装置移动。综上所述,该装置可灵活移动,训练模式多样,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底座,3-三角支撑件,4-右升降装置,5-升降调节臂,6-升降杆,7-固定环,8-第一弹簧,9-绳索,10-定滑轮,11-固定套,12-杠铃杆,13-杠铃片,14-防滑套,15-横梁,16-左升降装置,17-第一吊环,18-第二弹簧,19-弹性垫,20-第二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包括左升降装置16、右升降装置4、底座2和横梁15,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分别安装固定于底座2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的缸体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连接固定于底座2上的三角支撑件3,通过三角支撑件3可提升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的稳定性,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上均设有升降调节臂5,通过升降调节臂5可对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进行高度调控,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之间于底座2的顶部设有弹性垫19,所述弹性垫19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摩凸粒(未示出),通过弹性垫19可防止人员滑倒,且弹性垫19上的按摩凸粒可对赤脚训练人员起到按摩作用,所述弹性垫19的左右两侧于底座2上均设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一端固定于底座2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17,通过第一吊环17和第二弹簧18配合可进行俯式拉伸练习,所述底座2的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万向轮1,以便于对装置移动。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的升降杆6上均滑动设有固定套11,两个固定套11的内侧设有横梁15,且横梁15的两端与固定套11为铰接设置,所述横梁15的中部设有防滑套14,以便于进行引体向上训练,所述横梁15的左右两端上侧均设有杠铃杆12,杠铃杆12竖直设置,杠铃杆12上可拆卸设有多个杠铃片13,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横梁15以及杠铃杆12和杠铃片13可进行杠铃托举练习。所述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的升降杆6的顶端均设有定滑轮10,所述左升降装置16的升降杆6的左侧和右升降装置4的升降杆6的右侧均设有固定环7,且固定环7位于固定套11的下侧,所述固定环7上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设有绳索9,绳索9绕过定滑轮10后与第二吊环20连接,通过对第二吊环20进行拉伸,在第二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可进行仰式上肢拉伸训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升降调节臂5调节左升降装置16和右升降装置4至适宜高度,可通过横梁15进行引体向上训练,还可通过横梁15进行杠铃托举训练,且杠铃片13的数量可以改变,方便使用,通过固定环7可对固定套11进行限位支撑,以免托举后的移动超限,通过对第二吊环20进行拉伸,在第二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可进行仰式上肢拉伸训练,通过第一吊环17和第二弹簧18配合可进行俯式拉伸练习,此外,通过防滑套14便于人手操作;通过弹性垫19可防止人员滑倒,且弹性垫19上的按摩凸粒可对赤脚训练人员起到按摩作用;通过底座2底部设置的万向轮1,方便装置移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包括左升降装置、右升降装置、底座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上均设有升降调节臂,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之间于底座的顶部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左右两侧于底座上均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上均滑动设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防滑套,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上侧均设有杠铃杆,杠铃杆上可拆卸设有多个杠铃片,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顶端均设有定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左侧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右侧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有绳索,绳索绕过定滑轮后与第二吊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训练用多功能架,包括左升降装置、右升降装置、底座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上均设有升降调节臂,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之间于底座的顶部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左右两侧于底座上均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圈还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上均滑动设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防滑套,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上侧均设有杠铃杆,杠铃杆上可拆卸设有多个杠铃片,所述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的顶端均设有定滑轮,所述左升降装置的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宪飞张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那宪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