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阙梅一专利>正文

腔道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15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腔道注射器,该注射器由针体、导管、针组成,在针体内设有至少1条以上的管通孔,该管通孔的入口在针体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数量、形状都相同的导管镶在管通孔上,针设放在导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在腔道内进行注射药物,且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具有多点注射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腔道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注射器一般只能使用在体表上注射,都不能直接在腔道内进行注射,由于需穿过多层组织,在穿刺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可引起出血。例如,在肛门旁的前列腺注射、耻骨后前列腺注射及B超引导下前列腺注射等方法。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定位不准确,由于针头到达前列腺之前需穿过多层组织,对患者的损伤及痛苦均较大,而且每次穿刺只能进行一点注射,当前列腺慢性病变形成较多的纤维分隔时,药物弥散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疗效。前列腺肉芽肿及膀恍颈挛缩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于其它在腔道上直接注射的较少,是由于针筒不能操作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腔道内进行注射药物,且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具有多点注射的腔道注射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腔道注射器,该注射器由针体、导管、针组成,在针体内设有至少1条以上的管通孔,该管通孔的入口在针体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数量、形状都相同的导管镶在管通孔上,针设放在导管内。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在针体上设有手柄。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在腔道内插入注射器进行注射药物,使注射药物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损伤小、安全、且具有多点注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腔道注射器,该注射器由针体1、导管2、针3组成,在针体1内设有1条管通孔11,该管通孔11的入口在针体1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1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11形状都相同的导管2镶在管通孔11上,针3设放在导管2内。在针体1上设有手柄4。使用时,将针体1插入腔道内,将针3向导管2内推进,针3顺道导管2的形状弯曲后,从针体1的侧边出口伸出,刺入腔道内的患处,由针3输入的药物直接注入患处,以最短距离刺入病变组织,使损伤降到最小程度,此注射器适用于各种腔道内注射,根据需要可制作大、小、长、短,不同的针体1。权利要求1.一种腔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器由针体(1)、导管(2)、针(3)组成,在针体(1)内设有至少1条以上的管通孔(11),该管通孔(11)的入口在针体(1)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1)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11)数量、形状都相同的导管(2)镶在管通孔(11)上,针(3)设放在导管(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体(1)上设有手柄(4)。专利摘要一种腔道注射器,该注射器由针体、导管、针组成,在针体内设有至少1条以上的管通孔,该管通孔的入口在针体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数量、形状都相同的导管镶在管通孔上,针设放在导管内,本技术具有可以在腔道内进行注射药物,且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具有多点注射的优点。文档编号A61M31/00GK2543533SQ02227518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阙梅一 申请人:阙梅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器由针体(1)、导管(2)、针(3)组成,在针体(1)内设有至少1条以上的管通孔(11),该管通孔(11)的入口在针体(1)的一端面,其出口设在针体(1)的侧边上,相应与管通孔(11)数量、形状都相同的导管(2)镶在管通孔(11)上,针(3)设放在导管(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梅一
申请(专利权)人:阙梅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