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699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16:12
本专利属于金属合金化铸造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包括机架、承重块、支撑板、弹簧组和第一电磁铁组;承重块固定在机架上,承重块铰接在支撑板的中点处;弹簧组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对称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中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第二电磁铁固定在第一电磁铁下方的机架上。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铸件质量的用于铸造模的振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合金化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中、大型钢铁铸件时,通常采用硬砂型,合箱浇注后,将铸造箱放置在铸造平台上,等待铸件自然冷却。液态金属在静态冷却凝固过程中,由于铸件整体结构壁厚差异大,常规工艺都难以保证整体均衡冷却,局部易产生裂纹、缩松、缩孔、夹渣、晶粒粗大等缺陷。特别是大型铸钢件,经无损检测,铸造缺陷尤为突出,焊补、修整工作量增大,废品率偏高,加大生产成本。通过实践发现你,如果在液态金属的冷却过程对其进行振动,可振实液体,加强补缩,搅动杂质,气体上浮至表面,致密逐渐组织,使金属冷却后的晶粒较小,提高成品率。由于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振动时,振幅要较小,频率要较高才能达到提升铸件质量的目的。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铸件质量的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铸件质量的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本方案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包括机架、承重块、支撑板、弹簧组和第一电磁铁组;承重块固定在机架上,承重块铰接在支撑板的中点处;弹簧组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对称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中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第二电磁铁固定在第一电磁铁下方的机架上。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首先,将铸造模固定在支撑板的中间位置,由于支撑板是和承重块铰接,所以支撑板以承重块为圆心转动。然后,合箱浇注,将液态金属注入铸造模中。由于在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弹簧,所以,在铸造模和支撑板不受外力时,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是这样的平衡状态较为脆弱,在受到外力之后,会使弹簧受到外力,弹簧受到外力之后,会经过一个较长的振动状态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第一电磁铁组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和固定在支撑板一端第一电磁铁,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电磁铁均连接有电流控制器,第一电磁铁组会在电流控制器的控制下,产下相互吸力和斥力。通过电磁铁吸力和斥力的变化,让支撑板和机架之间产出相互作用力,从而产生振动,振动的频率为电流的频率,可以通过电流控制器进行调节。通过第一电磁铁组和弹簧的配合,让支撑板振动,振动的频率可通过电流控制器进行调节,由于电流自身的频率为50Hz,在第一电磁铁组对支撑板进行振动时,能在频率为50Hz附近进行调节,达到以较高频率振动的目的。振幅与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关,通过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可达到调节振幅的目的,弹簧的弹性系数越大时,振幅越小。选用弹性系数适中的弹簧,可达到提升铸件质量的效果。本方案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通过弹簧和电磁铁的配合,实现支撑板以较高频率,较小振幅振动的目的,这样的振动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铸件的质量。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第一电磁铁组相同的第二电磁铁组,第二电磁铁组包括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的另一端,第四电磁铁固定在第三电磁铁下方的机架上。第二电磁铁组与第一电磁铁组对称,在对支撑板进行振动时,一个为吸力的时候,另一个为斥力,两个电池铁组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增强振动的效果。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盲孔。将铸造模放置在支撑板上之后,盲孔内放置插销,可对铸造模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在振动时,铸造模滑动。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支撑板下方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在支撑板不能保持平衡时,限位杆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铸造模从支撑板上滑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承重块2、支撑板3、弹簧组4、第一电磁铁组5、第二电磁铁组51、盲孔2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包括机架1、承重块2、支撑板3、弹簧组4和第一电磁铁组5;承重块2固定在机架1上,承重块2铰接在支撑板3的中点处;弹簧组4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对称固定在支撑板3的两端,支撑板3上均匀设置有盲孔21,支撑板3下方设置有限位杆,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电磁铁组5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中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3的一端,第二电磁铁固定在第一电磁铁下方的机架1上。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电磁铁组5相同的第二电磁铁组51,第二电磁铁组51包括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3的另一端,第四电磁铁固定在第三电磁铁下方的机架1上。具体使用时:首先,将铸造模放置在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将铸造模放置在支撑板3上之后,盲孔21内放置插销,可对铸造模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在振动时,铸造模滑动。由于支撑板3是和承重块2铰接,所以支撑板3以承重块2为圆心转动。然后,合箱浇注,将液态金属注入铸造模中。限位杆在支撑板3不能保持平衡时,限位杆对支撑板3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铸造模从支撑板3上滑落。由于在支撑板3的两端设置有弹簧,所以,在铸造模和支撑板3不受外力时,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是这样的平衡状态较为脆弱,在受到外力之后,会使弹簧受到外力,弹簧受到外力之后,会经过一个较长的振动状态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第一电磁铁组5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和固定在支撑板3一端第一电磁铁,和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电磁铁均连接有电流控制器,第一电磁铁组5会在电流控制器的控制下,产下相互吸力和斥力。通过电磁铁吸力和斥力的变化,让支撑板3和机架1之间产出相互作用力,从而产生振动,振动的频率为电流的频率,可以通过电流控制器进行调节。第二电磁铁组51与第一电磁铁组5对称,在对支撑板3进行振动时,一个为吸力的时候,另一个为斥力,两个电池铁组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增强振动的效果。通过第一电磁铁组5和弹簧的配合,让支撑板3振动,振动的频率可通过电流控制器进行调节,由于电流自身的频率为50Hz,在第一电磁铁组5对支撑板3进行振动时,能在频率为50Hz附近进行调节,达到以较高频率振动的目的。振幅与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关,通过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可达到调节振幅的目的,弹簧的弹性系数越大时,振幅越小。选用弹性系数适中的弹簧,可达到提升铸件质量的效果。本方案用于铸造模具的振动装置,通过弹簧和电磁铁的配合,实现支撑板3以较高频率,较小振幅振动的目的,这样的振动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铸件的质量。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铸造模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承重块、支撑板、弹簧组和第一电磁铁组;承重块固定在机架上,承重块铰接在支撑板的中点处;弹簧组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对称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中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第二电磁铁固定在第一电磁铁下方的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铸造模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承重块、支撑板、弹簧组和第一电磁铁组;承重块固定在机架上,承重块铰接在支撑板的中点处;弹簧组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对称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其中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第二电磁铁固定在第一电磁铁下方的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川区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