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4090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芯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2)将步骤(1)所得电芯在常温下静置12‑36h;(3)取步骤(2)所得电芯在50‑70℃下烘烤8‑24h;(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进行预充电;(5)将步骤(4)所得电芯在60‑75℃下烘烤8‑36h;(6)而后对步骤(5)所得电芯进行化成和整形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化成前采用大电流短时间预充电并配合后续的烘烤工序,能有效缓解及消除金属杂质等异物对电芯自放电的影响,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不影响电芯的其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 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绿色环保和无记忆效应 等优点,而在全球二次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便携式电子 设备、通讯设备、储能设备、及相关代步工具的动力源。而相应的,对其制作工艺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其中,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内部的异物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金 属杂质等异物在电池充电时易在正极表面被氧化成离子,经电场作用移动到负极,并在负 极表面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然后不断地堆积长大,最终会导致刺穿隔膜形成内短路,表现 为高自放电。因此,即便很小的颗粒都会引起电芯自放电偏大,导致电芯报废。而尘粒控制 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也需要有效的控制方法。 而现有技术主要是从源头上控制颗粒的产生,如采用龙卷风吸尘,电磁过滤,严控 切刀产生金属碎肩,对正极来料进行抽检以及对生产车间进行无尘管控等,这些都是控制 电芯内部异物的常见方法,但仍然无法彻底地对异物进行管控。所以即使采用了上述方法 依然会存在有异物混入电芯内部引起电芯自放电偏大,进而导致电芯损坏的风险。 其中,对于混入电芯内部的金属杂质,申请号为201410179826.9的中国专利公开 了一种先小电流然后大电流充电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先采用小电流充电(20mA ),而且时 间较长(60min),这样金属杂质很容易形成稳定致密的物质结构,所以即便通过后续高温烘 烤工序也很难使之扩散形成微小物质;而且其进行较大电流充电时截止电压较大(4.2V), 此时易造成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同时电芯出现鼓胀变形情况,使电池性能下降,因此该方 法并不能有效改善电芯的自放电情况。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有效缓解及消除异物对电芯自放电的 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低成本、能有效改善金 属杂质等异物引起的电芯自放电偏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解决方案: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芯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 (2)将步骤(1)所得电芯在常温下静置12-36h; (3)取步骤(2)所得电芯在50-70°C下烘烤8-24h; (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进行预充电; (5)将步骤(4)所得电芯在60-75°C下烘烤8-36h; (6)而后对步骤(5)所得电芯进行化成和整形操作。 本专利技术在化成前对电芯采用大电流短时间的预充电,同时准确控制截止电压,此 预充电的目的是将金属杂质转移到负极表面,由于所控制的电流大、时间很短,导致沉积在 负极表面的金属杂质很不稳定,很容易经过下一个工序的高温烘烤使之产生位移,进而在 后续工序扩散成扁平状。而常规化成工艺一般为小电流充电,由于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可以 使得金属杂质形成稳定致密的物质结构,进而形成尖锐的堆叠状,所以即便通过后续的高 温烘烤工序也很难使之移动分散。 其中,步骤(4)中的预充电流程为:先0.2C恒流充电l-3min,静置2~4min,然后 0.3C恒流充电2-5min,且截止电压控制在2.5-3.5V。其中,大电流充电的时间不能过长,因 为当大电流长时间充电时负极表面易形成锂枝晶,同时电池出现鼓胀变形情况,电池性能 下降。采用传统的小电流预充电方式有助于稳定的SEI膜形成,但是长时间的小电流充电会 导致形成的SEI膜阻抗增大,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而且小电流长时间充电 可以使金属杂质形成稳定致密的物质结构,通过后续的高温烘烤工序很难使之移动变平。 此外,充电截止电压要控制在2.5-3.5V范围,因为金属杂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在该区间,因此 充电截止电压在该区间才会起到改变金属杂质沉积方式的作用。当充电截止电压过小时, 金属杂质无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无法使金属杂质很好的迀移到负极表面;而当充电 截止电压过大时,会导致很多副反应,影响沉积效果,同时还可能会破坏极片材料的晶格结 构,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优选的,步骤(4)中的预充电流程为:先0.2C恒流充电2min,静置3min,然后0.3C恒 流充电4min,且截止电压控制在3.0V。其中,步骤(6)中所述化成和整形操作的温度均为70~85°C;施加在电芯表面的压 力均为0.8~l.OMpa。化成和整形操作均采用夹具施压,因为夹具施压可以使电芯受力均 匀、表面平整,且操作方便;同时还可以采用气缸配合施压,以便于控制压力的大小。 其中,步骤(6)中的化成流程为: 1)静置 30min; 2)0.3C恒流充电20min,上限电压为4350mV; 3)静置 3min; 4)0.5C恒流充电80min,上限电压为4350mV; 5)静置3min,结束化成。这里采用两次大电流化成可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使电芯界面良好。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采用常规未预充电的化成工艺,或者采用现有的小电流长时间化成,又或 着直接采用大电流化成,本专利技术在化成前采用大电流短时间预充电并配合后续的烘烤工 序,能有效缓解及消除金属杂质等异物对电芯自放电的影响,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不影 响电芯的其它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原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 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原理流程如图1所示,即通过大电流短时间预充 电及烘烤工序改变金属杂质的沉积方式,使其缓慢沉积并扩散,形成不刺穿隔离膜的微小 物质,从而有效改善了金属杂质等异物导致的电芯自放电。而没经过预充电的常规化成工 艺,负极表面的金属杂质会很快在对应位置堆积长成尖锐的堆叠状,最终刺穿隔膜导致电 芯自放电。下面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型号为606090的电芯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 (2)将步骤(1)所得电芯在常温下静置12h; (3)取步骤(2)所得电芯在50 °C下烘烤8h; (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进行预充电,预充电流程为:0.2C恒流充电lmin-静置 3min-0.3C恒流充电2min,且截止电压为2.5V; (5)将步骤(4)所得电芯在60 °C下烘烤8h; (6)而后对步骤(5)所得电芯进行化成和整形操作,化成和整形操作均采用夹具夹 紧电芯,施加在电芯表面的压力均为〇.8Mpa,操作温度均为70°C;其中,化成流程为:静置 30min-0.3C恒流充电20min,上限电压为4350mV-静置3min-0.5C恒流充电80min,上限电 压为4350mV-静置3min,结束化成。 实施例2 -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型号为606090的电芯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 (2)将步骤(1)所得电芯在常温下静置36h; (3)取步骤(2)所得电芯在70 °C下烘烤24h; (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进行预充电,预充电流程为:0.2C恒流充电3min-静置 2min-0.3C恒流充电5min,且截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芯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2)将步骤(1)所得电芯在常温下静置12‑36h;(3)取步骤(2)所得电芯在50‑70℃下烘烤8‑24h;(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进行预充电;(5)将步骤(4)所得电芯在60‑75℃下烘烤8‑36h;(6)而后对步骤(5)所得电芯进行化成和整形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兵兵黄敬平于紫阳陈劲松李载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