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专专利>正文

内固定式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35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固定式导尿管,该导尿管外形、尺寸与普通导尿管相同,但在导尿孔的下方有3条长约1.5cm的切口,而在管顶实心部内还穿有一拉线,拉线沿导管内腔至排尿口或排尿口上方管壁引出,抽紧拉线其端部可呈梅花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尿道插入导尿,插入膀胱后抽紧拉线使端部呈梅花状,从而起到内固定作用。该导尿管具有从尿道插入容易,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胶布固定,不易脱落,适应范围广、通用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临床医学工作中用作病人导尿的内固定式导尿管。特别适用于病人因各种病因引起的尿潴留及对危、重病人临床抢救和治疗用。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普通导尿管是用硅橡胶等橡胶类制品制成,其形状为顶端略尖而圆滑的软性管状体,顶部侧下方有一开孔供导尿用。此种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后均需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病人的阴茎或大阴唇皮肤上。这种固定方法往往由于皮肤分泌物多或因病人久未沐浴皮肤污垢多而使胶布脱落,造成导尿管脱出;另一方面导尿管在使用时为了便于插入,避免伤及尿道上皮,一般涂有润滑剂,这也造成胶布难于将导尿管固定而脱落。导尿管脱落后需重新插入,而反复插入又将增加病人尿道感染的机会;此外,采用胶布固定,时间长了又易造成局部皮肤溃烂等,给病人增加新的痛苦。为了解决导尿管的脱落问题,人们设计了梅花状和气囊式两种类型的内固定式导尿管。这两种导尿管,前者的顶部有一直径约为φ27mm的梅花状盘形体,因此不能用于从尿道插入导尿,只能在病员需手术切开膀胱时直接插入膀胱使用;而气囊式导尿管端部有一气囊,该气囊使导管自尿道插入十分困难,且易损伤尿道上皮,故此种导尿管一般用于后尿道损伤的压迫止血和前列腺摘除术。上述两种导尿管虽具有内固定的特点,但不能或不宜于在临床中用作常规导尿,且操作和使用均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内固定式导尿的优点和原理,设计一种既具有普通导尿管从尿道插入导尿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安全;又具有梅花状及气囊式内固定导尿管不需胶布作外固定,亦不致脱落等优点的内固定式导尿管。该导尿管与普通导尿管的外型、尺寸和材质均相同,而当插入膀胱后,在拉力的作用下端部又会呈梅花状,从而实现内固定;而解除拉力后其端部即可恢复原状。以使其具有从尿道插入导尿及抽出方便、操作简单、安全、适用面广,通用性好等优点。达到克服普通导尿管需用胶布作外固定、病人易因胶布粘贴造成局部皮肤溃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导管易脱落;而梅花状及气囊式内固定导尿管在临床上又不能或不宜用于从尿道插入导尿等弊病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普通导尿管的基础上,在其端部导尿孔的下方顺轴线方向切三条口,各切口在导管的圆周方向上相距120°同时在导尿孔的上方,导管顶部的实心部位的内部穿一软线或医用细不锈钢丝作为拉线,该软线或不锈钢丝的端头沿导尿管内腔从排尿口或排尿口的上方穿出。临床应用中,当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后,用力抽紧拉线,进入膀胱内的端部即可呈梅花状,然后将拉线固定在导尿管外沿,从而使导尿管既起到内固定的作用又能顺利导尿。需抽出时,将拉线放松,让其端部恢复原状即可顺利抽出。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导尿管由于外形和尺寸、材质均与普通导尿管相同,因此不但可顺利地经尿道插入导尿,而且进入膀胱后在拉线的作用下导管端部可变成梅花状,从而起到内固定的作用,不需胶布固定,也不致脱落。从而避免了普通导尿管在导尿过程中需胶布作外固定,并易脱落,脱落后反复插入而又易引起尿路感染,以及用胶布作外固定还易造成病人局部皮肤溃烂等缺陷;本技术同时又克服了目前使用的内固定式导尿管一般只能用于膀胱切开手术后使用,而不能或不宜用于临床常规导尿的弊病。因此,本技术具有从尿道插入容易、安全,抽出方便、操作简单、不易脱落、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形及构造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采用软线作拉线时导尿管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采用医用细不锈钢丝作拉线时导尿管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导尿管管体,2为导尿管端头,3为导尿孔,4为切口,5为软线(拉线),6为不锈钢丝拉线。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采用普通硅橡胶导尿管作为管体,首先在导尿孔3下方0.5Cm处的管壁上,用刀片沿轴线方向切开三条各长约1.5Cm的切口4,各切口相隔120°。采用丝线作拉线,丝线通过导尿孔3缝于导尿管端头2内,并固定,丝线不得露出端头外;两线头沿导尿管内腔至排尿口上方5Cm处引出管外,作为拉线(软线)5。临床使用时,将导尿管端头2经尿道插入膀胱内约3Cm深后,抽紧拉线5使其导尿管端部呈梅花状,再将两拉线头用活扣固定于导尿管管体1的外侧(如附图3),即可进行导尿。实施例二导尿管管体1的制作同上例,以直径为φ0.4mm的医用不锈钢丝6作为拉线,亦将其通过导尿孔3穿入导尿管端头2内,并固定,细钢丝的另一端沿管体内腔从排尿口引出并弯成椭圆圈形。临床使用时,抽紧钢丝6后,再将椭圆圈弯成钳口状夹于导尿管外沿。附图4为本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本技术作临床试用后,由于导尿管不会脱落,既解除了病人会阴部因胶布粘贴造成的痛苦,又勿需在治疗过程中反复插入、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会,同时还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医、护人员及病人反映均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内固定式导尿管,它包括一顶部略尖且圆滑的橡胶类软管,管顶部的侧下方有一导尿孔,其特征在于导尿孔的下方还有三条长约为1.5Cm的切口,各切口相距120°;导尿管内还有一拉线,该拉线固定在导尿管顶端的实心部分内,并沿导管内腔至排尿口或排尿口上方管壁引出,抽紧拉线,导尿管端部呈梅花状。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内固定式导尿管,所谓拉线其特征在于它可以是丝线等软线,也可以是医用细不锈钢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固定式导尿管,该导尿管外形、尺寸与普通导尿管相同,但在导尿孔的下方有3条长约1.5cm的切口,而在管顶实心部内还穿有一拉线,拉线沿导管内腔至排尿口或排尿口上方管壁引出,抽紧拉线其端部可呈梅花状。本技术经尿道插入导尿,插入膀胱后抽紧拉线使端部呈梅花状,从而起到内固定作用。该导尿管具有从尿道插入容易,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胶布固定,不易脱落,适应范围广、通用性好等特点。文档编号A61M25/00GK2058613SQ8921334公开日1990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专 申请人:李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固定式导尿管,它包括一顶部略尖且圆滑的橡胶类软管,管顶部的侧下方有一导尿孔,其特征在于导尿孔的下方还有三条长约为1.5Cm的切口,各切口相距120°;导尿管内还有一拉线,该拉线固定在导尿管顶端的实心部分内,并沿导管内腔至排尿口或排尿口上方管壁引出,抽紧拉线,导尿管端部呈梅花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专
申请(专利权)人:李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