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幼月专利>正文

一种导尿管固定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114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6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固定盒,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及设于盒体上的盒盖所组成,盒体与盒盖用螺丝和螺帽来固定,盒体的上方设有进管口,盒体的中间设的隔条,隔条把盒体分成两个腔体,在腔体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弯道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导尿管从进管口进入腔体,经过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再从弯道连接的腔体下方的出管口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病人术后需用导尿管的病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人述后用的导尿管固定盒
技术介绍
病人手术后所采用的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拿在手中或挂起来,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造口处滑脱,造成造口病菌感染或尿液流出,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导尿管的不固定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滑脱的难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搁置导尿管的导尿管固定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主要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及设于盒体上的盒盖所组成,盒体与盒盖用螺螺丝和螺帽来固定,盒体的上方设有进管口,盒体的中间设的隔条,隔条把盒体分成两个腔体,在腔体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弯道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导尿管从进管口进入腔体,经过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再从弯道连接的腔体下方的出管口穿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以下明显的优点。(I)结构简单。本技术采用管子固定盒的结构,非常简单,在盒体的中间设的隔条,隔条把盒体分成两个腔体,在腔体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弯道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2)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只要将导尿管插入盒内,用绳子系在身上就行。本技术适用于病人术后需用导尿管的病人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2及设于盒体2上的盒盖3所组成,盒体2与盒盖3用螺螺丝和螺帽11来固定,盒体2的上方设有进管口 1,盒体2的中间设的隔条7,隔条7把盒体2分成腔体5、腔体8,在腔体5、腔体8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6和弯道4,弯道4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 10。导尿管9从进管口 I进入腔体,经过弯道转弯点5和弯道4,再从弯道连接的腔体下方的出管口 10穿出。本技术适用于病人术后需用导尿管的病人使用。【主权项】1.一种导尿管的固定盒,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2)及设于盒体(2)上的盒盖(3)所组成,盒体(2)与盒盖(3)用螺螺丝和螺帽(11)来固定,其特征在于盒体(2)的上方设有进管口(1),盒体(2)的中间设的隔条(7),隔条(7)把盒体(2)分成腔体(5)、腔体(8),在腔体(5)、腔体(8)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6)和弯道(4),弯道(4)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尿管的固定盒,其特征在于导尿管(9)从进管口(I)进入腔体,经过弯道转弯点(5)和弯道(4),再从弯道连接的腔体下方的出管口(10)穿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固定盒,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及设于盒体上的盒盖所组成,盒体与盒盖用螺丝和螺帽来固定,盒体的上方设有进管口,盒体的中间设的隔条,隔条把盒体分成两个腔体,在腔体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弯道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导尿管从进管口进入腔体,经过弯道转弯点和弯道,再从弯道连接的腔体下方的出管口穿出。本技术适用于病人术后需用导尿管的病人使用。【IPC分类】A61M25/02【公开号】CN204815297【申请号】CN201520509307【专利技术人】李幼月, 李先一 【申请人】李幼月, 李先一【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尿管的固定盒,由导尿管固定盒的盒体(2)及设于盒体(2)上的盒盖(3)所组成,盒体(2)与盒盖(3)用螺螺丝和螺帽(11)来固定,其特征在于盒体(2)的上方设有进管口(1),盒体(2)的中间设的隔条(7),隔条(7)把盒体(2)分成腔体(5)、腔体(8),在腔体(5)、腔体(8)的下方设有弯道转弯点(6)和弯道(4),弯道(4)连接在腔体下方的出管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幼月李先一
申请(专利权)人:李幼月李先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